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第14章 律法存在的意义

第14章 律法存在的意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到这里,柴平更是指出道:“想大宋权贵几何,百姓几何?法若不公,民心尽失。大宋江山未稳,天下亦在观望。陛下有意效仿唐太|宗,创一代盛世,万万是容不得旁人草菅人命。更不会希望有人假借权势目无王法,丢尽大宋朝廷的脸。”

杜太后......

柴平是没有指名道姓的骂人不假,但谁不知道那骂的人正是她。

好,真是好!

“郡主有冤,自当上报陛下,上报太后,何以当堂行凶?”是的,柴平说得在理不假,可柴平行事谁不在心里犯嘀咕,太血腥,太直接了吧。

听到这句话的杜太后暗叫不好。

“宫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在昆娘死后,已然领了昆娘尸身前往太后殿中,请太后主持公道,太后并未见我,只是将我打发了。”柴平绝口不提她被禁足,在求见杜太后主持公道后,更被杜太后加了禁足时间。

一些话,点到即止。

“陛下,柴平为后周柴氏后人,是否不该得到大宋律法的庇护?”柴平回答之后,对于沉默的臣子,她要的从来不是他们的声音,而是引起赵匡胤的反思。

赵匡胤并未犹豫的答道:“大宋律法,庇护每一个子民,包括你。”

话说着,赵匡胤的视线落在赵光义的身上,谁引起的一桩桩的事,心里难道没有点数?

杜太后不过是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宫女罢了,竟然会引起那么大的事。

大抵他们都小瞧柴平了。

“柴平谢过陛下。得陛下庇护,大宋庇护,柴平今日也以大宋子民的身份,向陛下谏言。”柴平说到这里,已然跪下朝赵匡胤行以大礼。

众人困惑不已,柴平何意?

三叩首后的柴平,挺直腰板,双手交揖,目光坚定的道:“一谏陛下,大宋军队,大宋军人,是为保家卫国而存,非为他人私欲所在,军人于宫中行凶,此乃军人的素质体现,陛下当正军法。否则长此以往,军士无规无法,必失民心。二谏陛下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殆精竭力,只为令天下大治,以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陛下之心,以令天下敬佩,然底下的臣子目无王法,连在禁宫之内都敢行凶杀人,由此可见,陛下一直以来施以仁道,反而让人无视律法。法若不存,国将不存,请陛下引以为诫。三谏陛下,宫中诸事,太后因陛下之故而以尊,然太后无德无母仪天下之范,陛下倘若不管束太后,任由太后肆意任一己喜好行事。旁人或许忘记了昆娘的身份,陛下应该不会忘。”

柴平抬首与赵匡胤对视,赵匡胤道:“昆娘是后周女官,也是朕亲自下令封的一品女官。”

这事,这事,大抵因为太多年过去,所以几乎都忘了。

别管杜太后或者赵光义都流露出恼怒,在那样的一刻,他们才惊醒自己到底犯下何种的错误。

失策,大大的失策。

“太后不知?”柴平主要想对付的人是杜太后,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对赵匡胤有一定的影响力,对赵光义的助力也是相当的大,怎么可以任由她继续在赵匡胤心中占据越来越重的份量?

能够成为太后的杜太后,她靠的是谁?

是赵匡胤。

可是成为太后之后的杜太后帮的人是谁?

“天下若知太后草菅人命,目无王法,上行而下效,陛下......”有些话,柴平说到这个份上,免不得有耿直的人补充一句,好让赵匡胤意识到某些事情的重要性。千万千万别不拿柴平的谏言当回事。

赵匡胤沉下脸,昆娘的事赵匡胤难道不曾耳闻?

大抵赵匡胤也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赵匡胤也想不到柴平会为了这件事当众大闹。这样的性子,半点亏不肯吃。

“太后年纪大了,难免精力不济,从今日起在宫中休养,宫中事务交由贵妃掌管。”赵匡胤自知必须要平民愤,柴平当众杀人一事,算起来都是被逼的。

当日但凡杜太后问上一问,有些事便可以避免。

然杜太后想拿捏柴平不是一两天,无奈无法,只能捏了鼻子认下。

好不容易捉着一个机会,杜太后自问不能错过,最终造就今日局面。

花蕊夫人自归于宋宫后,便被封为贵妃,然大家都习惯称她花蕊夫人。正因如此,突然被委以重任,将宫中大权交于她手,花蕊夫人一顿,不由将视线落在柴平的身上,怎么有一种柴平步步为营的感觉。于此时,有人质问:“柴郡主杀人,难道无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