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高台濯月 > 第25章 觉悟

第25章 觉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崔柔仪更是不时的在旁附和,姐妹俩搜肠刮肚足足说了半个时辰,颠来倒去的几段话说得她们自己都烦了。

崔培和陈氏虽然知道她们说得都在理,但让外甥女孤零零的住到宫里去,未免落得个刻薄吝啬的名声,便一直不肯松口。

一家人又拉扯了得有两刻钟,最后见夏若莘实在坚持,崔培夫妇才只好答应。

毕竟怎么说这也是夏家的姑娘,既然是她父母早就定下的事,崔家也不好横插一杠子改了去。

除了夏若莘要长住宫中这一件事出乎众人意料外,余下的便都是值得庆贺的好事,崔氏父子三人一叠声的直说今晚要大摆家宴。

待这时夏若莘的要紧事定了下来,崔柔仪才慢吞吞的说了句:“今日殿上选伴读时,杜家姑娘没选上。”

崔家人又是一愣,今日下午来报喜的太监也没跟他们说起其他伴读都是谁家的姑娘,他们只顾着为自家姑娘高兴,倒也忘了问。

杜家姑娘落选,这可真是在他们意料之外。

崔柔仪提起这茬就心烦,吞吞吐吐的又道:“是因为成宁公主最后选了我,所以她就……”

崔家没有一个笨人,听到这大概也明白了,杜家姑娘本指望着成宁公主会选她,不料杀出了个“崔咬金”。

不过这也不能算崔家截胡他杜家罢,今日又不是只有成宁公主一个人选伴读。

崔巍最先反应过来,紧着宽慰他的宝贝妹妹:“公主殿下要选谁也不是我们家能强扭的,杜姑娘怎么也怨不着你,只管放宽心就是了。”

崔柔仪一点也没被安慰到,默默想:我倒是心宽,可是那杜盈分明已经迁怒我身上了啊。

这怎么好,昭武卫的麻烦还没解决,又来一个记恨她的。

崔培沉思片刻,道:“今晚就咱们就关起门小小庆贺一下,晚膳多添几个菜得了,对外别声张了。”

崔岑直直盯着地面,幽幽自语:“不知道东宫是何反应。”

选伴读虽然看起来是姑娘家的小事,但一个不留神,也会牵扯进了朝堂上复杂的势力角逐里去。

今日这选伴读的结果,怎么看怎么有种杜家被排挤了的感觉。

既然如此,崔柔仪很奇怪看起来颇识大体的徐皇后为什么任由那三个公主自由挑选伴读,怎么也得给杜家姑娘留一席罢?

明明皇后娘娘是那样一个端慧之人,怎么不知道把戏做圆呢?还是她故意为之,要太子面上无光?

看来宫里真是人心似海,捉摸不透啊。

第二日一早,崔柔仪用了早膳就过来落絮斋,帮夏若莘收拾入宫要带的东西。

这时节正是柳絮纷飞的时候,可落絮斋也不全是白茫茫一片,院里除了一排婀娜多姿的柳树,更多的是各色开得热烈缤纷的花。

大朵的芍药、簇成团的木绣球还有层层叠叠的山茶花,深浅交接,红绿相映,错落有致的自院门口起铺沿了一路。

崔柔仪之前只来过两次,都是略坐坐就走了,不曾像今天这样一路走一路细看,倒发现了些不足之处:“你这儿花草倒多,就是缺些能结果子的树。”

“我屋后头有几棵石榴树,每年花儿开得热烈,结的石榴也又大又甜,早知道给你移一棵过来了。”崔柔仪草草比划了一下,随夏若莘入了主屋。

夏若莘请她坐下,笑笑推辞道:“舅母为我选的这处已是极好的了,何须再大费周章的移树过来。”

丫鬟篱春紧跟着上了杯香茗,崔柔仪伸手去接那高足玛瑙茶碗,顺势扫了眼这丫鬟,才想起来似的道:“你进宫又不能带丫鬟进去,这两个丫鬟打算如何安顿呢?”

篱春和梧秋都是从福建家里带来的,夏若莘早就想好了这茬,只道:“我进了宫后,她们在这里也是闲着,不如打发她们回福建了。”

夏若莘当然知道可以仍把丫鬟放在崔府,不过她自来是只当自己是客,不愿多麻烦崔府。

毕竟前十几年她与崔府也没什么常来常往的情分,她母亲还和崔侯僵持了许多年,要没参选伴读这档子事,怕是老死不相往来也说不准。

可是这次舅父还是不计前嫌收留了她,自她来了这里,崔府众人对她越是好,她越是觉得当不起。

似安顿丫鬟这点小事,实在不必再麻烦崔府了。

崔柔仪却道:“要我说反正十天一次休假时,你偶尔也是要回来住的,还是留下她们,在这落絮斋帮你看屋子也是好的。

“我也不常回来住,何必麻烦府上还得照应她们两个。”夏若莘神色一动,还要再起身推辞。

崔柔仪爽利的把她按在椅子上,笑道:“这你要是再与我掰扯,就是与我们府生分了,两个丫鬟府里还是养得起的。”

夏若莘拗不过崔柔仪,只得从命。

篱春和梧秋忙着打包东西,崔柔仪又着意添了两件珍宝。

一个是层层相套、精致难言的牙雕鬼工球,另一个是新颖别致的紫檀嵌百宝的圆插屏。

崔柔仪另还带来了五六个白玉玛瑙摆件,对比之下就显得平常了,不足为提。

眼见夏若莘又要站起来推辞,崔柔仪连忙先一步打断:“哎,你别急,听我说。”

“这两件是我母亲叫我捎过来的,不是给你压在箱底当体己的,是叫你大大方方的拿出来装点屋子的。”

崔柔仪指着牙雕鬼工球和圆插屏,循循善诱道,“宫里多的是拜高踩低的人,可别被人看轻了受些冤枉罪,那多亏呀。咱们家又不是装点不起。”

“这几件小玩意儿,是我给表姐带去解闷的,放在书案上也好,炕桌上也好,权当添个趣儿了。”崔柔仪随手拨弄了几下那几个摆件,朝夏若莘俏皮的眨眨眼。

伴读住进宫不能带太多太打眼的东西,但不该俭省的还是不能省的。

这也是让里头的宫人们知道,夏姑娘虽是远道而来,父母不在身边,却也是有侯府撑腰的。

夏若莘确是没想到崔府替她想得如此周到,连相识不久的表妹也对她这样掏心掏肺的。

一双明眸渐渐起了涟漪,推辞的话语都变成了湿答答的棉团堵在喉咙口,一句也吐不出来。

东西送到了,崔柔仪陪着聊了一会儿也要回香樨斋了,临走又想起一茬,向夏若莘嘱咐道:“进了宫自有我们府相熟的宫人照应,若有事不妨去找进宫那天见过的曹公公。”

“他与我们府都是老相识了,不很为难的事都会帮一把的,若再有他也做不了主的,就叫他来报我们府上。”

崔柔仪对这位不远千里来寻出路的表姐抱着一半希冀一半怜爱的感情,只盼她能得尝所愿,再别像前世一样被崔氏带累得无功而返了。

夏若莘一路送崔柔仪出院子,口里再三谢过,心里羞愧于在家时母亲把崔表妹说得那样不堪,可是人家却实实在在是这么好的一个人,其中定是有误会的。

待她将来出宫回家,应向爹娘好好辩明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