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失落的帝符 > 第51章 第五十章 拍卖公告

第51章 第五十章 拍卖公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早上8点已过,鼓楼公园里依然冷冷清清的。

这是一座建在黄泥岗上的公园,占地面积并不大,只有一个正门,并且较为简易,公园四周用铁栅栏围着。

进入公园,左前方是一座明代的官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三个大殿,为左中右分布,雕梁画栋,飞檐神兽。下层为城阙样式的台座,高大巍峨,红灰粉墙,上方有“畅观阁”题额,底部有三道券门,券门两边各开一口漏窗。中间的券门,不仅宽阔高大,可以直通里面的花园,两侧的券门稍显低矮,里面设有上下楼的石级台阶。

杨之江来到碑楼前,见券门此时尚未打开,额匾的上方挂着一条巨型横幅,上面写着“思接千载、意通古今”八个金色大字,便站在旁边的文保碑前,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范清婉的到来。

冬日的阳光,带着一道道金灿灿的绚丽,正掠过不远处的鸡鸣寺那高耸的塔尖,冉冉地升腾起来,给眼前这座千年的城楼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时近九点,来公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大都是些老人,有的还领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来到公园右边的树林里锻炼身体,或去旁边的儿童游乐场玩耍,而真正向碑楼走来的,除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外,却寥寥无几。

杨之江站在券门前,心神不定地看着眼前的文保碑,只见上面写着:“时代: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编号:苏文保字(1957)第0204号”等字样,心中不禁开始感慨万千。“曾几何时,这里可是大明王朝京师迎王、接诏书、选妃子等庆典场所,当时是何等的庄严神圣啊 ?!可270多年之后,竟然一度成了“文攻武卫”的指挥部,真是绝妙的讽刺,历史真是会开玩笑”。

看到眼前这座朱红色的碑楼墙壁,他仿佛看到了当年徐梦崖老师在此被批斗、被殴打、被衣衫褴褛的场景,无数的珍贵古籍善本和书画条幅被无情地扔到了火中,燃起了漫天遮日的烈火浓烟,将碑楼的上空映照成一片血色。此时,他的心在颤抖,并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忧虑伟人的那句“隔七八年再来一次”语录,会不会成为一种历史诅咒或可怕的谶言,在若干年后再次恐怖地上演。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一个轻盈活泼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他的身旁,一股淡淡的犹如茉莉花一般的香气,只扑他的鼻腔心肺。

范清婉今天穿着一件淡蓝色的尼制大衣,腰带紧束,清新脱俗,步履轻盈,好像从天而降一般,全身上下洋溢着清新的气息。她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脸上的微笑,犹如湖面上的涟漪,平静而深沉,略带一丝羞涩。黑黝黝的长发随风飘逸,拂过她白皙如玉的脖子。真可谓“光润玉颜,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两人并肩走在小道上,周围似乎变得一片寂静,树叶在风中摇曳,阳光透过云层洒落下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轻快和温馨。突然间,杨之江拉住了范清婉的手,她微微挣扎了一下,便任由他牵着,脸颊蓦地红了起来,宛如秋冬的红叶。

没多久,两人来到了城墙边,互相紧靠在一起,心情愉悦地观赏着四周的风景,就在这时,楼下忽然传来一声急促的咳嗽声,范清婉顿时慌张了起来,瞬间拉开与杨之江的距离,然后害羞地向下察看,只见公园门前,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身穿着长款的尼绒大衣,头上带着一顶灰黑色的绒线帽,正径直地向碑楼走来,便连忙拉了拉杨之江的手,说到:

“你看那人,是不是吴影教授?”

“是哦,这么巧啊?!”

吴影教授此前在镇江南山公园时,就对范清婉他们俩如此说过,自己从来不会单独去公园,认为那是闲人和情人之地。今日,他之所以再次破例,皆源于昨日报纸上的一则广告。

昨天傍晚,他从学校回到家中,照例坐在藤椅上,翻看当日的扬子晚报。事实上,自从晚报从原来的四版改成了十六版后,他就慢慢失去了版版阅读的兴趣。他发现晚报的内容,过于冗繁无趣,并且广告的版面也变得越来越多,故而往往只看第一版的新闻,和第二版的时势评论、杂谈、随笔等,有时,也会扫一眼繁星栏目中的老友记、校园连线、秦淮旧事、烟雨人生等。

昨日,他在翻阅了第一二版后,忽然发现在“老友记”一版,有一则拍卖古字画的预展广告内容,引起了他的关注:

拍品名称:《圌山徵梦》

作者:鹤洲禅师

拍品分类:字画

题识:光绪三十四年,岁在戊申五月上浣,鹤洲道人,识于槐荫精舍西轩

尺寸:135 X 55 cm

估价:无底价

预展日:本周六,鼓楼公园二楼

材质:立轴设色纸本

形制:1轴

拍品描述:

描绘光绪年间镇江东郊圌山的全境图。《圌山徵梦》图钤印二枚,钤白文印“’齐瀛”,钤朱文印“鹤洲”。画作沿袭清代京江画派的风格,为周镐“京江二十四景”之后有明确地理标志的绘画作品,十分难得。画者鹤洲,晚清僧人,法名齐瀛,号石禅道人,光绪年间任镇江焦山玉峰庵住持,工诗善画,精于金石拓制,以拓印《瘗鹤铭》碑刻著称,与任伯年、吴昌硕、丁辅之、赵之谦等人,有过大量的“清供图”合作。

吴教授今日专程过来,进入公园,未作任何迟缓,就匆匆地走进了城台券门,来到二楼的拍卖品预展区。他迫切地希望能亲眼看一下广告中的那幅《圌山徵梦》古画,是不是自己在学生时期曾看过的那幅画,并且与自己家中的那幅没有题记的画,有什么根本的差异,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展区里反复走了几遍,都未曾发现,于是急忙找到了拍卖机构的现场人员,询问这幅画摆放的位置,却被礼貌地告知,那幅《圌山徵梦》古画已撤拍了,当他进一步追问委托拍卖人的有关信息时,被拒绝了。

吴教授感到很是纳闷,他努力地解释或辩解,并不惜主动告知对方,自己是南大的教授,与这幅古画之间有着一些渊源,甚至还讲起有关画者鹤洲禅师的故事,但讲了半天,拍卖人员却依然不为所动,始终就一句话,表示要遵守行业规定,不得泄露委托人的隐私。他见对方并无退步之意,于是只好怏怏作罢,无可奈何地走出了预展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