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此生尽兴 > 第18章 第18章 相见欢

第18章 第18章 相见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发什么呆啊?”顾乘风想起自己的保留剧目,有些迫不及待,“今天可不止我们二人来噢,殿下不妨猜一猜门外站着谁?”

陈九曜如梦初醒,敛目,轻抿一下嘴唇,随即真心实意地高兴,扬声道:“定音,别由着乘风摆弄玩这些小把戏了,不要在外面站着,快进来!”

门帐一掀,楚定音无奈地笑着走进来,“自家弟弟只能宠着呗。”

顾乘风不服气:“我才不是弟弟!你就比我大一个月!”

“好——”楚定音拖长尾音,调侃:“那我随缘君叫,哥——”

“诶!诶!诶!”顾乘风心满意足。

陈九曜看着眼前的一幕,轻按微微震颤的胸腔,嘴角抬起,平静地笑着。

想到自己一直担心的事,发问:“缘君,听云山说你受伤了,现在如何了?”

顾缘君正要答,却被楚定音着急地拉住上下打量:

“你怎么没和我说?”

顾缘君秋眸微弯,指了指自己肩膀,“别找了,在肩膀上。你们别担心,只是皮肉小伤而已,不足挂齿。”

“……还疼吗?”陈九曜眼睛微微泛红,转开眼,克制地问。

“不疼了。”顾缘君笑着摇头。

楚定音放下心来,“云山呢?我也许久没见到他了。”

萧云山一掀门帐,“来了!听说你们来了我便立刻赶过来!”说罢一拳锤在楚定音肩上,“真没想到你也来了!这下好了!人齐了!”

陈九曜笑着点头:“人生难得相逢,本来确实该痛饮一场,但如今我们皆在军中任职,不宜饮酒,便带大家去城中逛逛,体验一番此处的独特风物,也算不负自云都千里奔赴之苦。”

……

满目枫红,黯淡天光,寒风飒飒。

秋日之景向来是如此萧瑟凉薄的。

仓颉造字,“秋”、“心”为“愁”。

还有前人感叹: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然却亦有“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的喜悦之词。

可见一切不过是因了人的心境。

一行人换了常服,在晋城街市中游走。相见之欢,灿若艳阳。

这里的百姓因擎北军的到来而幸免于难,加之西北天地蕴养的旷达天性,皆活在当下、也珍惜当下,街上往来的人大多精气神十足,充满向上的生命力。

众人置身这条热闹的街市,宛如回到了云都。

“刚烤出炉的古楼子!一张饼足加一斤羊肉!”

陈九曜闻声止步,笑着推荐:“大家从前皆吃过胡饼,但这种独特的胡饼却是云都没有的,不妨试试。”

顾乘风盯着摊贩手中刚出炉、表皮金黄酥脆的饼,惊奇道:“这是胡饼?竟裹着羊肉?”

陈九曜点头,“没错,西北边民很是善食,胡饼最早自这边流入大霂,在云都还以胡饼为风尚时,这里的百姓早已改良了食法,这种改良的胡饼被称作‘古楼子’。”

“那定要尝尝!坐坐坐,大娘,先上五张!”

“好嘞,各位公子稍等。”

做古楼子的大娘衣着俭朴,发丝掺银,眼神却很慈和而有精气神,手上的动作利落,一看就是个老师傅了。

这饼定会好吃。顾缘君暗想。

众人被大娘手中的动作吸引了注意,目不转睛。

只见她利落地将一斤羊肉馅佐以香料调和完毕,然后把一块大面团摊成巨大的饼皮,再将肉馅平铺其上,撒上椒、草豉,抹上酥油,最后将其放入炉腔内不接触火焰烘烤,片刻间香气便向五人袭来。

“咕——”腹鸣之声响起。

萧云山调侃:“乘风你矜持点。”

“我矜持不了一点!我们仨为了早点到,天将亮便飞马出发,都没用早食!”顾乘风十分委屈。

陈九曜闻言立刻起身,“别恼别恼,是我疏忽。”转身亲自到旁边的摊位端来五碗酪,如凝玉般修长的指搭在粗糙瓷碗上,衬得普通瓷碗也生了玉骨,“且先垫垫。”

碗中的酪颜色微黄,蒸腾着热气,奶香气随热气一同氤氲开来,令人食指大动。

“试试看,这酪也与云都不同。”

楚定音端起碗浅品一口,挑眉:“咸的?果真特别。”

“第一口喝起来怪怪的,越喝却越香,好喝!”顾乘风一碗酪下肚,缓解了饥饿之感,方有心思一解心中之惑,“我看大娘方才在古楼子上撒了椒,但另一种香料是什么?此前都没见过。”

“是草豉。这草豉来自巴西诸国,草似韭状,豉出花中,风味独特。”

大娘乐呵呵地将古楼子端上来,“这位公子说得没错,小公子不妨试试看。”

“多谢大娘。”顾乘风一抱拳,然后迅速拾起木箸,塞饼入口。

金黄的饼皮入口酥脆,其上的羊肉却仍保留着鲜香的汁水,入口弹嫩,富含油脂,草豉的独特味道与羊肉配极,口味新奇而独特,整整一斤的羊肉配上饼皮令食者甚是饱足。

这硕大的古楼子一上桌,顾缘君便知自己无福消受整个,遂请大娘帮忙切开,将其中一半送给街上周边诸城来逃难的流民。

这饼确实好吃,她却有些心不在焉。

这一人一餐之饥她尚可解,那下一餐呢?那数万流民呢?

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衡城这几日也有不少流民涌入,她已苦思几日,暂还不得其法。

暗中注意着她的陈九曜开口:“多吃点,你比云都别时消瘦了不少。”

“嗯。”她听话地塞饼入口,缓缓咀嚼着,只是依旧神情不属。

很奇怪,她什么都没说,但他却知道她在想什么:“我已向中书令李公去信,请他从中斡旋令朝廷拨款安置流民,但我们皆知远水解不了近渴……”

顾缘君接话:“……需得集思广益,先尽力做我们能做的。如今殿下西征不能坐镇朝堂,朝廷那边实则难料。”

“正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