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前夕,欢给了秦晓清一个惊喜。他带人发明了植物油。有植物油,平民可以摄入更多油脂了。
秦晓清本以为植物油现在应该有,但没想到这竟然是前无古人的发明。有了蔡侯纸的例子,秦晓清想给欢封侯。
但在朝堂上提出来,竟然一大半都是不赞成的。秦晓清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意的大都是官宦世家出身的,赞同的都是捐官,靠钱靠关系当上官员的人。
秦晓清力排众议,封了欢为侯,分了皇帝的土地给他。于是有人知道,欢是陛下的宠臣,都来给他送金子。
送金子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欢不敢收,来报告皇帝。
有身份的人当然不会白送钱,都是有求于欢的。不是想再进一步,就是犯了事,总之,棘手,欢知道皇帝的脾气,不敢拿这笔金子。
“你倒是聪明,知道告诉我。没有藏着金子吧?”
“哎呀!陛下说笑了,奴才哪里敢啊!”欢陪着笑脸。
“朕这是怕你受不了诱惑啊,既然这样,朕相信你,就派你代替朕,去调查他们的违法乱纪的行为。查好了,朕自然有赏。”
有了权利又将有金钱,还有了爵位,欢非常满足。应下了这件事。
秦晓清冷笑道:“因为朕亲政以后,没有收拾霍家,有些人就认为朕仁弱,不敢杀人?笑话!朕当然不杀人,只杀蠹虫。”
“他们轻视了陛下,就该收拾。”欢道。
“好了,你出去吧。这件事估计要个半年一年的,你不必伺候朕了。”
欢面露难色,他出去是立功劳了。可是这时候有人陪在皇帝身边,得了皇帝信任,那他算是什么人?
秦晓清也看了不少电视剧了,也明白这点,“你不用担心,朕先用皇后的人,位置给你留着。朕喜欢能人,你干得好,朕会更喜欢你。”
“奴才明白。”
“明白就好。既然以后宦官不必去势,那最好也不比自称奴才奴婢,都自称我吧。”
“明白!”
处理这批行贿的人,算是改革的前奏。秦晓清比较担心,所以要先试探试探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应,找到对策。
调查自然是全面调查,而不只是行贿。
霍光把持朝政,有皇帝之实。自然也不把自己看作皇帝,下属贪污不重要,只要还跟着自己。
而秦晓清上台以后,并没有进行大清洗,因此他们在朝中仍有势力。这次就是清洗他们的好时机。不过秦晓清并不打算大肆清洗,她仍然克制。
半年时间实在太短,不过好在,已经找到的证据足够定重罪,这就够了。
或许是认为皇帝清洗这类人实在正常,于是她下手没遇到什么阻碍,不过她还是把韩增,赵充国两位将军调回来了。
这原本是刘病已发掘出的人才,只是皇帝要,他也只能给了,谁不想在皇帝面前表现呢?
韩增是韩信的玄孙,没有祖宗那么能打,但也不差。
清理完朝堂,朝堂一下子干净了很多。也更有效率了,这让秦晓清很高兴。她时间有限,最喜欢高效率。
但她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不过她该歇歇了,她这些天太累了,应该多休息。于是偷偷派人去搜集勋贵藩王的犯罪证据,为以后做准备。
秦晓清的一系列措施,都对百姓有利。整个国家原本就有活力,现在更是秩序井然。皇帝少做一点,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在长安城内外,平民遇到权贵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战战兢兢,权贵也不敢再公然地冒犯王法,皇帝的权威得到加强。
于是小女孩马,就敢到处去赚铜板了。她想读书,但是她家,就是长安城郊外村子里的普通农户,没有钱。
于是她只能靠自己,皇帝刚亲政的时候,她是靠抓小鱼小虾去赚钱的。可是很快鱼不能抓了,她又抓老鼠卖。
地里的田鼠都被她抓光了,做成老鼠干卖给行商。后来皇帝不阉太监改阉猪了,她就跟着县官派来的阉猪匠学阉猪。
马因为是小孩子,下手比较轻,所以经过她阉的猪没有一个因为伤口发脓死掉的,大伙都愿意让马去阉他们的猪。
原本马和其他小女孩都玩不到一起,和小男孩关系也不好。可是随着她和大人的关系越来越好,钱也越赚越多,没有小孩敢欺负她了,她也终于可以去上学了。
看在钱的面子上。
秦晓清做的事,都在让汉朝越来越好。虽然实际上效果没有那么快,但是人们的心理变化更快,他们认为一个好年头要来了。
实际上也是,这一年有很多人被处理。
西汉,皇帝还算权威,东汉就是豪强的天下了。每次想到东汉,秦晓清就觉得她还是可以造一下地主阶级的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