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姨娘,这些是?”
央娘子带着许多下人小厮,抱着幡旆、桃木剑、串珠、玉佛摆件。。。。。在筱暖阁四处摆放。
央娘子先是进了屋把宋潇角落的青花瓷瓶放到一边,又把自己抱来的玉佛摆件放到那里。绿桃一脸不解的看着央娘子。
央娘子似乎有些歉意,笑了笑。又从怀里掏出一块看风水用的罗盘,上头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经纬和生肖。黑色红色的线布满整张罗盘,中间的指针也随着央娘子的动作不断旋转。
“绿桃姑娘,这些都是我费尽心思从梁京各个有名的寺庙,道观求来的符篆和法器。”
余若嫣说着就从一旁的侍女手上拿过一叠密密麻麻的朱砂符篆。
余若嫣又拍了拍另一个侍女的肩膀,指着屋里的横梁:
“你去把红线和铃铛挂上。”
红线和铃铛?
绿桃莫名的感到一股子荒唐出来,气笑了:
“余姨娘,我们小姐还病着,你这么大张旗鼓的——是在做什么?”
余若嫣皱着眉,一脸担忧:
“我也是担心大丫头的身体。这都请了多少郎中来看了都不见好,不会是被什么东西魇住了吧?”
绿桃提起一股气正想争辩,只见余若嫣又招呼了一旁站着候了许久的宋澄:
“你过来——”
宋澄手里抱着一个硕大的檀木箱子,余若嫣小心翼翼的打开箱子。只见里面赫然放着许多稀奇古怪的丹药和大大小小的瓷瓶。
“这些,都是我替大丫头请来的偏方。你让她挨着试试,用法都写在上头贴着的小纸条子上面了。”
绿桃本不想接过箱子,谁想着宋澄见里头布铃铛和红线的侍女立马就把箱子塞到了绿桃怀里。
“谁交你那样挂的!?那个可不能那么挂——”
宋澄一把抢过侍女手上的红线和铃铛,很是责怪的看了侍女一眼:
“怎么能这样挂呢?真是——这种活计你们怎么会?不都弄乱套了吗?”
宋潇躺在里屋的床上,隔着屏风看着外头鸡飞狗跳的。
“这是怎么了?”
余若嫣听见宋潇的声音,立马快步走了进去,一脸担忧的看着宋潇,伸手握着宋潇裸露在外的手。
“大丫头,可好些了?”
宋潇刚睡醒,整个人还迷迷糊糊的,眼睛都没睁全。只隐约的感觉到是余若嫣来了,就敷衍的点了点头。
余若嫣伸手去摸宋潇的额头:
“瞧瞧这——屋里炭火烧的这么足,还一身的冷汗。这汗摸着都冰手。”
宋潇故作虚弱的叫了声余若嫣:
“姨娘——怎么来了?”
余若嫣心疼的看着宋潇,伸手扶起宋潇。绿桃见状立马往宋潇身后垫了几个软枕,又拿过一旁挂着的厚厚的披风替宋潇披上。
宋潇被褥被掀开一点,身上的温度骤然下降,惊的她一惊,人都看着精神了些。
绿桃有些担忧:
“小姐——可要让张郎中来看看?”
宋潇摇了摇头:
“不用了——咳咳——咳咳咳——”
央娘子从一旁把方才那个箱子递过来。余若嫣接在手里,笑着打开:
“大丫头,这些东西都是姨娘特意替你寻来的一些民间偏方。”
“偏方?”
宋潇的脑袋一时间没能转过来。
余若嫣拿出一个匣子,里面装的是一颗堪比拳头一样大的药丸。
“。。。。。。”
“。。。。。。”
“。。。。。。”
余若嫣看着匣子上写着“一口吞服”的小纸条,深觉不可能。然后若无其事的把匣子合上了,又拿出另一个匣子。
“这是用雪莲、人参、鹿茸等等百种上好的药材制成的,说是用来抹在起了疹子的地方,一使一个准!”
“还有这个,是用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还有王不留行,做成的蜜丸。每日饭后佐以温水服用,据说是药到病除!”
宋潇被余若嫣念叨的头疼,连忙谢过余若嫣。
“真是——咳咳咳——多谢姨娘了。只是如今——咳咳——咳咳咳——我身子不好,怕把病气过给了姨娘——咳咳咳咳——姨娘还是快些回去吧。”
余若嫣默默的用帕子掩住口鼻,笑着:
“你能好了,那就是了。我们一家人,说这些话。这些屋里的东西,都是我找方士看过的,你可千万不要动。动了,就不灵验了。你这屋里摆件这些,位置实在是不对。这才让你沾染了这病。”
余若嫣站起身,倩倩的笑了一下:
“既如此,我也就不继续待在这里打搅你休息了。过些时候,你身子好些了我再来看你。”
宋潇颔首,推攘了一下身旁的绿桃:
“快出去送送姨娘。”
绿桃虽有些不情愿,可还是把人送出了。
余若嫣一走,屋里就清净了不少。
宋潇升了个懒腰,觉的嗓子干的疼。就想下床倒杯热水喝,没想到还没走几步,就被脚跟前的红线跘了一跤。
整个人趴在地板上,硌得生疼。
“哎呦——”
那红线上还挂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铃铛,有花纹的、没花纹的、有符篆的、没符篆的,红线一动,屋里的铃铛竟然全都响了起来。
声音又脆又刺耳。
听起来比梁京的暴雨还要吵闹。
直震的宋潇耳朵疼。
宋潇挣扎着起身,躲过密密麻麻的红线,坐在桌前抖着手替自己倒了一杯热水。
这简直不像是在替她看病。
宋潇抖着手喝完了热水,看着屋里密密麻麻的符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