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凤却习惯了李向东处理家里的各种家务,甚至在她婚姻的选择上,也插手干预,安排她嫁给乔鸿波。
那时乔鸿波入伍没几年,需要常年驻守,家又在外地,就成了不上门的上门女婿。
结婚后的李向东继续住在父母家,名义上是父母帮助照顾乔希,实则却是李向东继续从前的生活,照顾老人和在家的弟弟。
随着时代车轮碾过,工厂的效益骤减,李向东成了第一批下岗工人。
只有高中文凭的她再找工作并不顺利,等乔希上了初中,李向东便留在家里全职照顾一家人的生活。
如果当初她能去读师范,现在可能也是一名受人尊重的人民教师。
但现在没有事业和社会地位,只有琐碎繁杂的家务和操劳的生活压在李向东的身上。
没能读大学的遗憾成为李向东的心头刺,她只能反复督促乔希,希望她考上好大学出人头地。
丢掉李向东通知书的事也成了徐佳凤的一块心病。
李向东怨自己的母亲自私,可徐佳凤也倍感无奈,那时她也没办法一个人支撑。
病床上的徐佳凤对乔希讲起这些,默默地擦着眼泪:“希希,你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要理解你妈妈,学着帮她分担。是外婆对不起她。你妈她,看着顺从听话但其实很固执,难免会跟你爸爸吵架。她没有工作,你们一家都靠你爸,她肯定会受委屈。如果不是我,她也能过得有底气些……”
从前,乔希埋怨李向东严厉,也在心里抱怨李向东不去上班。
如果妈妈有工作,就不用成天守着自己。
李向东的关心成了乔希的压力,她只能更加努力地读书学习才不会让妈妈失望。
徐佳凤离世以后,乔希总是想起她对自己说的话,妈妈又何尝不是重复了外婆的命运。
乔希开始理解李向东的难处,体谅她的心情,学着回应不必要的关心,也害怕自己陷入同样的循环。
妈妈说的对,她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也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成为妈妈的底气,让她不用再妥协。
-
期中考的成绩公布。
乔希的班级排名下滑了十多名,年级排名更是下滑了七十多名,化学和生物的分数都在及格线的边缘。
乔希拿着成绩单战战兢兢,在家门口做好了挨骂的心理准备。
李向东签字的时候并没有责备,反而安慰了乔希几句:“高中的课业难度和初中时不一样,一时不适应也不要紧,抓紧时间赶上就可以了。没事,我们希希又不笨。你其他科都不差,就化学和生物,这两科努力一点,就会进步很多。”
李向东的态度出乎意料,乔希反而有些不适。
为了不让李向东失望,乔希学习更加勤奋,同时也跟自己较着劲。
别人都能学好的,自己应该也可以。
“我给你讲题吧,学习搭子。”赵子珩看乔希偏科比较厉害,坚持要给她补课。
天气转凉,赵子珩的训练却没有减少,几乎每天放学就得去泳队报道。
可他似乎有无限的精力,即便如此,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十。
有他讲题,乔希求之不得,可仍然担心他的精力不济:“不麻烦吗?”
“不麻烦。”赵子珩说。
“你还有训练……”
“没事,我们计划有调整。不训练的时候,我就给你讲题,中午也可以抽时间。”赵子珩很坚持。
赵子珩本就人缘好,平时汪阳等人找他讨论题目他也很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思路。
现在看到赵子珩给乔希讲题,其他的女生也胆大起来。
课间的时候,赵子珩周围总是围着人。
乔希不在意,经常一个人在位置上默默做题,然后把不懂的题目集中在错题本上,等赵子珩空了再一起问。
曹安怒其不争,一边数落乔希心大,一边责备赵子珩是中央空调。
“赵子珩,你没觉得陆芸找你讲题是别有用心吗?还有那个李媛媛,就今天中午那道力学的题,我这种物理不及格的都会做!”曹安转着手里的笔,看着后排正在给乔希讲题的赵子珩。
林乐嗅到八卦的味道,也转过身来。
今天赵子珩不训练,放学后四人就在教室里一起写作业。
赵子珩头也没抬,继续盯着乔希笔上的动作:“所以我写了两个公式给她,然后友情提示这种题潘老师说过猪都不会丢分。”
“哟,有友情提示的时间,都可以多帮乔希讲一道题了。”曹安讽刺起来。
“那来不及,乔希不会的题,讲起来还是要花点时间的。”赵子珩这夸得拐弯抹角,曹安根本没听懂。
听到自己的名字,乔希茫然地抬头看向赵子珩,又看看曹安,刚刚做题太专注她也没仔细听两人在说什么。
林乐看到乔希的表情笑了出来,学着赵子珩拍拍乔希的头,安慰起来:“没事,你继续做题。”
说完,林乐搂住曹安的肩,把她往回拽:“小祖宗快写作业吧,写完可以早点回家。操那么多心老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