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图南 > 第74章 第二十四章抽奖

第74章 第二十四章抽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母,你明天有空吗?”

图南喝着帮助消化的酸梅汁,看向鱼崽。“明天风神陵举办葬礼,我收到了邀请,没有时间陪你玩。”

鱼崽讶然。“你也收到了?”

“也?你也收到了?”

“我之前不是和你说我认识了新朋友吗?她邀请我和夏一起参加葬礼,我问她可不可以再带一个人,她说可以。”

图南闻言抱起重了许多的鱼崽吧唧一口。“鱼崽真好,明天我们一起去。”

风神陵教徒有与友人约定一起火化的传统,加之风神教教徒众多,很难做到死一个人举办一次葬礼,干脆不按死期举办葬礼,而是每个月的余日举办一次葬礼,将当月攒下的陶俑一同下葬。

有的陶俑下葬时亲朋故旧已所剩无几,也有的亲朋众多,最重要的是,每次下葬的陶俑少则数座多则数十数百座,一座几个亲友,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加之风神教的认知里,死后与神同陵,应该为死者高兴,故而葬礼上不能见眼泪,必须充满欢声笑语。

久而久之,风神陵每月一次的葬礼变成了本地节日活动一般的存在。

所有人载歌载舞将陶俑送至风神陵,非教徒非亲朋也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止步,教徒、亲友与收到邀请的客人跟着陶俑一同进入陵墓。

宽阔的能容两辆马车并行的甬道两侧有火把照明,并不会摔倒,但走得久了也会对时间模糊,不知自己走了多久。

墓砖砌成的甬道两侧不时会出现一座墓门,图南每次都会看一眼,发现敞开的门内什么都没有,连墓砖都没有,只墓室空间不同,小的约莫十丈方圆,大得能跑马。

随着前进,甬道墙壁上渐渐出现水渍青苔。

图南微讶,甬道在深入地下,自己却没有任何感觉,唯一的解释是甬道转弯与向下的弧度很小,令人产生自己走在平直道路上的错觉,也不知这座陵墓的地下空间究竟有多大。

“阿母,棠走不动了。”

“阿母背你。”

图南蹲下,棠欢快的扑到她的背上,再看夏,发现夏只是呼吸快急了些,脚步仍旧平稳。

小伙伴不仅还在走,还推着轮椅,让大人背的自己是不是有点丢人?

棠犹豫了下,又从图南背上下来:“阿母,棠自己走。”

“不是走不动了吗?”

“我还能走。”

“可你的腿在抖。”

夏回头看了眼棠:“我比你年长,体力自然比你强,待你长大,体力也会增长。”

棠想了想,重新扑到图南背上。“我以后也会和你一样有力气。”

夏莞尔。“等你长得和我一样高再说。”

“我会很快长得比你更高。”

图南道:“那得多吃饭多吃菜多吃肉。”

棠坚定道:“我会吃更多饭菜肉。”

夏努力控制自己不笑出声。

不知走了多久,吹奏乐器的乐队吹的乐声开始有气无力,甬道两侧出现的墓室开始不再荒芜,铺上了墓砖。

队伍在一座墓室前停下,走进墓室。

众人合力将马车上的陶俑一一抬下,图南将已经睡着的鱼崽放到马车上,让年幼而不用帮忙的夏照看,自己一边帮忙一边打量墓室。

墓室顶端是石壁,显然,风神陵是将一座山的山体掏空了。

不对,应当不止一座山,风神陵入口的位置几十年变一次,一片墓区使用时,另一片墓区正在开工,图南推测风神陵每次都是掏空一座山。

墓顶石壁上绘着色彩鲜艳的壁画,图南仰头看了两眼,发现都是一些教徒的事迹,从身形来判断,壁画中的主角与陶俑一致。

与利用本来就存在的山体结构形成的墓顶不同,墓室四壁与地面以墓砖砌成,墙壁墓砖上同样刻着墓主事迹,而脚下的墓砖。

图南低头看了看,密密麻麻全是字。

不愧是十洲七洋最与众不同的宗教,墓志刻在脚踩的墓砖上。

但墓志刻在墓砖上也有好处,安放陶俑时很方便,找到陶俑对应的墓志,将陶俑放在墓志所在墓砖上即可。

三十余座陶俑放好,众人离去,出门后,走在最后的守陵人按下机括,墓门关上,代表这座墓室已满,不再从外部打开。

棠小声问图南:“墓室关上了就不再打开,那这条甬道的墓室都住满了呢?”

献道:“待到最后一间墓室住满,这条甬道的入口也会封死,不再打开。”

“那以后的死者葬哪?”

献莞尔:“还有其它甬道,除非有一日风神教失去存在的土壤,否则风神陵永远不会封墓。”

棠好奇的问:“那风神的墓室在哪条甬道?”

献愣住。

夏道:“风神还活着,没有墓室。”

献道:“虽然人还没死,但有墓室的,风神的墓室是风神陵中修建的第一座墓室。”

夏奇道:“最早的墓室甬道不都封死了吗?”

虽然就算不封死也没人能找到,数千载的时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何况陵墓。

献解释道:“有两个入口,大的入口封死了,小的没有,不过只有风神知道小的入口在哪,与封死也没什么区别。”

图南道:“那她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进去添点墓志和砖画吧?”

“那也太麻烦了,应该不会。”献答。

图南看了眼献,虽然用的是应该,但你的语气是不是太笃定了?

献问图南:“要一起去吃饭吗?你来风神陵这么久,咱俩还没聚过呢。”

图南道:“吃,但不要大鱼大肉,我这段时间吃鱼吃肉快吃伤了,宴饮上一水大鱼大肉,怎么浓油赤酱怎么来,虽然配米饭蒸饼超下饭,但太长肉了。而每天一顿大鱼大肉还行,一天好几顿不论人还是鱼都受不了,你说风神教怎么这么鼓励吃肉蛋奶?”

献答:“大概是因为风神教不这么鼓励,世俗就会鼓励女人少吃肉多吃菜,最好不要吃肉,吃素才是美。”

图南愣了下。“我虽然不喜欢顿顿浓油赤酱,但饮食一点肉都没有,哪个正常人受得了?有病吧?”

献解释道:“没病,不吃肉就会长得不高,身上也没多少肉,气血不足,发生冲突时打起来可以轻易打赢。”

图南:“....你们陆地上一定很安逸。”

献疑惑。“此话怎讲?”

“只有极度安逸的环境才能整出这种自废武功的场外招,搁海里要是鼓励别人少吃肉多吃菜,形同谋杀。当海里的掠食海兽与大鱼都吃素吗?当鱼群生来就是俎上肉吗?当海里游泳不需要花力气吗?”

献想了想,道:“并不,打输了会被烤熟吃肉,也可能不烤,生吃,但不论哪种都是字面意义上的吃,在海里也有这种情况?”

图南:“....没有。”

长生种要是敢在食谱上添加这道奢侈食材,早达成自灭全族成就了。

献最后带着图南去吃了一道豆腐羹,虽然食材普通,但烹饪的人手艺好,普普通通的豆腐羹也做得甘美无比。

葬礼之后是一年一度的风神陵大祭。

风神陵大祭的祭品数量根据风神陵里埋葬的陶俑人数而定。

每万人一只熊掌,每五千人祭祀一头牛,每四千人祭一头豨,每三千人祭一头麋,每两千人祭一头豚,每一千人祭一只羊,每五百人祭一只狗,每三百人祭五斤鱼,每两百人祭一只鹅,每百人祭一只兔,每五十人祭一只鸭,每十人一只鸡,每人一只咸鸭蛋,每人一只鸡子,每人一罐羊乳并每百人一道不在固定荤菜单子里的补充荤菜,如鹿竹虫獐马蛇虾鳖。

而这只是肉蛋奶部分的祭品,还有蔬菜与谷物,每人要有一道蔬菜,每人要有两斤谷物,且谷物不能是单一一种,必须是各种谷物混在一起做成的五谷饭或面食,谷物种类可以多于五种,但不能低于五种。

在远古时,那时的风神陵还很小,埋葬的死者也不多,风神制定的这套规矩方便又轻松,又能让九泉下的死者每年能吃到种类最多的食物,但几千年过去....风神陵里埋葬的死者保底一千万。

光是祭祀用的牛便需要数千头,准备一次大祭的难度已然与打一场大型战争无异。

但不知为何,风神教不愿与时俱进更改祭祀,仍旧保持着这种祭祀规格,每年都鸡飞狗跳的打仗一样准备祭祀。

棠了解后对祭祀规格没什么疑惑,只对祭品满头疑问。“陆地上祭祀不都是用豚牛羊吗?而且只有贵族有资格使用,怎么风神陵的祭品种类这么丰富?”

献理所当然道:“王朝制定礼是为了明确等级尊卑,自然要对祭品的内容与等级有统一且层级分明的规定,但风神陵又不是,风神陵的祭祀只是为了让死者尝到人间的美食,享受生者也能享受到的美好,祭品好吃且种类丰富就行。”

“这样啊。”棠想了想,又问:“祭祀后,祭品怎么处置?”

“先人享用食物的同时也会赐福,祭品都是有赐福的食物,自然要分食。”

棠掰着指头算了算一场大祭要用多少祭品,发现自己的小脑子不够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