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洲虽然农业不咋的,但炎热的气候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却很划算,尤其是棕榈这种被称之为油王的油料作物,一株棕榈树,一岁能产棕榈油三四百斤。
海国全盛时,英水流域便被海国安排大规模种植棕榈树产油,在海国衰弱,弧矢王朝分裂而出时,也继承了这份财产,时至今日,弧矢王朝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
离村落更近后,图南看到了其它热带经济作物,糖棕。
图南回忆了下,糖棕的果实如同大圆茄子,果肉洁白,吃起来非常清香,柔滑爽口,还可以与糯米、椰汁一起煮粥,或做成糕点;树干可以做独木舟、建房子的立柱和檩条;树叶可以制成扇子、做墙壁、苫房顶,撕成条后可以编织凉席、草帽、盛食物的容器;叶柄削成薄片,可以搓牛缰绳、编篮子和做扫帚;树干上的棕毛,可以用来搓绳子。
然糖棕身上最珍贵的还是雄花,隔开雄花可以收集到糖水,而糖棕的花期长达半载,可以割半载,一株糖棕一岁的糖产量约十斤,但是——
五郎道:“糖棕不是只在溟洋两边的热带区域种植吗?”
他记得糖棕原产元洲的陵光州,随着人族的足迹以及第一次大航海时的商贸而扩散,但没扩散到弧矢王朝这里。
图南道:“弧矢王朝有出色的植物学家,改良了糖棕,让它适应了英水流域的气候水土,我要知道她是谁,如此人才,献给皇,她一定很开心。”
优秀的植物学家可比优秀的政治人才更难得,后者再能耐也只能影响一时,而前者,参考海国历史上的贤人丹青,凭种植海藻名留青史,她的冥诞更是成了海国节日,岁岁年年祭祀。
图南对植物学家的渴求之心在村落门口达到巅峰。
瞧,她看到了什么?
多么硕果累累的稻田,硕果累累得不科学。
虽然英水流域位于热带,但来自西风漂流带的犀渠寒流令这一片的气候相对冷一些,宜居一些,再加上英水下游三角洲肥沃的土地,这才得以发展农业,但这里是三角洲的边缘,土地没有那么肥沃。
而且再怎么相对冷一些,终究是热带,热带可以种植水稻,但水稻产量很低。
在图南记忆里,不论是自己所见还是书中所载,都未提过,热带可以种出如此饱满多穗的稻田,十洲七洋中对热带开发最下成本的雨师国都做不到。
若是热带的粮食作物也可以高产,那热带地广人稀以及无法建立集权化统治的问题将不再无解。
用一把贝钱——虽然弧矢王朝在失去海洋后便试图用铜钱取代传统贝钱,但因为内部的问题,一直不成功,主流货币仍旧是贝钱——住进村落里的一户人家,一起在庭院里的糖棕树荫下吃切碎的糖棕果实、斑斓叶、稻米混煮而成的粥。
图南很自然的夸赞粥的可口与滋味丰富,然后询问材料,虽然有稻米和斑斓叶,但吃起来感觉不止这两种,有一种别样的清香。
“贵人吃着清香是因为糖棕果。”
老妪指着头顶枝繁叶茂如滑盖的糖棕树。“糖棕树结的果子,果肉吃起来非常清香。”
图南恍然。“我在六十余载前来过这一片,那时并未见到这种树,弧矢的变化真大。”
老妪对图南的时间描述并未流露出惊讶,两人的耳鳍与眼眸明明白白昭示着种族。
鲛人寿千载,这在弧矢王朝是基本常识。
“六十多载前?那时六娘还没培育好糖棕树,你自然见不到。”
“六娘?”图南好奇的问:“她是培育了糖棕树的人吗?真厉害。”
老妪一脸自豪的点头。“六娘是鲛人贵族,但她从不看不起我们,不仅分给我们糖棕树苗,还教我们如何用石灰种稻,看到村口那片稻田吗?是不是长得非常好?”
图南点头如捣蒜。“我从未在热带见过如此饱满的稻。”
“那就是六娘教我们的,她说热带的土大多是酸的,所以即便可以种地,也很难丰产,但可以用石灰调和土壤,让土壤不再酸,增加粮食产量。”
图南了然。“真厉害,但石灰不易得呀。”
石灰需要用石灰石、白云石、白垩、贝壳等材料在窑炉里烧制而成,虽然便宜,但用来调和土壤,需要的量绝对不小,那就一点都不便宜了。
这么个种地法,粮食产量高是高了,但生产成本....不适用疆域跨越五带的海国。
有那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生产石灰的时间,还不如在温带多开垦几亩地。
老妪点头。“是呀,所以每家只能种一小块地,够吃就行,但六娘说她一定会研究出更好的办法,”
“研究植物可不是一时之功,少则数十载,多则数百载,六娘多大了?她有可以继承传承的弟子吗?否则后继无人,岂非不妙?”
传承也可以传血缘,但血缘传承有个坑爹的缺点:继承人的资质完全随机。
而在植物学领域,血缘传承除了坑爹,还坑崽。
不是每个崽都愿意将一生年华投入到至少半辈子看不到结果的事情中。
图南相信,能在这个领域做出成就的人,不会有什么门户之见。
便如丹青,她就是传给弟子。
老妪道:“六娘有弟子,但不论有无弟子,她都会成功的。”
“为何?”
“六娘和贵人一样是鲛人,鲛人寿千载,她还能活很久很久,久到研究出结果那一日。”
图南笑道:“那真不错。”
话说,弧矢王朝的鲛人不是王族就是贵族,不知道这位六娘是哪种,希望不是什么麻烦身份,最好是弧矢王朝统治阶层中的边缘人,不然她送礼给皇等于给皇送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