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康熙侧臣·纳兰容若传 > 第140章 第140章

第140章 第140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后宫之中。

太皇太后小庄在苏麻喇姑的陪同下,来到坤宁宫。

“苏嬷嬷,你说怪不怪,本来我是想来这里想想旧人和旧事的,却不知道为什么——”小庄指向自己的心脏,“我这颗心,却忽然飘回了蒙古。我想科尔沁草原了,想草原上的牛羊和马匹了,甚至是想在草原上初遇的少年郎了。”

“老祖宗,岁月不饶人也不饶心啊!”苏麻喇姑扶着孝庄往坤宁宫正殿走,“但奴才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理儿,您的少年郎一直在天上听着您的心声和守护着您呢。”

孝庄只觉得遗憾:“本来进宫以后,骑马的功夫就生疏了,现在年纪大了,更是不能骑马、只能叫上驷院那边挑几只好的小马驹过来看了。”

“奴才听说,皇上近来也很是重视上驷院。”苏麻喇姑道,“将里面闲杂人都免职驱逐出宫不说,还想着从德意志那边请来洋人来驯马呢。”

孝庄瞬间清醒:“这怎么能成?皇上喜欢西洋的东西和仪器也就罢了,咱们爱新觉罗家可是马背上得得天下,皇上这么做,八旗亲贵和铁帽子亲王们还不一致站出来反对?”

“皇上具体做没做,奴才就不晓得了。”苏麻喇姑问,“老祖宗您要亲自过问这事吗?”

“这自然是要问、也要给皇上敲个醒。”孝庄停了停,看着旧日里赫舍里先皇后坐的位置,继续道,“否则皇上操之过急,莫说上驷院不敢照办,就连我这个皇祖母都要担一个教导无方之罪。”

“是啊。”苏麻喇姑共感,“赫舍里先皇后要是知道,九泉之下也难安呐。”

“走吧,我们去书房见皇上。”

“是,老祖宗。”

*

孝庄来到书房,果然看见玄烨站在一幅《骏马图》前面,深情一派豪迈。

请安之后,不等孝庄开口询问,玄烨就先一步开口道:

“皇阿奶,朕在纳兰性德的词作《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中读到这么一句: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觉得当真是好!”

“皇上是动了请洋人来训练马匹的心思吗?”孝庄问,“别在皇祖母面前说是纳兰词作的引导,你的意思,皇祖母我明白着呢。”

“孙儿,孙儿……”玄烨扶了孝庄坐下,“只是觉得洋人有洋人的可取之处,借鉴过来用一用也无妨。”

“先不说洋人们的马匹跟咱们大清的马匹体型和习性不同,皇上有没有想过:直接采用洋人驯马师的后果是什么?那是跟大清的祖制过不去,朝堂上只会响起一片反对之声,没谁会认为康熙皇帝有远见。”

玄烨不服也不信:“敢问皇阿奶,朕将欲之举,不叫远见叫什么?”

孝庄冷道:“在亲王贝勒和满朝文武眼里,叫做:忘本。”

“就是因为那些保守派固执,朕的练兵强国之道才处处受限。”玄烨不满道,“难道皇阿奶就不与朕一样,觉得有些改革必须进行、有些人必须闭嘴吗?”

“皇上着急,岂止是急给亲贵和大臣们看?更是急给天下的百姓看。”

孝庄步步给玄烨讲道理:

“可是皇上你想过没有?洋人远道而来,下船到港之后,我大清必定是要派出礼部官员迎接,百姓们要是看到——康熙皇帝不顾一切请了个洋人到上驷院当差,领的还是驯马的职务,他们会怎么想?他们只会说:大清没有人才了吗?皇上手下没有可用之人了吗?”

玄烨一想,倒是忽然想明白了。

“芸芸众生之口不会称颂朕,只会笑话朕;文臣武将之口不会肯定朕,只会失望于朕;吴三桂、郑氏集团和噶尔丹不会惊慑于朕,只会趁机于朕。”

“皇上,你要学会拐弯。”孝庄心平气和道,“皇祖母我没有不让你改革上驷院,只是你要从内部选拔人才,不可再动启用洋人的念头。”

玄烨一参合,明白了孝庄所暗示的“拐弯”一词的意思。

“孙儿谢皇阿奶提点。驯马之事非当务之急,只是朕个人的一厢情愿,是朕有失格局,险些犯下留世笑柄。朕会将‘难局’拐弯为‘机遇’,另寻得当的强兵壮马之策。”

孝庄露出了放心的神情。

然后,她对玄烨道:“皇上,方才我去坤宁宫走了一趟,该暗想的和该缅怀的,我心里都有。赫舍里先皇后丧期满后,皇上再行考虑册立新皇后之事吧!”

玄烨只回应道:“朕知道了。”

而未进一步确认:孝庄是否已经有主张、或已经有合适人选。

*

夜间。

沈宛坐着临窗的桌子边拨弄玻璃小弹珠。

“月色如练,应看琉璃;青灯书侧,应对菩提(子)。”

沈宛自语。

总归这两样东西都是容若相赠的:

琉璃小弹珠无暇剔透,只是那当中的不经意而成的五彩线条点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尽相似,斑斓吸睛。

实心的多瓣菩提子则是相反,带着淡香,带着静心人的平荡,多为得始终而生。何以得始终?赠者未说,得者自参。

沈宛托腮往月色正浓处看。

广寒若有仙子,此时是否仍抱丹心在碧海?空对云母冷画屏。

桂树侧若有玉兔,是否亏欠金蟾?银河夜夜终不渡,对月捐迷离?

“如此月色,应凝在容若眸中。”

沈宛想象着心上人的模样,此时此刻,他应是未睡。

在渌水池边捧一掬月色、在明开夜合树下对足下月影、抑或是与她一样,就这般坐在窗侧染一身月华……公子都是美好的。

沈宛作词一首。

《映江南·定知京华月懊侬》

定知京华月懊侬,花前阶下,空踏云滑,可怜佳人罗袜双。谁堪惜取裙上红豆香?罢却新妆。

红唇半抿,朝起又盼看花时节。认来途旧迹,慵懒忆君篇章。思怀几许?别是细雨一场。琴弦空横,又现苍凉。

*

明府。容若房间。

公子正徐徐展开一画扇,看上面江南好景。

“赌书泼茶”之好,在于夫妻之间的谐好与一致情思,淡淡回味,就可得其中的妙趣:

一颗心,读懂了彼此倾暖的温度,读懂了彼此学识的深度,也读懂了彼此相惜的梯度;一双眸,看到了书页上的文字,也看透了茶盏中的影渍。

原来迎来唇边的一朵笑,甚是简单,只要:光影相衬、流年自得美好。人在流年中,相对不厌,自得笑意。

“宛卿,你可知道?”

“知书何必达礼?有情人之间的‘理儿’胜过一切‘规矩礼数’,泼茶茶渍不见脏,敛袖拂衣归卧书房榻,依旧一身清然。谦虚何需敬慎?夫妻之间平凡是真,凭它琐碎事和难为事,越是‘敬’越易相处似宾客,越是‘慎’越陷心事两相猜,莫不如就像今日这般,多些如此的‘寻常’,我就满足。”

容若执扇在手,他想当面对沈宛说:

“要是‘赌书消得泼茶香’这句归了卢氏,那么‘栩栩画扇岂见捐’那句就归你。”

容若在画扇上题写《梦江南》一首: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

月色眸凝,容若心中:

——唯盼宛卿安好。

——唯愿宛卿:玉珰缄札青鸟传,残宵拼得梦依稀。

【注1】容若公子:衣染茶渍人人夸。见第60章。

【注2】化用唐王维诗句。

【注3】

赌书泼茶“考题”相关的人物传记,可移步念酱专栏康康预收文:

---------

1、《红豆相思录·王维传》

大唐最强女猎头玉真公主x不甘做猎物的第一才子王维

仗剑天涯浪漫诗仙李白VS 大唐第一奇葩桃花潭县令汪伦

大唐顶呱呱中介+小偷+反贼+跑腿+搞笑选手·安禄山传

----------

2、《入藕花深处·李清照传》

讲述清照一生,看她在命运分歧点上,如何抉择爱与恨

----------

【感兴趣的话,请小天使们点点收藏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