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山河无溯 > 第383章 归去来 辞旧待新,周而复始

第383章 归去来 辞旧待新,周而复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怕节外生枝、打草惊蛇。

“对了,听闻云溪历来自成一派,是人间鲜有的秘境净土,怎么还会对外开辟商道呢?”

吴汉问话,犹如一阵微风掠过萧路心头。

可如今的他,已然无暇作答。

只不由自主跟着那预感,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四人一起等了半晌,发觉萧路实在不在状态。

不得已,才由邓禹做出解答。

只听他先轻轻笑过一下,再开口时,语调像极了临仙城门前的萧路。

“据说,连接云溪与南夏的唯一商道,乃是第二代长老,在羊角仙建议下,与村民合力修建完成。”

甫一撞见如此相像的声音,连萧路自己都吃了一惊。

急忙舒眉敛容,草草收拾起心情,听对方继续说下去。

“云溪境内虽是地大物博,奈何人口并不算多。一代代传承至今,自始至终不满万余。”

“如此一来,即便村内分工明确、男耕女织,亦会出现左支右绌、力有不逮的局面。”

必须承认,接了这趟差事后,邓禹的确做足了功课。他不是那种,一味强调力气的军人。

相反在很多时候他都相信,充足的准备与冷静的头脑,才是致胜关键。比任何力量都强大。

“哎,你刚才所说羊角仙,不就是张御医的师父吗?”好在邓禹是聪明人,其他几个也并不蠢。

话说到这份上,足够用了。

只是贾复捕捉到些不寻常之处。

紧着追问:“如果第二代长老任上他就在,那收张御医为徒时的年纪可就……”

不成想,其直击要害的一问,还真难住了邓禹。

他虽早已翻遍与之相关的史料典籍、奇闻异志。

却没发现有哪本书,记载过这个迷题的答案。

所幸恢复常态的萧路,满足了几人好奇心。

竹笛在手中打了个圈,整个人从“陆笙”框架里走出。

换回本有的清雅与超脱,娓娓道来。

“呵呵,即便是地地道道的云溪人,也说不清羊角仙岁数——”

“相传其为地皇神农氏后裔,游历员丘山时又得了不死树的枝干,研磨服下后成了长生不老的神人。”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便是阎王簿上都寻不着名字。”

吴汉贾复年纪小,一听如此奇闻齐齐脱口问道:“真的吗?”

看那样子,真比瞧了什么大戏都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许是被两人赤诚表情所打动,萧路笑声变得活泼起来,语速也加快了。

竹笛在手中翻飞着,像只青绿色的鸟。

“这当然只是传说,虚实参半、假多真少。”

“再加上云溪当地风俗,不立牌位、不竖石碑,推崇庄子察其始而本无生的境界。久而久之,也就幻化出许多神人神迹、仙道仙行。”

“先生,刚才那句察其始而本无生,可否请您详细说说?”

自上路以来,一直保持缄默的寇恂突发发问。

听语气似是想通了什么,又迷茫着什么。

“呵呵,好……”萧路把语调放缓,竹笛也不再动了。

只一字一句,解释着那番道家境界。

“庄子认为,这世间万物本就没有生命与形貌,一切只因变化而成生成形……”

“所谓人之死亡,不过是如四季交替般的自然规律,并无其特别之处……”

不得不说,在这样一条路上谈论生死,真真是不合时宜。

却又莫名助人开悟,参破迷障。

仿佛鬼使神差间,自有天意安排。

令几人在踏入那片迷津前,便早早知晓了答案。

数不清是第几次安静,由里到外席卷着五人。

对于人生跟命运的思考,就像一扇打开后再合不上的门。

以其波澜壮阔、瑰丽绮艳,引着他们走向深处、走向远方。

“接下来入云溪,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行踪尽可能隐秘。”还是萧路看气氛不对,强行扭转了话题。

“发觉异常,哪怕只有一丝丝,都要及时说出来!宁可虚惊一场,也不要抱着侥幸冒险,听明白了吗?”

“是!”顾不得流连生死奇幻,邓禹几人齐齐应道。

随即将心思,重新放回脚下路上。

是啊,重任当前,哪还有心思琢磨些有的没的。

权且让它们存在那儿吧,等办完了差,再想不迟。

看大家又打起精神,萧路干脆将接下来的计划和盘托出。

原来从中州出发前,他就打定主意放弃商道通行,直接改走梦蝶山西北坡。

那是其多年前游历云溪时的路径,坡缓林密,最是天然屏障。

且距离临仙城并不算远,不停不休走得快些,估计亥时末就可赶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