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点二十到宿舍后就知道了这件事。”
凶手也是这个道理。
“当时警方还没有抵达现场,是证人报警后,跑去群里发消息,一瞬间各大群都开始转发起来。”
所以?
“我的猜想是,死者和我一样,他并不是跟踪贺昌隆,偶然发现他的诡计后将计就计,而是和我一样,在证人把消息发到群里的时候才知晓,于是他上去杀人了。”
啊?
女警更没听懂了。
“不是,妹妹,你这个猜测离谱啊,凶手看到对方都报警了,怎么还会跑去杀人?而且他怎么知道不是谷远宏杀人的?毕竟那个计划死者也不会泄露给任何人。”
女警觉得太好笑了,如果是通过证人暴露的行踪,那他还会顶风作案呢?
他也不怕当时有证人在?
万一被抓了呢?
这不符合啊。
徐清烟没有说话,而是盯着女警。
“是啊,凶手是怎么百分百确认的呢?”
徐清烟一个反问,女警先是一愣,随即一个大胆而又离谱的想法疯狂的在她脑海里打转。
“啊……你的意思是……”
“你……”
她惊讶的张大嘴。
“除非那个凶手是谷远宏他自己!”
除非就是谷远宏本人!
只有作为当事人的自己知道,他不可能跑去后山杀人,所以他要跑去后山一探究竟。
只有他有必要马上去凶案现场确认!
甚至他都不需要识破对方是不是恶作剧,只要知道自己被冤枉了,就气冲冲的跑回了学校,去后山找贺昌隆质问,然后就会发现是贺昌隆的恶作剧。
两人本来就不合,白天还打了一场,了解到贺昌隆的恶劣之后,谷远宏就杀死了他,然后逃逸!
他就是凶手,只是一场假的凶案变成了真的凶案!
“可不对啊!”
女警再次摇头。
“你走在前头,他在后头,你从饭店走回来花了十分钟,他也花了十分钟,然后他骑车到后山要十五分钟,再爬山五分钟,你说过你走的时候是八点零五分左右……”
“那他到山上,然后和受害者发生争执,都还没来得及下山就和我们警方撞上了。”
可警方到的时候,周围没有任何人啊。
如果是卡时间,也太惊险了吧?
“不,你们开车到学校,然后从学校开车到后山需要多久?”
徐清烟问女警。
“从警局开车到学校大概是十分钟,然后学校开车到后山是十分钟,五分钟爬山到案发现场。”
所以警方是八点四十到半山腰。
“你没发现吗,你刚才计算的单位是有问题的,你说从学校到后山,是凶手骑车花了十五分钟,而你们开车从校门口到后山是十分钟。”
这个啊,女警立刻解释:
“因为何雨的证词里提过,他没有开车,选择走路,而且和你是相反的方向啊。”
所以警方的推测时间路线是按照这个来的。
没有车的前提下,和徐清烟一起,走路到学校,再从学校骑共享电瓶车到后山下……那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的差别在于车不同。
“如果这个前提是错误的呢?”
女警怔住了。
“你是说……何雨撒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