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案犯之前,死者多次来找过我,后来发现我和谷远宏在来往,就误认为我们有超过朋友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疯,后来被谷远宏收拾了才安分了一点,案发当天下午,我听说……”
“他和谷远宏又发生过争执。”
结合这样的事件,就可以推测出一个猜想出来。
“我说过,他很小肚鸡肠,他肯定记着这些仇恨,想办法把谷远宏弄得身败名裂,那么……恰好赫美琳前男友的事被大家知道……我想……这就是八点的时候谷远宏伤人的真相……”
什么?
女警还没反应过来,直到徐清烟提醒她:
“他想复制赫美琳男友的犯罪行为,比如……栽赃陷害,让所有人见证他被谷远宏伤害这件事,把故意伤人落到他头上。”
因此,八点那场所谓的被追杀,都是贺昌隆一个人自导自演出来的。
“当时密林里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只有他自己,他一个人分饰两角,自导自演了一场被人残忍杀害的戏。”
当时,贺昌隆根本没事,他好得很。
“等等!这怎么可能?我们去的时候他真的死了啊 !而且也没发现任何和他伪装有关的东西。”
这是自然,徐清烟解释:
“因为后来真凶真的出现,杀了他,拿走了那些东西。”
等等!
女警举手。
“你是说……在我们发现尸体之前,出现了一个真正的真凶?这个人在证人报警后到我们发现尸体之前出现,动的手又离开?”
没错!
徐清烟让警察拿来了一张纸和一支笔。
“这样吧,我先来把时间和路线画出来。”
她把饭馆,学校两处地点连成一条直线,接着中间岔路分出后山和她自己宿舍,总共四个地点。
“八点零几分,我们分开,我走回学校,步行,到了学校大门口的时候,差不是八点十五左右,接着骑着共享电瓶车开到了宿舍楼下,花了五分钟,所以我到达的时候,是八点二十。”
这是徐清烟自己案发当晚的行动路线。
“你能说说你们当晚的时间线吗?”
女警点头,把当晚警方的时间线画了出来。
八点过八分的时候,警局接到电话,八点十分警方出发,抵达后山是八点三十五,五分钟上山发现案发现场是八点四十。
图画好后,女警仍然一头雾水,这个时间线能表明什么呢?
“凶手有没有可能早就在后山等着了?或者在证人报警后才上山杀人,写不写这个时间线都不影响啊。”
就算没有这个时间线,也能推测出凶手的行凶时间,那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徐清烟抬头看向女警。
“那么警官,你觉得……凶手是怎么得知死者在山上这一点的呢?”
怎么得知?
女警皱眉。
“无意间吧,不小心看到了之类的。”
不,徐清烟摇头。
“警官,你也处理过不少案子了,你觉得多少谋杀案是无意间的?死者既然打算陷害谷远宏,那他怎么可能有机会让外人知晓自己的计划呢?”
那这个第三人,凶手是怎么知晓他在山上这一点的?
“恰好?哦,太偶然了,难道是跟踪?他一直跟踪死者,然后发现了死者的计划后就将计就计!”
这个猜测没毛病,只有跟踪才能及时掌握他的位置信息。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
另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