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睁大眼睛,“他们有罪,但罪不至死。陛下这是要…”
秦晓清说:“朕的意思是查出来王毛仲也罪不至死,自然是最好。但如果他罪该万死,可以允许他将养马的手艺传给儿子,朕不搞株连。”
皇帝不搞株连?这是恩典呐!不过难道陛下找他,就为了收拾一个王毛仲?杀鸡焉用牛刀!
秦晓清被宋璟的表情刺激到了,才想起自己叫他来的目的。“其他,朕请宋相来,是为了宰相一事。朕想让前任姚崇与爱卿一同为相,一正一副。去年,我们为了治理恶钱,想了各种办法,都无法。风头过去,老百姓继续用恶钱。不如你二人为相,精诚团结,朕从中调和,三人尽快去想到解决的办法。”
宋璟很羞愧,认为是他执法不严对百姓太宽容了,百姓才会继续用恶钱。如果将来有机会,用重典打压恶钱,再让他们用朝廷铸造的好铜钱,应该可以吧?!
宋璟不敢看皇帝,“姚大人做副相,臣没有异议,只是不知姚大人愿不愿意。”
“是啊,朕也担心这事。姚大人年轻时洒脱,不知道这时怎么样。现在他七十岁了,也没有几年了,还会愿意为朕操劳国事吗?
宋相去问问吧。若愿意,明日内朝让姚大人也来。若不愿,朕结束内朝找他去。这样的人才,当然应该用到死,姚崇的七十岁,比很多人的五十岁强得多啊!”
秦晓清读史书,先知道的是事,然后才是人。所以,当姚崇和唐玄宗约法十章的时候,她以为这肯定是个四五十岁年富力强的人。但其实姚崇那时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叫秦晓清吃了一惊,更知道了姚崇的厉害。
宋璟就是姚崇推举为相的,也知道他的厉害。因此不免心情复杂,心里想着许多。如果姚崇不愿意怎么答复陛下。愿意,他怎么办?怎么和姚崇相处,意见相左听谁的?
“陛下厚爱姚大人,不如臣现在去找姚大人商量?”宋璟说。
“好,去吧。”秦晓清说完,连忙去送人,一直送到殿门口。唐玄宗就是这样表演爱才的,这是个不错的习惯,可以继承。
高力士原先没有被皇帝派去伺候,以为皇帝对宋相不满。但现在看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高力士问道:“陛下看起来很开心,是因为大唐将有两个好宰相吗?”
高力士?!
秦晓清这才注意到这个一直陪伴在唐玄宗身边,却存在感不高的人。在唐玄宗不需要他的时候,他一点动静都没有,很低调。但如果走了,又能迅速感受到皇帝的心情,取悦皇帝。
秦晓清盯着高力士看,把高力士看得差点绷不住,但表面上依然恭恭敬敬低眉顺眼让皇帝看,心里却想,难道皇帝是为了试探那二位,他说错话了?
秦晓清看着,都觉得高力士长了一副忠心的样子。臣子忠心皇帝,皇帝相信臣子,真是君臣之间的一段佳话啊。可惜唐玄宗是个混账!
她问:“你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还给朕牵马执蹬,不觉得委屈吗?”“不委屈,不委屈!伺候皇上,是奴才的福分。”高力士笑着说。
秦晓清又听到了奴才二字,她已经很久没听到了,但一听她就又想到了古代奴隶的悲惨生活。
“朕觉得你委屈,你不爱读书,但是人谨慎细心,为什么不去内书堂好好读呢?到时候朕想让你转成官员,为朕办事。”
高力士不解,“皇上,奴才,现在就是官儿吧?”
秦晓清摇头,“朕的意思是,以后伺候人,都不用奴才了,我们雇人。自然他们也就没有品级了,就像官员办事拿俸禄一样拿月薪,也可以说拿月钱。”
没有品级?!可从他往下数,宫里可以有好些三品五品的宦官,他们能答应吗?高力士低声说,“祖宗欸,这话可不能乱说。陛下自然是好意,就怕那群蠢货不懂,以为陛下要害他们。”
高力士真吓得不轻,这话说出来,那些奴才还不得造反呐!皇上死了,他也死去。
秦晓清听完就明白,大部分宦官都是德不配位,没有转成官员的能力,只会觉得皇帝要害他们。现在宦官势力被唐玄宗培养起来了,他杀人不手软能对付得了,但她不行。
高力士又靠近皇帝耳边说:“陛下不必忧虑,只要想办法把那些品级高的,调到宫外办事,宫里皇帝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姚大人第四次拜相,没有陛下支持也是不行的。到时候他们必定支持陛下转宦官为官员,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没有他们反对的份。”
现在唐玄宗富有四海,硬要这么干也不是不行,但这不是秦晓清的作派。她得尊重人,首先就是看史书再去深入了解姚崇和宋璟为人,好说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