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闻和林修远都笑了笑,盘桓在二人之间的尴尬有了稍稍的缓解。
裴瑜继续开口说道:“诸位来这里的目的,陛下已经告知过我。我虽然已经离开朝堂多年,但也会有一些经验授予大家。”
他这话一说,林修远和沈闻便迫不及待地侧耳倾听。
裴瑜的经验老道,在出题方面又有着一套自己的见解。
与一般主考官愿意出的题不同,大部分主考官都是根据四书五经,结合当年王朝政事从不同方面考验考生。
但裴瑜却喜欢另辟蹊径,从一些王朝案件再结合圣人的话,旨在叩问人心。
按照他的话说,若人问心都无法自恰,又如何做一个好官。
林修远和沈闻聚精会神地听着裴瑜的经验分享,只有文清珏静静地坐在一旁。
他打量着整个书房,有些不在意地喝着一旁的茶水。
文清珏根本没听裴瑜的话,眼睛止不住的在书房看来看去。
这间屋子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地让他觉得很熟悉。
他喝茶的速度很快,一杯茶一下子就见了底。
文清珏正在想叫下人添茶,没想到裴瑜竟先他一步喊了下人。
“来人,给首辅大人添茶。”裴瑜漫不经心地说道。他的目光对上文清珏,裴瑜优雅一笑,继续将注意力放在了正在说话的沈闻身上。
文清珏微微一皱眉,好敏锐的观察力,他可什么都没说呢,裴瑜就已经发现了他的需求。
这就是与文怀瑾并称“怀瑾握瑜”的裴瑜吗?文清珏不着痕迹地挑了挑眉毛,心下对裴瑜有了新的衡量。
定国公府的下人们都训练有素,进来添茶的人都规矩十足。
从进来开始,他们没有抬起过腰,全程低着头,弓着背添茶。结束后,又低着头弓着背往后踱步走,不发出一点声音,也不影响任何的谈话。
更方便的是,他们看不见屋子里的任何一个人。
三人说着正起劲,就听见文清珏插了一句嘴道:“国公府里的下人可真是训练有素,调教得如此之好,让我都忍不住向国公讨要调教的法子了。”
他们的对话戛然而止,林修远和沈闻都有些摸不清楚文清珏。
下人也值得夸?
裴瑜感受到了文清珏话中的试探,他不动如山,不经意地回复道:“是吗?我这府里的下人竟然能够入首辅大人的眼睛,真是他们的福气。若是首辅大人不嫌弃,之后我让管家将这训人之道告诉大人如何?”
文清珏就好似真的在说这调教下人的方法,他高兴地谢过裴瑜,随后继续在一旁摇着扇子喝着茶,与之前没有丝毫变化。
这一小插曲并没有耽误三人太久的时间。
在裴瑜的指点之下,很快二人便对考题有了眉目,见天色不早,几人便打算打道回府。
裴瑜笑着起身送他们,临别之际,他又叮嘱了林修远和沈闻两人两句:“出题并不难,希望你们可以放下身外之物,把握时间,让这一次的考生能在十几天后将毕生本事都展现出来。”
林修远和沈闻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意思?在科举考试面前,二人的出身、站队都得靠边站,完成考试、选拔考生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二人对他正式心服口服,他们离开前对裴瑜做了个揖,表达了他们心里对这个“天下之师”的敬意。
等两人离开,只剩下文清珏还留在这里。
裴瑜有些好奇地问道:“首辅大人留下来,是还有什么事吗?”
文清珏露出一个笑容,如果梅晚在这里,她一定会毛骨悚然,因为这是她最讨厌文清珏的一个表情。
梅晚:这笑简直虚荣到了极致。
文清珏说道:“定国公府里的茶水太好喝了,本官从没喝过,因此想厚着脸皮讨要一下。”
裴瑜怔然,随后笑道:“几包茶罢了,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只不过是友人调制,配方难得罢了。首辅大人既喜欢,就拿些去吧。”
说罢,他便吩咐下人,给文清珏准备几包茶叶。
得到了茶叶的文清珏这才转身离开,裴瑜将他送至门外,二人隔着门互相拜别。
直到文清珏上了马车,裴瑜才收敛笑意,一如往常,悠然地回了自己的宅子。
而另一侧马车上的文清珏却一脸冰冷,手里紧紧握着茶叶。
鲜少有人知道,这茶,正是被称作“怀瑾握瑜”的另一人——文怀瑾,亲手调制而成。
这定国公身上,一定有着当年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