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件没敢说出口的事,就是空出来的周六,不是言讷找她,而是她找言讷。
言讷和乐晓之是高中同班同学兼同党,两人还一同考上景大。
言讷原本叫言敏,与哥哥言行的名字,一同取自《论语》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言父言母由衷祈盼儿子言行一致、内外兼修,女儿思维活跃、行动敏捷。
言敏果真不负众望,小学入学前就已成为振臂一呼、雷厉风行的街区小霸王。
言母觉得言敏好像敏捷得过了头,且正往诡异的方向挺进,便又为女儿改名言讷,盼她每每听到自己名字,都能谨言慎行。
她改名以后,言行便称呼她为木讷妹,希望她少说点话;言讷也不甘示弱,称言行为一致哥,希望他说到做到。
对于这个名字,言讷不止一次向乐晓之吐槽,说她长这么大,有叫她言内的,有叫她言纳的,竟还有叫言言内的,她都无语死了。
当然,乐晓之绝不会告诉她,自己初听这名字,第一反应是:盐呢?
话说回来,两人虽不同系,言讷却很黏乐晓之,黏到言行都要怀疑妹妹的性取向。
二人的聊天记录,要按日期查找,都没有超过两天的灰色数字。
可这一次——
乐晓之打开微信,和言讷的对话还停留在周三。
言讷说找她有事,她应好,两人一直未约时间,等她周五给言讷发微信,她的微信却被言讷给拉黑了?
她原想着去言讷寝室找人,又寻思言讷寝室里万一有其他人在,两人还得下楼说,万一言讷不配合,把她推出门去,再来个反手锁门?
基于她对言讷的了解,言讷反手锁门的概率极大。
她加过言讷同宿舍的室友,打听到言讷这周不回家,于是等到下午四点多,估摸着言讷差不多洗好澡要回寝室,便去言讷所在的寝室楼下等。
远远看见一个女生,头型似小锥子,一手提篮,一手挽着另一个女生的胳膊,两人有说有笑地走过来。
每次都把干发帽卷成锥型的人,不是言讷,还能是谁。
乐晓之上前一步,挡住言讷。
言讷一看是乐晓之,吓了一大跳,她夹紧旁边女生的胳膊,怒冲冲地对旁边女生说,“颜卿,你别走,你今天要是走了,我跟你没完!”
颜卿把右手提的篮子倒腾到左手上,又顺走言讷手里的篮子,“你们聊。”
言讷死不放手,瞪着乐晓之,“你看看,你看看你,把颜卿吓成啥样了,颜卿都不敢站在这儿等我。”
乐晓之抱臂,好整以暇地看着,也不说话。
颜卿是二人的高中同学,同级不同班,她在实验班,常年稳拿全级第一,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孩子’,老师眼中的宠儿,同学心中的学霸。
她不读死书,德智体全面发展,钢琴十级,小提琴十级,英语比赛、演讲比赛等各大比赛都有她的身影。
作为众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颜卿的性格竟还没得挑,她乐于助人,团结同学,集体荣誉感非常强,几乎是个六边形战士。
与颜卿一对比,乐晓之多少有点孤傲不群了。
二人本来毫无交集,除了高一下半学期,学校组织的一场演讲比赛,本该稳拿第一的颜卿,竟输给了从不参加学校活动、这次却积极报名的乐晓之。
本次比赛的前三名,都有资格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乐晓之得知情况,竟反常地退出报名,这引起第二名颜卿的注意。
某天课间十分钟,颜卿来找乐晓之,二人在楼梯间说过什么,旁人无从得知。
直到上课铃响,二人仍未回到教室,等乐晓之进教室之际,后面跟着的颜卿已是眼泪汪汪,拽着乐晓之胳膊,似是不让她进教室。
乐晓之也因此在景陵一中一战成名。
颜卿是学霸,那乐晓之就是欺男霸女的校霸。
更巧的是,言讷和颜卿报了景大的同一专业,后来二人还分到同一宿舍。
当年之事,言讷说不好奇是假的。可她问乐晓之,乐晓之让她找颜卿聊;她问颜卿,颜卿又让她去找乐晓之聊,所以直到今天,言讷都不知悉二人当年到底说了什么。
她几欲组局,想撮合二人握手言和,不是乐晓之婉拒,就是颜卿回绝。
在言讷看来,乐晓之好欺负,颜卿呢,性子也是极好,这两人却不对付,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乐晓之直截了当:“我找你有事,我们单独聊聊。”
言讷两手叉腰,“我们有什么好单独聊的!再说了,要真有什么事,你就站这儿和我说。”
语罢,她指指天,又指指地,“我言讷行得端,坐得正,没什么好遮遮掩掩,”她还剁了跺脚,“就在这儿,我们一次性说个清楚!”
“真的吗?”乐晓之问言讷,脸上少见地忸怩。
言讷瞧见,更是神气扬扬,下巴高高抬起,目不斜视地哼了两声,算作回答。
“也行吧,”乐晓之清了清嗓子,声音忽然放大一个分贝,“言讷,你上次说你喜欢——”
不等乐晓之说完,言讷已捂住乐晓之的嘴,把乐晓之往某个角落里拖。
看着渐行渐远的二人,颜卿摇摇头,提着两个篮子上楼了。
“你怎么突然提这茬!”言讷瞪她。
“你不是行得端,坐得正么,有什么不能说的?”乐晓之掰开言讷的手。
“你还好意思提这茬!”言讷两眼快要冒火,掐住乐晓之脖子使劲摇,摇她像摇存钱罐。
言讷小小一个,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猛地化身大力士,乐晓之终有切肤之感:她这次真是惹怒言讷了!
乐晓之拽言讷的手,“你先说什么事行不行,就是死,好歹让我死个明白!”
言讷松开手,改揪乐晓之衣领,“我问你,我之前和你说,我喜欢一个人,是谁?”
乐晓之揉揉脖子,凭二人交情,这问题简单到她都不想回答,“不是Y2么?”
“那Y1是谁?”言讷问。
“应承呗!我们高中同一级,十二班那个。”
不知是哪个字刺到了言讷,她整个人直接扑了上去。
*
年少的喜欢,简单又纯粹,上高一时,有次言讷和乐晓之同去卫生间,楼梯转角时碰到个人,他撑着手指转篮球,边上楼边转,上了一层,篮球还在指尖飞舞。
那一刻,言讷就陷进去了。
她恨不得化身篮球,在应承的掌中起舞。
接下来的一周,言讷的碎碎念,皆围绕应承展开。
应承在十二班,十二班是普通班,他的成绩虽在班里垫底,却被封为十二班的‘三好学生’,因其脸长得好,人性格好,球打得好。
而应承交友的原则也有三不:不拒绝、不接受、不主动。
言讷晓得后,既失意于那无疾而终的单恋,又想为这份单恋做点什么。
乐晓之见她形容悲戚,以为她要去剪头发。
不料言讷目怔口呆,像第一天认识乐晓之一样,“为什么喜欢一个人,却要伤害自己呢,虽然我头发的发质没你好,但也不至于作践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