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叔祖,你这思量极好!”七弦听了,当即拊掌称好,“待七弦出师下山,也要将所历奇闻趣事记载下来,也让那些貌美俊秀的小仙来扮上,众仙共赏之……”
趁着七弦说得正高兴,濯缨冷不丁扫兴道:“等你师尊发话,解了我这禁足,你方能继续修炼飞升,早日出师,那得等千儿八百年了……”
“无碍无碍,七弦等得的,嘿嘿。”七弦乖巧一笑,全然不在乎这些,奈何濯缨眉头微蹙,心底却暗忖,你这丫头等得,我却是等不得。遂又见濯缨笑道:“其实,这修炼也未必非得等到我解除禁足,想当年,我在阆风殿禁足八百年,不也照样历劫飞升成了玄仙?”
“也就是说,您禁足八百年方才修得玄仙,这也值得炫耀?”七弦闻言,不禁小声嘀咕道。
“这是重点吗?师叔祖要同你说的重点,是你守着我这段时日,你也可以继续修炼。诶,你这一边看着我,一边修炼,没准等我解除禁足,你也恰好飞升玄仙,岂不是两全其美?”濯缨瞧着七弦那鄙夷之色,心底本是不快,然偏又要诓骗之,不得不好言相劝。
“似乎有理。”七弦若有所思一阵,方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忽又歪着脑袋分外认真问道,“可是,师叔祖若趁我修炼时逃了,我该如何向师尊交代?”
“怎么可能!师叔祖岂是那等乘人之危的神仙?你只管安心修炼,我也安心候在此处,顺道为你护法。”濯缨分外殷勤说着,又起身蹦了蹦,瞅着身上捆得紧实的捆仙锁,无奈道,“这不是还有捆仙锁捆得死紧,我能逃哪里去?”
七弦分外仔细地将濯缨身上的捆仙锁打量一遍,似乎才终于放下戒心,点了点头道:“师叔祖,你要乖乖的,好自反省思过,七弦就在谷外修炼,能时时刻刻瞧着你的。”
“好好好,祝你早日得道飞升。”濯缨粲然一笑,分外配合地坐回了原处。
这一坐,依约坐了三两月,七弦日日勤勉修炼,于谷外勤学苦修。濯缨则耐着性子,安安静静地坐在谷中,也不去打扰七弦修炼,这极不像濯缨平日作风。
起初,七弦也极其不习惯这样安静的濯缨,以为事出反常必有妖。是以,七弦每日晨昏准时向濯缨问安,亲见确定并无不妥后,方又继续回去修炼。
直到寒冬时节,扶风谷大雪纷飞,群山覆白。二人还是一如既往,七弦于谷外清修,濯缨盘坐于谷内无所事事,索性倚靠于玉石旁睡大觉。大雪纷纷落下,夜半则积雪盈尺。
翌日天明,濯缨睁眼见七弦仍盘坐于谷外,为冰雪所覆,堆作了一个雪人,煞是可爱。遂起身蹦至谷口,迎着风雪,盈盈一笑:“小七弦,不愧是你师尊的小徒弟,如此勤学苦修,来日定是仙途无量。我这些时日于谷中静思己过,以为你师尊先前所言句句在理,方觉荒废度日数百载,委实悔不当初,决心痛定思痛,随你一同勤学苦修。”
濯缨话音未落,已于谷口风雪之中跪坐,一派正经修炼的模样,着实将谷外的七弦惊了惊,然这七弦到底是个不谙世事的小仙,不知仙心也叵测,故而不曾多虑,以为濯缨当真痛改前非。
不过一日一夜,于谷口修炼的濯缨,亦堆作了雪人。七弦见濯缨也作了雪人,两只眼珠子滴溜溜转着,而她修炼已入佳境,不好分心,遂不再多虑,也不再去同濯缨问安。
如此过了一月有余,扶风谷风雪暂歇时,七弦总觉着哪里不对劲,遂从雪人中破出,解开了谷中结界,走近濯缨那个雪人身侧,轻声问道:“师叔祖,可还安好?”
“安好安好!”雪人里头传来濯缨的清越笑声。
“七弦在谷外修炼清苦,不得避风雪于外,师叔祖何以也在风雪之中,不去洞中静修?”七弦狐疑地看着雪人的那两只眼珠子,恍然回袖劈开雪人,却见端坐于雪地中的濯缨,身上已无捆仙锁,伸手触及肩头的刹那,遂随风消散化作一只小小纸鹤,轻飘飘落于七弦的手心。
七弦惊得合不拢嘴,濯缨已然借着雪人掩护,早就借了沧海遗珠的灵力为引,乘着风雪逃了。
彼时,逃出扶风谷的濯缨,因了捆仙锁束缚,竟一时不慎跌入了沧海,恍惚又回到了两千年前,又漂浮在了那一望不知几千里的沧海之中,青苍色的海水卷起一重又一重浪花,却总也望不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