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壮撅着嘴,不太相信,问他,不会是请乐姐姐吃了辣条吧?
柯乐当即拍拍壮壮脑袋,说请乐晓之喝了牛奶。
壮壮一脸鄙夷,让他拿着钱,好好买几箱牛奶,先给自己补补脑子,说完拍拍屁股回去了。
他如坠云雾,始终没明白壮壮的意思。
好在那个周末,琴琴的养父母都在,因摸不准回校时间,他提前和王若梅商量,让她代自己上一天班,工资算她的。
到了周六,他提着乐晓之给的书包童书啥的,坐公交车去了琴琴家。
琴琴是女孩子,今年上二年级,养父母经济条件良好,是体制内的双职工,结婚多年却没有孩子,这才收养了琴琴。
见过琴琴及养父母,他先展示了自己的学生证,还有杨院长的介绍信,之后才说明来意,并递上春芽福利院特制的书包。
琴琴的养父母待人热情周到,硬要留柯乐吃午饭。
琴琴还有作业没写完,柯乐便帮琴琴辅导作业。
两人去了琴琴的卧室,柯乐辅导琴琴作业的时候,发现琴琴神不守舍,眼神都在墙上贴着的画上。
柯乐看过去,画里是一片草地,两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三人笑得很开心。
柯乐小声问琴琴,这孩子是谁?
琴琴低下头,说孩子是她。
柯乐没说什么,拉开自己的书包拉链,取出一个塑料袋,递给琴琴。
琴琴打开看,是一封信,还有一盒手叠的千纸鹤,千纸鹤用一次性饭盒装着。
她把信展开来看,都是拼音。
她学过拼音,一个一个拼出来:琴琴,你还好吗?我们都很想你。
隔了两行,下面还是拼音,每俩个拼音,中间会有空隙,拼音上面有红指印。
她也一个个地念出来:壮壮,梅梅,丽丽,雯雯……
念到最后,琴琴两个眼睛红通通的。
柯乐说:“信是你壮壮哥哥写的,他识字多些,但怕你看不懂,就只写了拼音,其他孩子则按了手印,他们都很想你。”
琴琴的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附在柯乐耳边,小声说:“我的新妈妈,好像有了小宝宝,我害怕他们抛弃我,虽然我也很想念福利院的小伙伴们。”
柯乐问:“他们知道你知道这件事吗?”
琴琴摇头,“他们不知道,有次我睡着了,半夜渴醒,没穿鞋,跑去客厅找水喝,他们关着门,在另一个卧室说话,我无意间听到的。”
柯乐点点头:“那你继续装做不知道,剩下的事情交给我吧?”
琴琴问:“乐哥哥,你有办法吗?”
柯乐说:“我试试吧。”
吃过午饭,琴琴的父母送柯乐到楼底下,临了分别,柯乐先说一句恭喜。
琴琴的父母一愣,问喜从何来?
柯乐笑答,琴琴的父母是城里高知,有些乡下风俗可能不太了解,而他出身农村,了解得多些,于是自然而然地谈起村里一桩趣事。
他们村,有一对夫妇,结婚多年,膝下无子,后来收养了一个,好巧不巧,养母第二年就怀了孩子,心里想着要公平对待亲生的和收养的,孩子出生后,他们却厚此薄彼,甚至生出了弃养养女的念头。
结果自那以后,夫妇俩个多灾,亲生女儿多病,无奈之下,只得去庙里求神问事。
神说他们命中无子女,可养女命中有手足,现在他们出尔反尔,只因所历之事,皆是神谕。
夫妇俩慌了神,再三保证,绝对说到做到,不敢再生弃养的心思,后来一家四口,过得很幸福。
柯乐讲完故事,才对琴琴的养父母说,他们人这么好,想必不久就会怀上孩子,自己平常还有课,拜访并不频繁,就先提前恭喜二位了。
琴琴的养父母面面相觑,连忙谢过柯乐的吉言,送柯乐出了小区门。
柯乐只将与回访有关的事,说予乐晓之听,其余一概省略。
乐晓之听后,拍手称赞,惊叹道:“还是你有办法。”
柯乐挠挠头,笑得腼腆,“这种事,讲究个信则灵,也不是长久之计,琴琴的情况,后续还要跟进。考虑到孩子们的家庭环境各有不同,我想到了其他办法。”
“什么办法?”
“画画,”柯乐展开来说,“画画,能真实反应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后可以让回访者陪孩子画画,再把画带回来,不是有儿童绘画心理分析么。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招募回访者的标准,以后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确实。”乐晓之颔首,对柯乐竖起大拇指,“你好聪明啊,我以前怎么没想到。”
柯乐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得到乐晓之的夸赞,他的心头彷佛停了只喜鹊,扑腾着翅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差点摔下去。
他的手垂在腿边,此时在桌子下,猛掐自己大腿,强迫自己不受小破鸟的干扰,“今年放暑假,我得回趟家,福利院那边,我就去不了了。”
“没事儿,我去吧。”
柯乐又想起另一件事:“对了,我和老板说过春芽福利院的事,他很支持我去,以后我忙的话,就由王若梅代班,工资也算她的。”
乐晓之再次竖起大拇指:“你老板真好!”
“那当然了,”柯乐得意极了,“我当初说什么来着,我就知道他肯定同意,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的老板。”
乐晓之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他肯定会同意?”
“怎么知道?”
柯乐还真想了想。
他把垂在腿边的手,放到桌上,伸在乐晓之眼前。
他摊开手掌,眼下掌心空空,因为沉甸甸的生活,早被压成了厚茧层层。
“是这个,”柯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