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青山回望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偏偏今夜天公不作美,临晚时候,天空飘起了一些细雨,黄育芩和孙令灵抬脚走进一家酒肆,寻了一处靠窗的桌子,要了三四碟小菜和一壶水酒。

两边的店家不急不忙地支起雨棚,来往行人们也不急着赶路了,躲在沿街两边。

孙令灵还为顾芸娘的故事愤愤不平,黄育芩心不在焉地吃着花生米,间或简单附和两声。

“真是一段孽缘,我从未见过像钱三郎这般无耻之人。我观察他离开时的神情,看出他仍旧贼心不死。”孙令灵喝了酒,声音也大了些,“那时还不如拉他去见官,好教他死了这条心。”

黄育芩这才转头看向孙令灵,眉眼多了三分醉意,酡颜添了七分鲜活,幸而口齿清晰:“有些误会,或许还是早些解开更好些。”

黄育芩说得含糊,却认真地看向孙令灵,琥珀色的明眸在灯下波光流转。

黄育芩突然忍不住笑出声:“钱三郎今日拜访顾娘子,也是存了请佳人共赴兰夜的心思。非但没有说动顾娘子,反倒揣了一肚子气回去!真是平白辜负良辰美景。”

孙令灵喝酒的姿势停在了半空,好奇地道:

“百年前的京城兰夜又是何等模样,是不是和我们今夜所见一样,也是一样热闹。”

黄育芩摇摇头,过了半晌,才缓缓道:“也不尽然相同。”那时朱雀大街华灯初上,繁华喧闹,衣香鬓影。香车宝马过处,尽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极爱赶赴宴宾楼的兰夜诗会,挥毫泼墨间,一阙新词一杯酒。众人依次评选出最优佳作,次日便装订成册,付梓印刷,在京中流传,供人抄录,其中抄录者不乏达官显贵之家的仆从。

然而与朱雀大街相隔不过十里之外的兴平街上,无家可归的流民卧倒在路边,衣不蔽体,饿得奄奄一息。

“有何不同?”

黄育芩低头思索,斟酌道:“那时我们只在六月初六晒书,七月初七不用晒。”

晒书节在百年时光变迁中演变成了两个,一个是六月初六,另外一个则是七月初七。黄育芩猜测,后者大约是好事者在六月初六没有碰上晴天而杜撰出来的吧。山中无甲子,岁月不知年,在山中的岁月,他不会注意这些日子,然而当初自己还是相府公子黄毓英时,却是家中了不得的大事。

黄毓英幼时,京中只会隆重举办六月初六的晒书节。若是遇上晴日,母亲便会在父亲的允许下指挥家仆将府中书斋里面的书籍搬出来,在阳光下暴晒。世人憎恶丞相黄徽文弄权贪污,鲜为人知他也是爱书藏书之人。

府中上下,都将六月六视为隆重的日子。黄夫人将黄相经年的藏书一一铺陈开去,颇有千军万马列阵于前的架势。黄夫人在料理完黄相的藏书后,顺道借着晒书的由头,清点黄毓英和他的两位哥哥书斋。黄育芩明白母亲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他的两位哥哥也总会被母亲找出一些私藏。

无论兄长们如何藏匿,总会被找出三两只香囊,一截青丝,或者市面上的演义画本。黄夫人端坐在书案后,瞧着面前放着的这些物件,拧紧了眉心,在场众人皆知,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黄毓苗是黄相的长子,亦是黄夫人的亲子,胆子自然大些,于是便壮着胆子上前。

“母亲,我们这些有的,不过是些无伤大雅的小玩意,别家的公子哥也都有。再者,我们的这些玩意现如今都被母亲翻找出来,日后我们都会改悔了。我们也不曾让这些闲杂物件移了性子,功课一日不曾落下。夫子都说了,食色性也。若是净学些书呆子的迂腐,日后惹得媳妇厌弃就不好了。”

黄夫人听完自己长子的这番话,原本面无表情的她竟然露出笑容,只是随身伺候的梅姨娘大气不敢出,她眼尖地发现黄夫人的眼中并无一丝笑意。

此刻,黄毓苗也觉出了几分不对,他情急之下,口不择言:“说不定毓英那边也有这些玩意,不过只是比我们藏得更好些。”

“住嘴!”黄夫人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明明毓苗和毓英都是他腹中所出之子,二人性情却天差地别,“是谁教你的,出事之后,先攀咬亲弟,若是大了,进入官场,不能时时以家族利益为先,犯事后便要拖父兄一起下水的?”

黄毓苗心思简单,从来不曾考虑到这一层,如今却被母亲点出,吓得赶紧跪下。身侧的黄毓蔚吓得一颤,也赶紧跟着跪下。

黄夫人并不看向他们,只是抬起眼皮,看着坐在花阴下安安静静地打着棋谱的黄毓英,碧绿的绸缎衫子衬着他越发清冷,丝毫不受这便的喧闹影响分毫。想起自己的夫君只是偏疼这一位幼子,明明毓苗也是他的亲儿,却厚此薄彼,她的心中有些不平。

因黄相看重幼子,黄夫人担心长子吃味,将黄毓苗宠得有些不像话了,便决意好好整治一番:“方才我就看见你们兄弟在那边鬼鬼祟祟,原本想看看你们两个臭皮匠得出什么锦囊妙计对付我呢,竟然说出这样兄不友,弟不恭的妄言,看来该好好长长记性了。吉祥!拿藤条来,兄弟二人各抽手心三十下!”

这下黄毓英忍不住抬起头来,只见跪着的哥哥们面露土色,露出惊恐的表情。黄毓英欲言又止,他深知母亲性情,若是自己上前劝说,说不定便是火上浇油。

黄毓英重新垂下眸子,眼睛盯在棋谱之上。任由痛呼之声打破院内的清净,黄夫人的眼角将幺儿纹丝不变的坐姿纳入眼帘,心内生出一丝不安。

黄夫人午后睡醒,由梅姨娘陪着发了一会呆,心不在焉地说了会闲话,思前想后仍旧觉得自家幺儿确实过分乖觉,而自己对他鲜少关心,于是便喊上陪嫁的冯妈妈,突袭黄毓英的如意园,如意园地处幽僻之处,黄毓英平日里也只在园内读书练字,与世无争,就算是伺候的小子丫头,也比其它院中的更加沉默寡言。

见到黄夫人过来,书童黄安只是说,小少爷不久前出去散散心,黄夫人点头,便抬脚进了院门。黄安跟在黄夫人的身后,黄夫人随意地问些家常话,尽管只是一些公子日常读些什么书,用些什么茶点,半夜是否起身等等琐事,黄安不敢有所怠慢,谨慎地一一作答。

只是听黄安说到,黄毓英与明家小公子近来来往频繁,黄夫人这才放缓脚步,命黄安细说。她一面听着黄安的汇报,一面打量着屋内。如意园是相爷特意给黄毓英留下来的,处地僻静,风景和建筑都是府内最好的。雕梁画栋,曲廊假山,亭台楼榭,一路过来,四时风景,风光无限。

等到黄夫人站定在廊下的一排月季前,她这才醒悟方才觉得不对劲的地方,这些月季花盆分明是她前一阵子特意添置的。她重新折回内室环顾四周,寝具家什,都是黄夫人自己一手打理,黄毓英似乎从来没有自己想要置办点什么的意思,甚至连移动它们的想法都没有,如意园完全看不出主人打理的心思。

黄毓英小的时候明明与自己非常亲近,后来怎么就越来越疏远了呢?相府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当真要活得无欲无求了!

就在黄夫人自我反省小儿子是不是被自己拘得狠了,盘算着往后须得松些养着才好,却不知此时黄毓英早已经悄悄地溜出了府,在街市上溜达。

黄毓英总是不耐烦待在府内,府中来往的人太多,事太杂,实在吵闹,即便闭门不出,总会有些逢迎的人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之内。恰逢今日六月初六,自己倒不如顺道去书肆一趟,陶掌柜说不定也会翻出一些古籍孤本出来晒上一晒,指不定能淘到合心的典籍,顺路再置办些纸笔。

书肆的陶掌柜见黄毓英过来,亲自招呼了他,黄育芩的年龄不大,小小人儿冰雕玉砌似的,十分可爱,说话却一板一眼,陶掌柜觉得有趣。陶掌柜曾经打探过他是哪家的公子,谁知黄毓英立刻冷下了脸,后来陶掌柜连连道歉,黄毓英这才转怒为喜。一段时日相处下来,二人于兴趣喜好方面颇为相投,便结成忘年交。黄育芩在陶掌柜那里消磨了半日,陶掌柜忙于收书,只让黄育芩随意挑选,黄育芩随意选了几支毛笔,结完帐后告辞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