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有很多选择,实际上没有选择,这就是秦晓清所面对的。选定了唐玄宗后,秦晓清发现宋朝,明朝,清朝,她想当的皇帝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唐朝只能成为唐玄宗,很简单,因为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皇帝她不愿意选。选了,安史之乱似乎也有了她的责任。而唐太宗有武功,当不了。李治要面对武则天,斗不过。接下来的六个皇帝都是傀儡,只有唐玄宗最合适。
而且他也不懂军事,却能当半辈子的明君,那她自然可以做得更好!
宋朝,为了阻止靖康耻,最好的办法是成为宋徽宗他哥宋哲宗,找机会杀了宋徽宗,再努力多活二十年,就赢了。明朝,朱瞻基以后的都不考虑。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有武功,当不了,只有仁宗朱高炽合适。
只是穿成大胖子,最后他还猝死了。秦晓清有点担心,担心自己死那里面了。雍正她不担心,不吃丹药她觉得雍正能活很长时间。
本来成为乾隆比较好,但乾隆实在是太标准的皇帝了,朝堂上被他培养了一堆奸臣,找不到直臣能臣,秦晓清怕自己搞不过他们。不如当雍正,好歹还有能用的人。
成为唐玄宗让人很开心,这个时期是大唐盛世,名人太多了。看着史书,她太心动了。但只知道是成为前期李隆基,到底是哪一年,不确定。
于是,秦晓清一睁开眼,就问面前的男人,现在是开元年间吗?
男人一脸莫名其妙,“陛下,现在是开元7年。问这个干嘛?”接着他一脸□□,“我先前娶的那女人,太爱吃醋了,陛下赏我个小老婆,回去她肯定不敢说什么。”
“不行,你还是好好跟她说,别一副家奴作派!”秦晓清一边学着唐玄宗说一边在心里翻白眼。
男人也不很失望,“唉,趁就是陛下的家奴啊!不过做男人做成我这样,也没什么意思。还是陛下舒服,宫里几百美人…”
秦晓清不喜欢这个貌似跟皇帝很亲近的男人,更不喜欢他说的话,很快找借口打发了他。然后她慢慢梳理李隆基的记忆,确定现在是开元7年,公元719年的5月份。
现在是宋璟当宰相的第三年!最有一年,玄宗就要借江淮恶钱案罢相了。
秦晓清看史书的时候就很喜欢宋璟和他前面的姚崇。人才啊!堪比房杜是一点没错。想到他们两个都开心,赶紧派人去叫宋璟过来发表自己的喜欢。
一月前,宋璟刚刚因为王皇后父亲的丧事,拉着副手谏言皇帝。虽然事后陛下听从了他们,甚至赏了他们一人四百匹彩帛但宋璟却明白,皇帝并不是那个他以为的明君,但也比一般皇帝好太多了。
好在他已经学会了含蓄委婉地谏言,也不是不能做事。宋璟收拾心情一个人进了宫,心里把六部二十四司的事都过了一遍,为皇帝可能的询问都准备好了答案。
突然,他想到五月初的那次日食。古人通常认为,发生日食是统治者德行有亏。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皇帝却借此表演圣主明君给百官看,他非常看不惯,就揭穿了。
难道是陛下忍不住了,想起这事生气,要找他骂一顿?还是要罢相?姚崇可是只当了三年宰相。宋璟走到宫门口,发现高力士没有来迎接,心情更沉重了。
秦晓清坐着等的时候,也想到了4月份的修坟事件。不用说,她秦晓清是力挺宋璟的,但是唐玄宗赏了宋璟四百匹彩帛,但宋璟后来的生活却很清贫,他的钱都花哪去了?!
不过秦晓清当然不会问宋璟这点小事,而是要和他商量大事。那就是启用姚崇为相,宋璟为正姚崇为副,之后一起解决大唐的根本问题,阻止安史之乱的到来。
“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秦晓清扶着宋璟,然后坐回自己的位置。她好奇地看着宋璟,看着这个敢于坚持原则,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的宰相。
宋璟见皇帝心情不错,于是想要投石问路,“臣从家里出来,在朱雀大街上碰到了王将军。看他十分愉快,想必他之前一定和陛下你在一起吧!”
在秦晓清看到的记忆里,王毛仲十分受宠,唐玄宗一天也不能离开他。但她很讨厌这个韦小宝式的人物,更不喜欢他无能却身居高位,想想就浑身难受。
“他之前确实和朕在一起。宋相对皇亲国戚都不讲情面,朕听说王毛仲和他的几个儿子做了不少触犯国法的事,爱卿怎么不处置他们?”
宋璟试探着说:“臣确实听说过他们的过错,但是陛下亲近他们,他们陪在陛下身边,一定会约束自己。那么臣就可以去处理其他更加过分的不听劝告的人。如果陛下厌恶王毛仲,臣即刻去皇城,找人抓了王毛仲审问。”
“厌恶…他犯了罪,抓他就是。”
看皇帝似乎真的想对自己的宠臣动手,却不是因为他违反国法,只是拿这个做掩护。宋璟有些失望,却反过来劝道:“抓一个王毛仲容易,但是为大唐找出一个会养马的人却不容易,请陛下三思。”
也对,玄宗实际上是乾隆一样冷酷无情的皇帝。如果王毛仲只是家奴,只跟着他发动政变,也不可能在其他功臣都离开朝廷以后还常常陪伴玄宗左右。因为他会养马又忠心能陪着玩,所以玄宗才重用他。
不过,玄宗也是真喜欢和王毛仲这样的朋友一起玩。秦晓清觉得也不能太崩人设了,“王毛仲的几个儿子都可以死刑了吗?没有不用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