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三国之风起竹林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公元251年4月,时至春深,寿春郡柳绿花红紫燕呢喃,焕发着勃勃的生机,而在这盛景之中太尉王凌的府上却笼罩着惨雾愁云。

王凌是四朝老臣,他的叔父是东汉设计刺杀董卓的司徒王允,当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为董卓报仇,在长安杀了王允全家,王凌和哥哥王晨当时年龄尚小翻过城墙逃出。

在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为了安抚老臣晋升王凌为太尉,授符节、斧钺,此时王凌已是八十岁高龄的耄耋老人。

王凌虽对司马氏专权颇为不满,但因与司马懿有旧交,以为自己能安享富贵便一直隐忍不发。近日朝廷的一道诏书,却令王凌惶恐不安如坐针毡。

这日王凌召了自己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来内厅中议事。王凌忧心忡忡地说道:“老夫身为东南军区的统帅,是我大魏在东吴的屏障。如今孙权令江陵等地挖河水淹平地,还征集了十万人在堂邑破坏涂水堤防,淹没长江以南所有道路。此时正是发兵攻吴的绝佳时机,这个时候朝廷却驳回了老夫请求下发出兵虎符的折子,不知是何用意。难道朝廷对老夫多有提防?”

令狐愚面有怒色说道:“舅父,你还不明白吗?不是朝廷下诏不准,是那司马懿不准呐。司马懿专权乱政诛除异己,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早就想把爪牙伸到我东南军区了。”

王凌怒而拍桌道:“主上暗弱,如今竟事事都要到司马懿家中去请教。司马懿专权至此和当年的董贼何异。”

令狐愚焦急地说道:“舅父如果不早做打算,你我恐遭毒手。”

王凌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片刻后又突然睁开,那目光中已是计出万死的坚定。

他缓缓说道:“司马氏虽权尊势众,吾等徐图亦无不可。”

令狐愚志大才疏一向野心勃勃,他早就在等王凌这句话了。

令狐愚激动地说道:“舅父,我们是否以清君侧为名兵发洛阳……”

王凌抬手打断他的话说道:“不,如今天子暗弱,不任天位。我们不如在许昌另立新君,这样一来司马懿这个辅政大臣的资格也就自然消失了,天下依然姓曹。依我看楚王曹彪德高望重才能出众是最好的人选,你可去楚王府一探口径。”

令狐愚冷笑道:“此事好办,黄袍加身谅他也不会拒绝。舅父可派亲信到洛阳与表兄共商大计。”

王凌微微点了点头,他想到前几日夜观天象在北斗七星外又出现了一颗星,想必是淮南即将出现帝王的星象吧。

令狐愚本是轻佻浅薄之人,自打从寿春回来后便亢奋异常以致整晚睡不着觉,他已经无数次的幻想过自己成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

这日他派去楚王府的亲信张式携了曹彪的回信前来复命,令狐愚赶忙将张式迎了进来。

分宾主坐定后,令狐愚急迫地开口问道:“先生此行一路辛苦,进展可还顺利?”

张式眼含笑意地看着令狐愚的眼睛点了点头:“一切顺利。”随即他从袖中拿出曹彪的回信递给令狐愚。

令狐愚大喜过望,他打开那封信细细地观看。他此时看到的已不是一封信,而是即将落在手上的尊荣和权柄。他令狐愚将一人之下位极人臣。

巨大的喜悦如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内心,他站起身来狂笑不止:“好,好,好,大事将成,哈哈哈哈哈哈……”

张式起初也陪着大笑,可是他逐渐察觉到令狐愚的异样。令狐愚狂笑不止面色发紫,双手不住的颤抖。张式慌忙上前去掐他的人中,但是丝毫没有用处。

张式冲出门外大声呼喊:“快!传大夫,赶快传大夫啊!”

当张式和大夫回来的时候令狐愚已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具冰凉的尸体。

王凌正在书房内读王广由洛阳快马加鞭传回来的信“……曹爽之败,失民故也,司马懿父子兄弟,并握兵要,未易亡也,废立大事,勿为祸先……”

正在这个时候,家丁报来令狐愚的死讯,王凌不禁心惊,颓然瘫做一团。这一桩桩一件件不吉之事莫非在昭示着什么……

太傅府中司马懿正和司马师下棋,家丁呈上新任兖州刺史黄华的信。

司马师接过丝绢一看大吃一惊,他对司马懿说道:“父亲,不好,寿春有变。”

司马懿知此事非同小可,他从司马师手中接过丝绢看后勃然大怒,从牙缝里咬牙切齿地挤出:“王凌匹夫,焉敢如此!”

司马师站起身来抱拳道:“父亲,孩儿请令前往平叛。”

司马懿略想了一下说道:“你随我乘船沿颖水向寿春进发,让昭儿都督淮北诸军事集合豫州、兖州、徐州等地守军从许昌出发,两军在项县会师。”

司马师领命道:“是,父亲思虑周全,孩儿这就去部署。”

司马师转身刚走两步司马懿又想起了什么说道:“师儿回来。”

司马师回身待命。

司马懿说道:“我去向陛下请一道赦令,你拿着赦令去找王凌的长子王广,让他写信劝王凌归降。”

司马师会意到父亲这是缓兵之计心下拜服说道:“是,父亲。”

王凌在寿春得知事已败露只能着手布置加固城防,兖州的人马是用不上了,他现在孤掌难鸣。

王凌对部将王彧道:“我们能调动的兵马有限,一旦司马懿大军压境恐不能抵挡,如之奈何。”

王彧道:“太尉大人,雍凉军统帅郭淮是您的妹夫,荆州军统帅王昶事您如兄,诸葛诞也与您有亲,何不速速派人联络共同起事。司马懿狼子野心失道寡助,您在许昌另立新君,只要振臂一呼,天下英豪、宗亲勋贵必定纷纷响应,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王凌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缓缓地说道:“自从我来到这扬州之地,鸡犬不惊、轻摇薄赋、与民休息,战事一起必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啊。”

王彧见王凌有所动摇焦急地说道:“大人,您难道忘了曹爽的前车之鉴了吗!若此时放下屠刀,便是任人屠戮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