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好。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秦晓清知道李林甫不是好人,一直很提防他,叫人看着他。他却不乖乖被监督着做事,反而要收买看着他的人。
“朕一直知道李林甫有能力无道德,便派人看着他。他觉得不好,朕也觉得不好,就改叫御史注意。
他收买打点了上下,人被他解决了,这东西不好改啊,账本改了是能被看出来的。御史本就注意他,一查,就发现了异常。可惜啊,一个人连累了多少。”秦晓清说。
李白听了,真想快点建功立业,为皇帝做事。李林甫一边去吧,竟然敢背叛陛下。
有个宦官说:“陛下是怎么看出来的,咱们也能看出来吗?”
接着有个曾是皇帝女人的女官说:“到底怎么回事,陛下说说吧,咱们好不越雷池一步。”
“行。主要原理是记账时每个字出现的概率不同。王维聪明,这件事一时说不清楚。下朝以后我告诉王维,他写了谕令在邸报上,你们仔细看去。这东西可冤枉不了一个好人。”
秦晓清也犹豫要不要说清楚讲明白这事,但又觉得预防犯罪更重要,还是说吧。反正这是客观规律,说了他们也避不了。
说到钱,姚崇说:“度支司说,如今各地的赋税都在增加,河北道不缺钱粮了。且全国百姓已经不怎么用恶钱了,可以开始回收了。”
宋璟就是因为恶钱没处理好被皇帝罢相的,秦晓清也不懂经济,但她知道她可以学。因此回收恶钱现在才开始,现在做已经很晚了不容易出错。
“宋相,涉及到钱的事,你来管吧。你为人正直清廉,朕放心。”秦沉吟后说。
宋璟领命。
姚崇对天子的直白有点不满,“难道臣不配办事吗?如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粮满仓金满屋,盛世已到。臣也想为盛世尽一点力。”
“爱卿已经在尽力了啊!处理政事,爱卿虽然年老,但还是又快又好,善于决断。甚至大义灭亲,两个儿子都在牢里,爱卿这是为了大唐殚精竭虑啊。
只是爱卿喜欢华服美食,面对钱财要控制自己,就像普通人要控制一匹疯马。宋璟本就清廉,面对钱财视而不见,就像大力士控制一匹驽马,多么容易。”
秦晓清:“所以何必呢!浪费爱卿的精力,事倍功半,应该选择合适的人才对。”
姚崇被皇帝安抚得差不多,“那臣能干什么?”
“能干的多了,比如说,朕打算去江淮地区微服私访,宋璟和你监国,你善于权变,正好负责联系朕,免得朕被人欺负了,朝里无人啊!秦晓清开玩笑说。
“陛下要去江淮?万万不可啊!”宋璟非常担忧,陛下这几年的改革动了多少人的利益,怎么敢做这种事!
“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想去哪里不行?”高力士突然发声。
秦晓清点头,“朕自有分寸。”又回到龙椅上对高力士说:“你说的意思对,但这话听起来真难听,还是不要说了。”
高力士低着头退到一边。
姚崇忽然说:“陛下喜欢人才,不必掩饰。如今门阀士族当道,如果陛下一视同仁,恐怕再过几十年,他们又会再来。不如始终唯才是举,格外爱重人才,制约大家族的出现。”
江南有很多士族,不少人的家族被皇帝的检田括户伤害过。只有首恶被除,宗族并未受损,姚崇很担心皇帝。
宋璟知道,这样做为了以后瓦解宗族。不让宗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那么宗族就失去了权力,权力回到了朝廷。现在,陛下为了以后,一定只能对世家从宽处理。
所以他也站出来,表示赞同副相姚崇的格外爱重人才。
“从前唐太宗嫁女,五姓七望还不愿意。今日,百官求亲,也以五姓七望为重。可见门户之别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必须下猛药,请陛下爱人才。”
秦晓清挑眉,“还能这样?”
“这样好啊,朕喜欢的才子才女可多了。朕喜欢吴道子的画,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玉真公主的道。还有陈子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有王勃…”
“陛下!不可听信谗言,寒门不过现在有几个人才而已。天下虽大,皇族与世家之才尽够了,多些寒门人才就像多些小菜,还是要多吃大菜,多用本家。”
秦晓清一听就知道是谁,废太子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此人,比较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