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念江湖之明月天涯[综武侠] > 第35章 射雕8

第35章 射雕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官家听得三路大军均要屯田在外,不免心下又慌了起来。大宋重文轻武,尤其防武官反叛。韩长风见官家犹豫不定,不由得看向韩侂胄。韩侂胄心底叹气,又只得按儿子的意思向官家建议,一番利弊分析后又叹道,“太祖开国,尚须依靠诸位武将。假使钦、徽二朝有忠贞武勇之士,又何至有靖康之耻?陛下数番为岳武穆平反追谥,想来亦是可惜精忠报国之士,当更惜本朝忠义之士才是!”,说着竟俯身请罪道,“三路主帅中陆将军、孟将军均是年迈之人,毫无争权夺势之心,陛下莫非是不放心我韩家儿郎?未能让陛下安心,是下臣失职!”

官家本就依赖韩侂胄,听韩侂胄如此说,忙扶起韩侂胄,说道,“何至于此!朕从未疑心韩相!如此,便依韩相所言,韩相主揽此事即可。”当下竟丢开不管,到后宫去看韩皇后和嫡子去了。

时间在战局的僵持中慢慢过去,转眼十年已逝。

战争的局势与十年前已大不相同,蒙古国势力越来越强大,铁木真带领蒙古铁骑对大金、西夏几次发动大规模战争。西夏政权岌岌可危,竟向大宋发出求救信。金国在蒙古和大宋的夹击之下,仅剩下燕京以南黄河以北的地界,勉力维持。此种形势下,金国本该与宋结盟对抗蒙古,奈何放不下过往,仍旧对大宋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在粮草不济的时候多次试图入侵大宋领土,想要掠夺一番,均被三路大军赶了回去。十年间,大宋屯田之策已初步取得效果,三路大军仅需要朝廷提供三分之一的粮草,剩余的大部分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大军以黄河为线,日日操练,防守严密,形成了稳定的边防线。

开禧十二年,韩长风将四川路经营稳定后将主帅位置交给了韩家嫡系郭倪。郭倪自从受挫之后,在西山大营中训练一年,便又跟随韩长风到四川军中锻炼。他本是聪明之人,潜心锻炼学习一番后也是难得的将才,韩长风对他颇为看重,便上书建议朝廷将郭倪任命为四川路主帅。

韩长风则从四川路军中调回朝中升任枢密使。三十三岁的韩长风,俨然已是大权在握的军机大臣,主管整个南宋朝廷的军机要事。陆明月因组建医护女兵有功,又是韩长风之妻,被封为二品郡夫人。后来这支医护女兵的将领裴晓晓继续将陆明月的训练方法坚持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训练出更为专业、更加坚韧的女兵队伍,也被朝廷特封昭武校尉。

至于陆游、毕再遇、辛弃疾等老将均已在几年前致仕,从军中另外提拔将领主持两路大军。毕再遇、辛弃疾回到了老家休养,辛弃疾不幸于去年逝世。陆游也渐渐体力不支,近日不幸感染了风寒,宫中已派了两次太医。陆明月收到陆明泽的书信便立马回到京中,见陆游强支病体,容颜消瘦,再不复当年的精神矍铄之态。陆明月眼眶一红,重重地跪在了陆游面前,“阿翁,明月不孝!”陆游轻轻地抚摸着明月的头顶,像儿时那样慈爱地笑道,“明月回来了!人生总有尽头,阿翁能以身报国,此生无悔!莫作此儿女情态!”

陆明月忍着心酸,与陆游说了这十年来四川路军中的一些趣事。蜀中民风彪悍,对女子出头不似中原这般遭人非议。陆明月虽是女子之身,一身武艺却十分高强,又擅长医术,不多时便令军中上下心服口服,十年来陆明月虽名义上只是主帅夫人,却可行使副帅之职。陆游笑着赞道叹,“那一支医护女兵,还有这四川的十年经营,为军中添了不少助力,我陆府女郎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正在此时,包惜弱送来了药盒,陆明月连忙端出来服侍陆游喝下,见陆游睡稳了才从屋子里退了出来。为报陆府的恩情,包惜弱不辞辛苦,日日在佛前祈祷,亲手为陆游煎药,将陆游照顾得十分周到。陆明月感动不已,连声道谢,包惜弱连忙摆手,柔声笑道,“我一身性命是陆府所救,康儿一身本领是妹妹所教,陆府上下对我恩重如山。这些年来我早将自己当做陆府中人,妹妹何必跟我见外?”

陆明月知道这些年来杨康跟着自己东奔西走,多半时间都在军中锻炼,也令包惜弱担心不已。不由得笑道,“让姐姐担心了!”,又看向杨康说道,“康儿先陪你母亲到院子里歇息去吧!”

屋内,包惜弱温柔地看向杨康,细细地看了又看。他已经长成了十六岁的少年,长身玉立,丰神隽朗,犹如玉山照人,眼中始终带着几分笑意。包惜弱忽然想起了当年与杨铁心的夫妻恩爱之景,眼中不禁微微湿润起来。杨康见状,忙陪着母亲进去,跪在爹爹牌位前细说这些年的趣事。虽是对着爹爹牌位,眼神却始终看向母亲,包惜弱也不管他,只温柔地笑着听他说话。杨康作为陆明月的徒弟,其实也是韩长风的半个徒弟,文从状元出身的韩长风,武从逍遥派高手陆明月,再加上他自小聪明,又懂得上进,白日习武练兵,夜间读书习文,十六岁文武双全,一身气质不同常人。他一身轻功实属上乘,江湖上已算得上一流高手,文才方面也已考过了举人试。包惜弱听他说道明年便要参加春闱,更是欣喜,拉他跪在亡夫牌位前,直念叨道,“真是祖上保佑,他爹这一脉多是武人,亏得我儿文武双全,他爹你要保佑康儿来日金榜题名!”

次年春天,杨康参加了春闱,果然金榜题名,官家见他容貌俊美,便点他作了探花。韩侂胄见杨康人才俊秀,便想将韩氏旁支的嫡女许配给他,亲上加亲,韩长风一听连忙替杨康婉拒了,只说道这孩子当年已有指腹为婚之人。韩侂胄心中不悦,却也拿儿子没办法。他年纪渐渐大了,很多事开始依仗儿子,谁知韩长风一心为国,忙于公务,没有多少心思花在家族兴盛上,本想着亲上加亲,把韩长风陆明月的弟子拉进来,却又没得逞。

韩侂胄长叹一声,心道,好在今年皇三子赵坦已经十一岁,六年前被立为皇太子,韩照入宫为太子伴读,前年与韩长风一样,考取了状元。韩家一门双状元,韩家父子大权在握,又有皇后和太子站在后面,权势更加炙手可热,家族兴盛应是不须担忧。只是族长之位原是想托付给亲儿子的,现下只怕只能托付给孙子韩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