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一场婚姻 > 第103章 第一百零二章

第103章 第一百零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文树真正能起了身来那时,暴雪已经过去了。而春天也不像春天,除了血和汗的味道,连花粉的味道也不能闻到。但他忘记了,公馆里从来不养花的,又怎么有花粉呢。最后一段时间,是安华姑妈提出了要回到公馆的想法,她联络了博尔退掉了房子,然后花了昂贵的费用请了两个印佣,将公馆清扫了出来。但回到那里时,也已经距离开那天过去了两年的时间。其中一个印佣是近视眼,她看不见珐琅瓶蜘蛛爬过的裂痕,将它斜斜地放在最中间的桌面上,安华姑妈请满儿去扶正它,之后,每一道裂痕就在满儿的手心中分崩离析,只是化为一团团粉尘。

电灯已经唤人拆去了几盏,最冷的时候,暖气也不能每个屋子都开起来。在这个时候,光亮和温暖会吸引来无端的炮火。李文树在战争中受过的唯一一次伤害,竟来自自己的同胞,在英国时,他从没有记起也没有说过这两个字,那一天,就在他倒地之后,他脑子里只剩下这两个字。李文树听见他的同胞正对他不停地咒骂,他说他恨他,在不止不休的战火里,他还开着车子游城,穿得比所有人都暖和,于是他刺开李文树的衣袖,将利刃一下一下扎入他的膝盖里,那一刻,他觉得他像一匹马。又或者,只是一头驴子。在早些年的时候,他结识的一个英国女人喜欢吃驴肉,他就那样平静地望着她将一整块驴腿分割,送入口中,那一刻,他变成了那只将被吃掉的驴子。

在醒过来的一些时间里,他问玉生道:“沅沅在哪里?”

玉生回答他道:“我带她来见你。”

李文树道:“她离得远不远——如果远,就不要来。”

玉生道:“我们就在这里,她在院子里。什么叫远?什么叫近?”

李文树又道:“不要来。”

玉生望着李文树顺房内最晦暗的一角走去了。从前,那是他批公账的地方,一张小小的,只坐得下他一人的桌面。他重坐回那里,但是金山银行已永久停业了,那四个金字仍高高悬挂着,像一把把巨大无比的弯月,或者只是镰刀,割去了他的血肉,还有维持那些血肉可以保持正常跳动的财富。

李爱蓝长久不来了。

玉生再见到她时,她已比年前丰腴了许多,无袖洋服下的手臂甚至漂亮过婚前的日子。安华姑妈那时常为了她忽然消瘦这件事而忧愁,如今见到她,开了口,却忽然说不出来什么话。李爱蓝见彼此都沉默着,便发了话,道:“我要去苏州。”

玉生先问道:“爱蓝,你去苏州做什么?”

实际在今日之前,玉生已经从博尔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博尔不愿她到苏州去,只是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消息——苏姨太太的踪迹。有人说,那人也不知是谁,总之,如果不确定,他一律当作是索提纳维那卡西说的。她又大又阔的嘴巴在博尔看来就像是一个永远在沸腾的水壶盖,铁青的唇色就是从壶底融开的铁锈,如果流到人耳朵旁,就要开始蚀掉骨肉。但爱蓝不怕这一切,相反,她非常尊重她,胜过对博尔。

安华姑妈不等她回话,便接着道:“无论她要去做什么,不准去。”

李爱蓝道:“姑妈,嫂嫂,有劳您两位谁去转告哥哥——他的门我敲不开。那天我不该打那通电话,但我也只有他这么一个同根同血的亲人了,我不指望他,指望谁呢?博尔吗。这些日子以来,他就像住在了公使馆里。”

安华姑妈道:“你不能走。”

李爱蓝道:“我走了。”

而后,李爱蓝在玉生的注视下离去了。玉生请满儿去送她,但在门前时,又请了她最后一遍,叫她进来喝一杯煮好的咖啡吧,那是两年前李爱蓝留在这里的最后一罐咖啡。就像茶叶一样,咖啡是不会生潮,坏掉的。煮好的时候,李爱蓝的车子却来了,她雇了车夫,用她剩余的最后那对宝石坠子抵用了薪水,还剩了一部分。

李文树说了和安华姑妈一样的话,但一切似乎太晚了。李文树将电话一通通打到博尔家中去那时,是索提纳维那卡西来接的电话,她接起来,说道:“不用担心,先生,一切都是安全的。”

李文树道:“那么你为什么没有去?”

索提纳维那卡西道:“先生,我为爱蓝小姐看房子。”

李文树道:“离开她。今天下午我到那里之前,不要让我看见你。”

那天下午,上海又开始下暴雨,也许是这个缘故,李文树并没有出门去。又或者,只是他的双脚无法使他发动车子,他开始试图找一个和芳萝相似的车夫,但是如今要在上海找到一个会开车的女人,就像找到一个会拿枪的士兵一样艰难。玉生要为他走这一趟,但不是到博尔爱蓝的家里去,是到苏州去。

她买了一张价比天高的船票。安华姑妈问道:“爱蓝是怎么去的?”

博尔说她也许是偷偷乘坐了一条走私盐的船。

安华姑妈道:“你瞧,今天下了雨,她连这把伞都没有带走。我记得她在教会学校读书那时候,见到一点点日光,都要雇人撑伞,现在想起来,好像上辈子呀。”

几天后,博尔带着孩子住进了公使馆的宿舍。炮弹最漫无目的的时候,侵入了博尔家的阳台,索提纳维那卡西就在浇花的时候死掉了。李文树支付了她最后一笔高昂的薪水,当作她的入殓费,那个时候,爱蓝还没有回到上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