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念江湖之明月天涯[综武侠] > 第34章 射雕7

第34章 射雕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明月被他逗得笑开了。

这时亲兵过来报告,那暗射连珠箭的人已经被捉住了,却原来是吴家训练的死士。吴家三代经营蜀地,在川蜀战争中建立了吴家军,连之前朝中大削兵权也未波及蜀地。此次朝廷任命韩长风为四川路主帅,吴曦心中自然不服,又见韩长风携夫人陆明月率军前来,更觉得这小子看重女色、不足为重。只是没想到他暗中的布置早被韩长风看在眼里,又一番反击,雷霆风行地将其与金朝勾结的信件物证等派人送往临安,断了吴家的兵权和后路。这死士见被捉住了,二话不说便咬舌自尽了。

开禧二年六月,三路大军进展顺利。韩长风四川一路自平叛之后,后来居上,一路攻克了凤翔府、河中府、庆阳府等地,陕西境内一大半的城池竟已收复。陆游河南一路八十一州已收复六十州,近来开封府当年的汴京城都已被攻克。孟珙辛弃疾淮河一路向黄河挺进,攻克了颍州、海州、密州等地,近来又收复了南京。

大宋北伐形势一片大好,朝野上下一片欢呼声。这时,北方传来消息,蒙古铁木真指挥十万蒙古铁骑,正面打垮了三十万金国大军,而且还全歼了其中二十万金军主力。金兵全线溃退,散兵分两路,一路涌向上京,保留残余兵力,一路退回燕京,以长城为界死守燕京。

韩长风得知消息后面色凝重,当即吩咐部下开始收缩战线,稳扎稳打,另外八百里加急传书至朝廷之中。书中言道,大军进展如此顺利,已然收复大金占有的半壁河山。虽赖大宋上下勠力同心,亦不可忽视蒙古的因素。金国向来轻视大宋,三十万主力均用来对付北方的蒙古铁骑。尽管大宋已攻克金国一半城池,金国国主完颜珣仍不以为意,数次曾说道“宋人,何足道哉!朕得甲士三千,纵横江、淮间,有余力矣。”“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拟先攻击蒙古再调兵南下攻打大宋。大宋虽厉兵秣马数年,重整兵马,骑兵仍不能如金国骑兵一般勇猛,更不能抗击蒙古骑兵。眼下当收缩战线,固守城池,整顿军马,以黄河为线,拒强敌于国门之外。

韩长风急信一到,惹得朝廷之上一片哗然,像是给一锅沸腾的开水下面抽掉了柴火,强使局势平静下来,就连韩侂胄都不太赞同。这些天来,大军行进顺利,后勤保障都是韩侂胄在后方支持,官家每每赞赏,韩相在朝中权势日重,威严日增。数月前韩皇后诞下嫡子赵坦,皇帝对韩家更为看重,有心立皇三子赵坦为太子,韩侂胄更加兴奋。韩长风昔日留下锦囊,只道是四川之行平叛自有安排,却没说过收缩战线,暂缓战事。眼看着韩氏家族更为兴盛,韩侂胄也希望战事继续推进,助力韩家的权势,却不好公然反对亲生儿子,只是默然不语。

朝廷之上有人赞同,有人反对,纷纷扰扰争论不休。官家见宋军好不容易有了收复河山、一血靖康耻的气象,更舍不得停下来。欲待下令继续出击,韩长风的意见又不可不重视。争论在朝廷收到第二封、第三封八百里加急信传来的时候停止了,那是陆游、辛弃疾传来的书信。所言之事与韩长风所言大体相同。蒙古骑兵之势不可小觑,金兵亦不可不防,眼下当以巩固城防为主。

官家见三路大军将领均是如此说道,便头疼地召回三路主帅回临安述事。半个月后,韩长风、陆游、孟珙回到朝中述事,陆明月、毕再遇、辛弃疾继续留在前线驻守,训练兵马,固守城池。几人尽述金兵骑兵的攻势,以及蒙古铁骑的勇猛,言道大宋的步兵无法抵抗骑兵,想要保家卫国,需要借助黄河天险和山川地势,才能守住城池。几人一番商议之后,韩长风又提出要改革兵制,采取屯田之策,在四川、开封、南京重要城池处驻守重军,粮食问题利用屯田之策实现自给自足,避免大军出行太久给朝廷带来过大的负担。另外,将朝廷安排的粮饷匀出来,组建水师,训练海军,以备不时之需。草原上的骑兵在陆地上既然不可战胜,大宋的利器必然是在水上。大宋欲对抗骑兵,当以黄河为天险,水师、海军训练更是重中之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