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车马驿四通八达,虽不如皇城邻近繁华热闹,亦是一应俱全。
下船后,众人租了几头驴驮运行李货物,见城镇不远,便牵着驴徒步进城。
瑾儿走在最前领路,玉霓与谢明青并肩次之,连长洲跟在三人身后,步伐稍慢,黎风烨负责殿后,悠哉哉打量四周。
北地自不用说,关中一带与京城相异又相似,汉南近蜀,倒与关中他地区别颇大。同处五月,此地远不如秦川炎热干燥,宜人许多。
路途间林木满眼,茂密翠绿,黎风烨晓得汉南位于燕岭山麓边缘,倘若攀过群山,横穿燕岭,便是陇城。
长岭之隔,故乡旧土不远,不知阿珂是否触景生情?他怀揣心思,想了一路,也走了一路,待正午日照当头,众人进城。
此前黎风烨未曾涉足汉南,一见汉南风貌,惊讶无比。城中商旅来往,吆喝声声,热闹非凡,全然不输古都秦川。
瑾儿头一个进城,不乏摊贩百姓识得她面目,笑盈盈地与她打招呼。
有人望见同行的谢明青与连长洲,立马向他们兜销代步好马,也有人惊叹于玉霓腰后兵器,问她哪家铁匠锻的好刀,更有人瞧见黎风烨刀匣傍身,身形样貌好似见过一般,诧异又怀疑地试探他身份,莫非是刀剑双绝黎风烨?
四面八方商旅皆于此地驻足,或向西北,或往云梦,或去巴蜀与秦川,大都热情,仿佛与每一位过客熟络已久。
众人各自应付之后,瑾儿领着他们路过几家铺子,片刻溜进某座院落。
拐过影壁转角,落闩窄门摆在眼前,便听一阵鼓乐琴音飘扬,戏声紧随其后。
原来前方是家戏场。
唱词的旦角咿咿呀呀,一行人等院外徘徊,除却零碎的“南海”“少主”“胡闹”词句,断断续续的戏声时而高昂,时而凄切,几乎听不清楚。
瑾儿围绕院墙跳来跳去,似乎打算翻墙而入。她打探着,骂骂咧咧地啐了几句,竟没向众人发号施令。
余下四人面面相觑,却是静静聆听戏文的连长洲轻声开口:“用词婉转旖丽,满满哀怨之情,好戏!可惜这出戏在下从未听过,是哪位大家新写的折子?”
“笨!”瑾儿纵身跃到连长洲面前,拍拍自己双耳,“那可是南海最有名的戏班!听说编的是几百年前哪个皇帝年间,碧海流珠阁少主逃家千里,只为与情人一会的故事。”
黎风烨方才凝神听了听,戏文写的貌似是少主不顾阁中事务,逃家与情人相会。北上抵京后,少主结识朝中文官皇子,察觉旧情人领着武职,早有不轨之心,乃是西蛮探子。而后内容不外乎国仇家恨,情天恨海。
虽缠绵悱恻,却陈词滥调,更与传闻中爽利豁达的阁中侠士风范大相径庭。
黎风烨不由得叹道:“真是仗着碧海流珠阁如今不太出世……”
他尚未说尽,抱臂而立的玉霓忽地接话:“胡编乱造!”
她一向寡言少语,神情冷酷,常常平静得听不出她话中情绪。此时此刻,她轻喝出声,略带怒意,惹得众人齐齐向她投去目光。
只见她手搭腰后刀鞘,拇指微动,刀刃与长鞘摩擦之中,谢明青开口:“玉霓。”
一声唤下,玉霓收手回身,背朝众人,不再说话。
那头的瑾儿转了转眼珠,欲言又止,终究不提戏折一事,吩咐众人拴驴,丹娘住所不远。
台上戏角交锋连连,几头灰驴咴咴叫唤,蓦地“梆梆”叩门声起,伴着“咚”的巨响,柴门晃悠悠颤了颤,门闩从中断开。
快不及眨眼的功夫,对方再添一脚,摇摇欲坠的柴门“砰”地落在地上,灰尘飘舞,吓得连长洲退后两步。
玉霓与黎风烨皆按上刀柄,谢明青神态自若,瑾儿怒骂:“哪个不长眼的踹门!”
雾中人影渐现,来者声音更快一步传入众人耳中:“老娘我想踹便踹!他爷爷的,今日出门忘了看黄历!咳、咳——穷酸铁匠端阳回了老家,到今儿新枪都还没打好,这儿居然还换了人把门,不让老娘我进去听戏!”
“去他的,汉南城中便没有哪个地方要收老娘钱的道理!他不让老娘进来,老娘自己找路,哪成想又遇见小屁孩!”说话之人语速极快,动作亦快。
尘土木屑里,她两步跨到瑾儿面前,一把拎起瑾儿,“我瞅瞅,哪家的小屁孩?”
“瑾女侠!”见瑾儿毫无还手之力,连长洲神色紧张。
另外三人却已看清来人模样,以及她与瑾儿面上如出一辙的惊愕。
惊愕转瞬即逝,瑾儿笑嘻嘻地扑进来人怀里,搂住她脖子,喜道:“丹娘!”
“小瑾!”丹娘低头弯腰,“别搂,小姑奶奶,我脖子要断了!”
瑾儿连忙松手,两人各自站直,提心吊胆的连长洲小跑回到黎风烨身边,瞧见丹娘面貌,顿时放了心。
她乱梳发髻,着短衣布鞋,两手长袖高挽几近腋下,双胫麻绳系紧裤脚,与鞋袜死死相绑,腰间斜插一根短竹竿,约莫两掌长,尾挂不及巴掌大的玲珑袋,另别两条汗巾。
利落之外,黎风烨粗略一观,发觉此人身形摇晃,两颊隐有坨红,明显早有醉意。
但她肩腿颤着颤着,又稳住身形,好似无异,恐怕功夫强悍。
丹娘望向众人,不满道:“小瑾,你打哪儿给老娘惹来的一群煞星?警告你们,老娘金盆洗手了啊,要想拜托老娘杀人越货,此事免谈。”
瑾儿立马指向连长洲,“丹娘,那是连长洲,十二楼的那个‘连’!”
同行数日,连长洲雀君的身份早已不是秘密,闻言,众人并无异色。而连长洲上前几步,“瑾女侠说得没错。丹娘,是我,连长洲。”
丹娘眯着眼看了片刻,抓了两把头发,点点头:“哦,小连,就是你啊。”
说着,她大步走向院外,连长洲忙不迭紧随其后。见状,瑾儿挤眉弄眼地示意众人牵驴跟上。
黎风烨率先牵走两头驴,与谢明青对视一眼,便随前方几人迈步。
“可惜啰,小连,但凡你早些时候来,老娘都愿意带你入蜀。”丹娘走得大摇大摆,连长洲跟得亦步亦趋,“呵呵,偏偏今日不行,老娘心情不好!”
连长洲哪能甘愿作罢,道:“丹娘,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您在信中可不是如此说的。”
丹娘无所谓地回话:“老娘又不是君子,老娘是女人,更是小人。”
两人僵持不下,谢明青借机插嘴:“丹前辈似乎好酒?”
瑾儿道:“丹娘可是千杯不倒呢!放眼关中,没谁斗得过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