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娘听到丈夫醒了,立刻就要回家去看自家男人,手里还赚着老鳏夫给的十两银子彩礼钱。
李平拉住他娘,“娘,咱先把银子还给人家。”
李月娘被儿子拉住,看看手里的钱袋子,递给儿子,像是被抽干了力气般,无力道:“既然你爹那么说,就把钱还给人家吧。”
李平上前将钱交给两个来接李月的男子,就想拉起妹妹回家。
岂料两个男子不接钱袋。
“说好的事,怎么能反悔,我们不要钱,只要人!”
说着就要强行拉着李月走。
李平下意识护着妹妹,不让他们将李月带走。
梁思源见势不对,大喝一声:“我看谁敢!欺负我们青田村没人吗?!”
这句话将还在发愣的人们喊醒了,村里的年轻男子纷纷围过来,嘴里喊着谁敢将人带走。
这下让两男子怂了,要是青田村的人讲道理,那他们还能耍耍无赖,但是村里这么多人,加起来足走十几个壮汉,他俩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
恨恨地拿过钱袋,临走放下一句,等着瞧,脚底抹油般溜走了。
李平将妹妹扶起来,拱手对着村里人道:“今日多谢大家伙帮忙了。”
说完看向人群中的梁思源,同妹妹走过来道:“多谢你出声帮忙,不然……”
他知道如果不是梁思源这一声喊出来,大家伙光顾着看热闹,他妹妹不是这么好留下的。
梁思源摆摆手,道:“不值当,快回家去看你爹吧。”
李平确实着急他爹呢,闻言也不多说其他,又道一声谢,领着妹妹回家了。
只是李月回头看了春雨一眼像是有话想说,但最后还是没说什么,跟着他哥回去了。
主人公都走了,热闹也没得看了,村里人又把目光移到春雨和梁思源身上。
看着两人身上簇新的棉衣,脸上都露出羡慕的表情。
他们大都不是穿着破旧的棉衣,就是几层单薄的衣裳,靠熬来度过冬日。
前段时间还有人看到梁思源和春雨买了炭回来,众人都在想着是不是该跟两人套个近乎,之后也能得点好处。
那田家可不是过得很不错吗,之前看他家也买了棉花,啧啧,棉花可是个金贵物,从前田家哪买得起。
一个有些胖的大娘,第一个实行了众人的想法,满脸是笑地上前对着春雨和梁思源套近乎:“可怜的月丫头,可算是脱险了,你们家里雪可扫了?让我家大柱去帮你们扫吧?他力气大!”
这许大娘孙氏是村里有名的泼辣人物,家里男人性子软弱,是个不成事的,这么多年来都靠大娘才免于家里其他几房以及外人的欺负。
又因男人身体不太好,一直以来家里家外的活都是靠孙氏,所以过得很是艰难,索性现在两个儿子长大了能分担地里的活计,但紧接而来的是该到给儿子娶媳妇儿的时候了。
所以孙氏愈发拼命做活挣钱,村里常常能看到她带着女儿一起挖野菜,捡柴火,春雨后来去镇上卖绿豆粉还见到母女俩去卖自己做的鞋子。
此刻看到春雨和梁思源好不容易出来了,想着田家的好日子,孙氏舔着脸跟两人攀关系,想着到时有什么活计,春雨可以雇她儿子,家里能多个进项。
梁思源想着家里今日还未扫的雪,以及昨日扫成堆还未倒出去的雪,点头道:“真的?大娘?正好家里的雪还没清扫呢,你愿意让大柱去帮我啊?”
那大娘自是巴不得,笑呵呵道:“当然!这还有假,我儿子干活那是一把好手!”
梁思源当下真就领着大柱要去自家扫雪,送上门来的劳力不要白不要,正好他昨日扫了那么久的雪早就累的不行了。
更是不想让春雨跟着再劳累,凭白来了帮忙的人,他岂能错过,到时候管顿饭,或是给些工钱就是了,反正不白用他。
所以在春雨暗暗拉他袖子时,梁思源回了一个放心的眼神,就带着大柱回去了。
旁边的人都将孙氏的举动看在眼里,心里恨自己没有像孙氏一般豁出去脸皮,慢了一步。
见梁思源已经走了,但春雨还在,而且看春雨也要走的模样,都赶忙围了上去,“春雨丫头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我们也可以,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有事你别客气,尽管说,我们都能帮忙的。”
春雨没想到自己慢了一步,就被人围住了,场面丝毫不亚于刚才小姑娘要被强嫁给老鳏夫的热闹。
春雨尴尬笑笑:“多谢各位婶子了,现在还不需要,有事我会请大家帮忙的。”
其中一个女人也学孙婆子道:“嗨,家里有一个人扫雪怎么能够,雪下的这样大,让我家去帮你吧。”
孙氏没走,还留在这里,听到这句话呸一声,双手叉腰道:“王抠门,快把你那小心思收一收,一家子去帮忙?你羞不羞?你们家闺女能帮人上房扫雪,推车倒雪吗?你儿子才十岁,想是不能帮忙吧?”
跟春雨说要一家子去帮忙的女人王氏因为爱贪便宜,村里人都叫她王抠门,家里有两个女儿,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小儿子,才十岁,在家里都是宠上天的,当然舍不得儿子去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