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诸朝皇帝都当过(女穿男) > 第67章 免去河北道一切赋税徭役五年

第67章 免去河北道一切赋税徭役五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收拾门阀士族和皇族的过程就像唐玄宗收拾科举新贵一样容易。只有最年长快满十八岁的太子秦晓清没动,其余大多数皇子都丢掉了爵位和职位。

甚至她成功和王皇后和离了,后宫无人了。

接下来就是要灭佛灭道了,这件事影响更大。士族权贵大多居住在长安和关中,好收拾,佛道却在全国各地都有发展,要联合行动。

因此现在便开始筹谋了。

李白支持道教反对佛教,王维反对道教支持佛教,但两人都中进士了。因为只要自圆其说,说得有理就行,哪怕批判皇帝也允许。

因此这一批寒门新贵,都很拥护皇帝,成了一股新力量。唐玄宗打击寒门新贵,暂时安抚流民,搞出了盛世,最后却导致了安史之乱。秦晓清怕自己也这样,于是虽然打击世家,但也关心他们,给他们发声的渠道。

河南道发生了水灾,她也给世家中的无辜者机会,让他们去赈灾获取功劳。既告诉了世家不必恐慌,也可以让他们更加卖力。

朝堂上,两位宰相,因为河南道东发生的大洪灾要引咎辞职。秦晓清早就知道了这场水灾的存在,现在黄河上游滥砍滥伐,唐人根本不注重保护环境,水灾就是个概率问题,自然不会怪罪他们。

“两位爱卿不必自责,问题不在你们身上。现在要紧的是赈灾,朝廷得了民心,佛教道教帮不上忙,以后就好收拾它们了。”秦晓清说。

收拾了世家皇族,有钱,秦晓清就派张九龄带着军队去赈灾,给军队挣军功的机会。有心转型的世家也派去帮忙管河南道的事。

蝗灾,因为唐玄宗处理得当都能少死很多人。水灾也是一样,秦晓清让百姓得到安置,土地得到消毒,也就不怎么死人了。

张九龄带着的军队里有不少世家子弟作为中郎将,将军,有个人很担心他们造反,便回京护驾了。虽然他只有十几岁,但已经很有能力很忠心了。

他是遗孤,父亲死在对吐蕃的战场上,他便被玄宗接到宫里抚养。让他陪伴太子等人长大,并且看出了他的才能,想要委以重任。

他就是王忠嗣,后来被李林甫害死了。前期他符合玄宗不事边功的政策,得到欣赏。后来玄宗好大喜功,他就显得消极胆小了。

秦晓清很喜欢他,更佩服唐玄宗,太会笼络人心了,也太会看人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都是他识出来的,识人善用。

唐玄宗还是个艺术家,搞出了梨园,人才都是他亲自遴选的。秦晓清做不到,她虽然聪明,但和朝中的这些人才没法比,她甚至觉得没有皇帝这层光环,移开这层滤镜,他们能看透她。

她更不会识人,不可能和人说句话就知道这个人的才能品性。有时候秦晓清在想,会不会是古代被认定为官员的太少,而顶尖官员的识人用人能力太强大,所以没有发展法治,反而用人治。

反正政治清明时期,人治法治都差不多。朝政废驰时期,也一样失灵。不过她不认同人治,她要把人关进法律的笼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不过转眼间,秦晓清就打脸了,因为另一个忠心能干的人。

“陛下指名道姓要人,不合制度啊。”宋璟说。

“啊?可是郭子仪很厉害啊,用他抵御契丹,奚人,边境从此无忧。”秦晓清说。

宋璟:“郭子仪年纪轻轻,不过武举第一,成了左卫长史,没有显露出超常的才华。陛下凭什么指定用他!为什么不是内部竞争,这不是陛下要求的吗?”

恨,郭子仪为什么大器晚成!秦晓清真想知道郭子仪现在在干什么,“那爱卿能提醒郭子仪吗?”

宋璟道:“臣贵为宰相,并不想提醒一个小小的长史。文官与武官,最好也不要交际。”

“唉!要是郭子仪能守住或者打退他们扬我国威,那些和尚道士,还不是闻风而服,灭起来多方便。”秦晓清摇头跺脚。

宋璟不说话,心里想着明天上朝的事,“陛下可以离开臣的家里吗?”

“别啊。”秦晓清看了看这个不大的房间,“你家真破,你能力出众,朕也赏了你和姚崇不少的财宝,你日子怎么过成这样,你老婆还要你吗?”

宋璟简直想给皇帝一个白眼,“臣的老婆自然是要臣的。陛下赏赐的财宝,臣都送给了亲朋故旧,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好,臣能帮就帮一些。”

秦晓清纳闷了两三年,终于想明白了,“是皇帝剥削得太严重了吧?左手把财帛给了你,你给了你的平民亲朋故旧,过不了多久,皇帝就又剥削回去了,他们只是多活了几日?”

“陛下言重了。”宋璟冷汗都要出来了,陛下平时显得温和宽厚,偶尔发出这样的惊人之语,叫人胆战心惊,不敢接话。

“越想越觉得这样。”毕竟唐玄宗后来干的事简直和当街抢劫差不了多少,他只要钱。前期好一点,但是长安百姓住得离天子近,只会更方便被天子剥削。

“长安百姓信佛信道的人不少吧?日子过得不好,自然信神佛。原本也就是求个精神慰藉,但是给了它们钱,它们渐渐发展起来了。

占了土地建佛寺不说,土地,建筑材料,工钱好像都是人捐的吧?僧人也越来越多,佛教还不用交税。经营好了,土地再出租,又有了一批佃户,甚至还有武僧。”

“已经成了一方势力了。”宋璟不得不接话,“臣的妻子也信佛,臣以为不伤佛教,百家争鸣,更能彰显我大国气象。”

“王维估计也会这么想。但既然你们都对佛教有了解,应该知道,他们其实和我们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我们是靠军队,他们是靠思想。

都在剥削百姓,只是百姓不知道谁弄疼了他们,谁是敌人。僧人不交税,税不变,谁承担了?道教也是一样,看风水,算命,打醮,哪样不是在骗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