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我也要去~~”
木籍和木笛兄妹俩不知发生了什么,只一昧嚷嚷着要去,生怕家里人把他两个给落下了。
木筝也带着惊喜表情看向木笙,被木笙看见了,招呼到一边,将手里卖簪子的一两银子给了她。
小丫头还想跟木笙分一分,被木笙拦住了。只让她先收好,后面自己要用钱会与她说。木筝听到木笙这么说,也就罢了。
她执意要给木笙分银子,倒不是她有多大方。而是她心里很清楚,自己能挣这许多银子,都是托了木笙的福。至于自己的手工,这村子里,谁不会做点手工呢?
木阿奶与钱氏和云氏正在厨房里做饭,这会儿端着饭出来正好听见这个喜讯,脸上都不由得笑开了花。
这样一件大喜事,家里人无论平时如果吵闹,如何个人有个人的小心思。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他们心里清楚着呢!
“吃饭啦!快都去洗洗。饭桌上再慢慢说~”
木阿奶看着高兴的转圈的儿孙们,心里比吃了蜜都甜。笑呵呵的招呼道。
一家人围着简易的木桌,边吃边聊。有人问,有人接着答。吃了一顿不甚丰富,却热闹堪比年夜饭的一顿晚饭。
“爹,那明儿我就去借工具。咱早点去把铺子改修好,不然后面农忙怕没有功夫。”
木老大提议道。
“不急,这铺子跟咱家里随意放东西不一样,有讲究的。就说那货架子,不光要做的实用,还要好看才行。”
木老爹皱着眉头想,他以前只摆摊儿,哪里想过做什么货架,一时也没什么思绪。
木老二不吱声,叫他干活行,怎么干他可懒得管。
倒是木老三见大家都不言语,转了转眼珠子,开口说道:
“爹,咱家铺子主要是卖菜。不如就仿照那干货铺子里的货架订几个,我看那架子简单的很,也好使,能摆不少东西。”
“唔,倒也行。”
木老爹想起三儿说的那种货架,一排架子约有一人高,共六七层,确实能摆不少货。
可他们家做的是新鲜菜蔬的生意,不像干货,都是轻省物什。不说茄子,番瓜之类。就说那玉米和土豆儿,那家伙重的,摆上去了那架子不得塌?
不得行!木老爹说了自己的疑虑,一家人又陷入了思考的沉默中。
木笙想了想前世去逛菜店,人家的陈列是怎么弄的来着?
“阿爷!您要是怕菜重了货架搁不住,咱不如把货架稍微改动一下呢?”
“笙丫头说说怎么改?”
木老爹一听孙女说话,立刻一脸温和的问道。
一家人先前听了木笙在镇子上是如何跟那顾掌柜联合买了家里的铺子,也纷纷对木笙刮目相看。虽说之前就知道能折腾出紫玉笛的笙丫头本事大,可没想到连很多大人都怵的买铺子谈价这种大事,她也能应付得来。
木大伯跟着去了两趟镇上,早已被自家侄女的本事折服了。回来一说,家里人无不对木笙竖大拇指。就连两个原本当哥哥的,此时也是对自家妹子佩服的很。
还好这妹妹是自家的!
可一想到妹妹大了,木筑木算兄弟俩一时竟有些风声鹤唳,生怕自己的聪明妹子被那只外来的猪给拱了。
“咱们可以加宽底座,做成下面宽大的柜子样式。四周做半尺高的格挡,这里就放土豆、玉米、冬瓜之类比较重的菜蔬。上面在一侧做两三个隔层的货架,可以放些豆角、黄瓜和一些叶子菜。”
木笙回忆着前世菜店里的货架样子,边说边比划给木老爹他们听。
“笙丫头这法子好,只是这怕是要用不少木料。”
木老大思索着家里储存的木料是否够用。
“大伯,咱这个货架不用木料做。咱这满山都是竹子,可不能浪费。”
“爹,竹子咱随时都能砍,还不用向村正报备。而且竹子做东西也快,咱自家人都能做。”
木老三也说道。
“爹,老三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就是这竹子做的怕没有木材的耐用。尤其黄梅天,倒时只怕得天天擦霉。”
木老大犹豫道。
“先用毛竹吧,倒时多烤烤。实在不能用,明年有钱了找木匠再打,毕竟那木工手艺,咱家谁也没那个能耐。”
木老爹一锤定音。他当然知道木头的好,可无奈刚买了铺子,现在家里没有进账,手里的一点银子他不舍得拿去打了货柜。
木笙见家里人都同意了用竹子打货柜,心里开心。
她自然不单单是考虑经济实惠,她还想着后面能在店里放些竹编的工艺品卖呢!这竹柜盛竹器,绝配!
现在可不像后世有大棚蔬菜,一年四季都有菜蔬可卖。她家这么大一个铺子,若只卖夏秋的蔬菜,其他两季空着岂不浪费。
因此木笙计划趁着夏秋卖菜的空档,积攒手里的竹编器物,等蔬菜生意告一段落儿,就是她木氏竹器开张之时。
一家子趁着饭后商量定,决意明儿早起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