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庄园修修乐[种田] > 第3章 寻找食物

第3章 寻找食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年感觉非常的神奇,他的目光不自觉的落在地面上的鱼身上。

惊讶的发现里面的鱼最大的足足有半臂长!

最小的鱼也就比大鱼短一半。

南以卿的目光扫过这空荡荡的山洞,悲催的发现这里居然没有厨具。

她只能询问谢年:“小年,村子里有没有跟咱们关系好点的人家?”

谢年点头。

又摇头:“有的,不过关系也算不得特别好,只是偶尔会帮扶我跟阿瑜。”

“有就行。”

南以卿毫不犹豫的提溜起那条大鱼跟一条小鱼,朝着村子里走去。

谢年嘴里的是宋家。

宋家当初是跟谢家一起逃荒过来的,只不过谢家最后死的只剩二房跟大房的三个孩子了,而宋家则比谢家幸运点。

宋家阿婆顾及逃荒时的情意,又可怜这两个孩子,所以哪怕日子再难过,只要有条件也会对谢年跟谢瑜帮扶一二。

她根据记忆找到了宋家。

是宋家阿婆开的门,她上下打量着这个谢家新媳妇儿,“你找我们有事?”

南以卿露出来一个笑容:“阿婆之前经常帮扶小年跟阿瑜,我是来感谢您的。”

提起来谢年跟谢瑜,宋家阿婆的神色才柔和了不少。

她道:“倒是个有心的。”

视线落在南以卿的脸上,仔细看来,这丫头长得细皮嫩肉的,也不像是能照顾好两个孩子的样子:“是小年跟阿瑜出事了吗?”

南以卿摇头:“没有,他们现在挺好的。”

宋家阿婆:“那你这是……”

南以卿把那条大黑鱼提溜到她面前:“给您送点东西。”

宋家阿婆有些诧异。

“这鱼是哪里来的?”

“我在山里面的溪里抓的。”

宋家阿溪这下更加诧异了:“没想到你竟然有这胆子去山里摸鱼,不过你自己抓的鱼,怎得还送到我这里了?”

南以卿挠头:“我现在是小年跟阿瑜的大嫂,承蒙您当初对他们的照顾,这鱼是送您的。”

宋家阿婆皱起了眉头:“我家不需要。”

她顿了顿。

“你把鱼炖了给小年跟阿瑜补补身子。”

南以卿:“家里还有一条鱼呢,这两条鱼是专门给您送过来的。”

趁着宋家阿婆犹豫的时候,南以卿接着道:“其实也是有事想请您帮忙。”

听到南以卿的话后,宋家阿婆这才回过神:“首先说好,老婆子我可没钱。”

南以卿笑笑:“不是跟钱有关的,我是想借您家的灶房一用。”

宋家阿婆其实知道一点。

谢家二房那边说得好听是分家,但实际上一点东西都没有留给大房。

只是借用灶房,宋家阿婆倒不至于拒绝:“借灶房可以,这鱼就不用了。”

南以卿也没再说话。

宋家的灶房不算特别大,是那种很常见的土灶。

南以卿很喜欢用这种大铁锅煮出来的食物,吃起来有种别样的香。

她熟练的将小鱼放在案板上,开始用刀背斜着刮鱼鳞,动作称得上干脆又利落,宋家阿婆在旁边看的忍不住挑眉。

刮鱼鳞是有技巧的,必须是斜向鱼头,否则小刀容易用力深浅不一,造成对鱼肉的损害。

不过这种一般都是饭店里厨子会注意的事情,寻常人家倒没有这种必要。

鱼鳍跟鱼肚子上的鱼鳞不容易被发现,所以需要更加的仔细,刮干净后就可以用水清洗干净,准备清理内脏了。

从鱼底部尾鳍处开始用刀往鱼嘴处划口子,能直接见到鱼的内脏,然后就可以从鱼的尾部开始掏内脏了。

掏完内脏依旧需要清洗干净。

后面两步就是挖鳃跟去腥线。

挖鳃顾名思义,只用把鳃挖出来就行。

去腥线则需要在正反面,鱼头鱼尾处各划一刀,取出里面的鱼腥线。

至于鱼头,可要可不要。

南以卿是要的。

毕竟鱼头也是可以做一道菜的。

她处理鱼的动静不小,吸引了房子里正在纳鞋底的宋家媳妇:“娘,她这是?”

宋家阿婆:“这是谢家大房的新媳妇儿,来借咱家灶房做饭的。”

宋家媳妇点点头,目光不自觉的落在了那已经被清洗干净的鱼身上:“鱼可不好处理,没想到她竟然能处理的这么干净。”

村子里的肉很少。

除了自家养的猪跟鸡鸭鹅,很少能见荤腥。

而且猪不是每家都能养得起的。

鸡鸭鹅大都是等它们下蛋,这是来钱的路子,普通人家根本舍不得吃。

而像大山里面的山货,则需要那些会打猎的猎户带路。

自己进山情况好点就是迷路。

情况坏的指不定就得喂野兽了。

所以普通人家如果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都不会轻易进山。

这么算下来,很多人其实压根没咋吃过肉。

所以此刻见到鱼,宋家媳妇便有些馋了。

宋家阿婆哪里能不知道她馋了:“谢家分家啥东西都没给大房留,她只能冒险进山抓点山货,日子难过的很。”

宋家媳妇低下头:“我知道的。”

她也就是单纯的馋,并没有想其他的。

南以卿没认真听他们的对话,或者说听了也不会在意,她此时满脑子都在思考今天做什么菜式比较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