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有何要事?”卫莲站起身走出门,微笑道。
只见褚清卿一把就将缟羽手中的书稿扯过来,发出细微的“哗啦”声。
“这是本宫在情报中无意中发现的……”褚清卿见卫莲一个箭步上来夺,便后撤一步,回以同样的微笑,“本宫想要拜读下半篇,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资格?”
卫莲一脸警惕,手中夹着三根光亮的银针:“阿兰,如果她们要抓你……”
褚清卿按住缟羽想要拔剑的手,看起来非常友善:“何必剑拔弩张?本宫看了这篇策论,写得甚好,不能拜读一下么?”
“不过是小儿诳语,殿下何必这般上心?”卫莲观四方气息,褚清卿的确不像是要拉她们去砍头。
不过青兰芝写的那些东西……玉山长公主真的要看?卫莲看向青兰芝,眼神有些一言难尽。
青兰芝反而眨了眨眼:“卫部主,我的策论也没写什么离经叛道的东西啊……”
“嘘!”卫莲压低声音,“你那大逆不道的策论,还好意思说?”
“卫部主,你还是先把银针收一收吧,不然长公主真的要觉得我们大逆不道了。”
卫莲思索片刻,收了银针。
马上,卫莲从屋里拿出青兰芝上交的所有书稿。
青兰芝:!?
“等等!”青兰芝惊愕地拉住卫莲,“卫部主,不用全部给吧?”
卫莲改变主意的速度太快了,褚清卿都有些惊讶地挑眉,那一沓书稿已经被卫莲塞到自己手中。
“反正我也没时间批阅,长公主虽然忙,但给你这小作文点评一下还是有空的!”
褚清卿看着这一沓书稿的厚度,不禁意外。
青兰芝眼神躲闪,想阻止褚清卿将书稿带走,又被卫莲使劲拉走:“走了,你也回屋去养着!”
看完九篇策论尚且需要一些时间,褚清卿不知道青兰芝是怎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写出九篇千字策论的。
“有意思。”
褚清卿在九篇策论里面看到了数个城池的“丰功伟绩”,以及许多地方士族的名字。
“凡天灾,必大疫。凡大疫,更短粮,民相食之,食之又疫,饿殍病体,尸横遍野。”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然疫地无粮可食,民惟相食也,岂非臣无能、君无德之故哉?”
“……主子,您能读小声一点吗?”缟羽心头一颤,兰芝姑娘这策论真是贴脸开大啊!
褚清卿只抬眼看了一下缟羽:“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缟羽自己拍了一下嘴,去打香篆了。
褚清卿看下一篇,写的是中庸,不禁嗤笑一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阳水齐公也。”
褚清卿自然听过江渌对阳水齐县令的评价,此人鼠目寸光,联合当地小世族兼并土地、奴役百姓,挤兑青凌门义诊,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知其为污吏而不斩立决,反任其敛民脂贩民膏,收取赃物以充盈国库,然国库之财非民之所用,亦同流合污欤!”
这是江晋钟手下大多数人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查到证据并不会第一时间打击,而是谋算清点他们的所有家财充入国库调用。
褚清卿沉默了许久,这一开始也是她的手段,但没想到放手多年却变了味,刺史和转运使等人收授足够财物上缴国库后竟对贪腐放任不管。
君敛民财,褚氏的江山也快到头了。
“缟羽,传旭日。”意识到这一点的褚清卿不敢再耽搁,立马召集暗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