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香樟郁郁葱葱,一两只婵蛰伏在上,不断缠绵出离别的声息。蓝天上高挂着的是夏日独有的白云,层云相叠,一团散开,就不知道要耗尽多少个光年才能在同一片天空重逢。此时的校园里的高考氛围与夏日热烈等长。
倒计时里不断逼退的时间,敲击神经最深的不是即将要高考的高三生,而是——
“准高三生啊!”老崔在教室头来回踱步巡视,“瞧瞧你们,一说到高考假,就双眼空空,脑袋懵懵,心思全部都不知道漂到哪里去了……”
老崔照旧抱着他的保温杯,站定原地俯视底下一群怨气冲天的学生。随后自己憋不住笑,掩头偷偷喝了一口保温杯里的养生茶。
“崔老师,这试卷太多了吧!”林任搭拉眉眼沮丧发声。
此言一出,群起而发怨,仰头长叹者不在少数。
“就是啊,各科加起来竟然有差不多三十张!”
“我们的假期才四天,回来还要收。我们真的不是不吃不喝的牛马。”
“崔老师,真的做不完的啊。”
“……”
老崔唾了一口不懂事的茶叶,慢悠悠的说:“我这物理也没有多少,大家慢慢做嘛。”
杨峥嚎啕一声:“物理……五张卷子。”
老崔表情微动,随后公事公办的冲程一诺“嘶”一声,“怎么才五张?噢噢噢……忘了,还有一张往年高考专题攻克在一楼印刷室还没有取。你等一下记得拿回来给同学发一下。”
高二全理A班全员:……
高考假之前,高二生除了要布置一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作业外,还得布置考场。
不过在布置高考考场前,明德有一条不成文却历来遵守的规则被大家广泛讨论。
布置考场的前一天晚上自修上,杨峥神秘兮兮地和宴明昭密谋这条规则的相关内容。
“我今天下午让你记得拿手机,你带进来了没有。”杨峥低声问。
“带了,不过真的没事吗?”宴明昭睁着一双兴奋与紧张并存的小鹿眼,委身凑近杨峥,浑身洋溢着期待。
“这是我们明德的传统,肯定没事的,小宴子你别那么紧张啊。”
“喊楼应该是什么样的……”
明德每年在布置考场的前一天晚上,会让除高三生外的其他学生提前一节自修下晚自习。也不知道从那一届开始,这提前的一节自修就成了为高三生加油鼓舞的“喊楼”。在这不长的一个小时里,校领导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学生们自发唱歌,抒发心中所愿,更有甚者会摸黑表白。
“咳咳……”
老崔在还有十分钟下晚自习的时候适当出现。意有所指的提醒同学们不要把电子产品放的太明显。最后在自习玲响起的时候,咧开一口大白牙,厚重镜片藏不住的神采奕奕——
“去吧,准高三生们,为你们的学长学姐们送上高考前最真挚的祝福,也算送他们走完高中生涯最后一段。”
啪塔——
高二楼电源默契的准时熄下,人们一哄走上走廊。
宴明昭被突如其来的黑暗包裹,还没有反应过来,程一诺在身边缓慢出声:明昭,走吧。
两人不紧不慢的走出走廊,宴明昭左手举起手机站在程一诺的侧前方,后者默不作声的侧身把前者虚圈在自己的半个身子前。
程一诺没有什么别的心思,只是单纯因为黑灯瞎火,人又太多——他担心宴明昭被挤到。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
明德的走廊宽阔,每个人都能有个不错的视野位置。明德高三楼在高二楼对面,近在咫尺的距离,所有的美好希翼都能被传达。
走廊上,人影重重,少年的后置灯明晃晃连成一片星海。其他年级纷纷跑到高二楼前,高低参差,成片的灯海延长成一条连接高二与高三的桥梁。整栋高二楼,乃至整个明德都成为高考勇士的送行场。
我在这头为明日的我高歌,你在那边为昨日的你缅怀。
我们留着一样的泪,名字叫年少。
一个雄厚的声音轰隆自黑夜响起——
“高考!”
后面就有成千上万的声音应和——
“加油!”
无所谓是谁带的头,只要有人喊一声,就会立刻有人附和。
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经久不息。
高三楼没有断电,但是还是陆陆续续走出走廊,迫不及待地有人加入这场青春盛宴。
最开始是有人喊起——
“想考交大!”
“西南联大!”
“浙大等我!”
或者是——
“你们好厉害,我还是考大专好了!”
“明德,不行我明年还会回来的!”
“三号食堂真的很难吃!”
“一号楼的售卖机真的很坑爹!”
再然后就又变成了青春懵懂的试探——
“XXX,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