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越冬 > 第154章 争论

第154章 争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完了过程就要说结果,这回皇帝没再让张庭舟代劳,而是自己道:“许迟两氏相争足有百余年之久,其势盛之时,甚至能左右皇帝的废立。可到了朕手上,不论是已经故去的两位老国公还是迟太保与安庆侯都襄助朕良多,他们的儿孙也都是十分出色的英才,未来未尝不会是我朝的名臣。”

“朕总想着,或许他们的争斗也许可以在朕的手上化干戈为玉帛。”皇帝先说起情来,“只是朕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诸位也都知道,安庆侯府近来受到不少针对,朕有回护之意,却不想许逢予竟然会做下这等骇人听闻的事情来。朕的大臣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被另一个大臣给灭了门。”

“这实在是件说出去也没有人会信的事情,可是它就是真真切切的发生了,行凶者亦供认不讳。”皇帝沉痛不已,他看向三位宰相:“诸公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才最妥当?”

三人以为皇帝已有定论,此时问询不过走个过场,因而都说:“依法办理既可。”

皇帝问掌管刑律的李汝义:“依法该如何办?”

李汝义道:“灭门是死罪,首犯者当斩,其家眷男丁充军女子为奴,其余从犯或斩首或流放即可。”

皇帝道:“可是许家是有功于社稷的人,早在我朝建朝之初便追随太宗皇帝,一路建功立业,于乱世之中辅佐太宗皇帝登基称帝,有从龙之功,若如此对待他的后人,叫朕日后如何面对先祖。”

三位宰相这便知道皇帝还是要保安庆侯府,不愿意安庆侯府彻底失势。

李汝义耿直道:“国有国法,许逢予历任大理寺又任刑部,动手之时就该知道自己的行为需要承担怎样的刑罚。陛下,法度是世间最公正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比法度更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黎相道:“臣附议。”

陈相看看黎相,又看看李汝义,他们相阁这三个人里,他和许家的关系最远,而这两个本应该站在许家身后的人却完全没有为许家说话。

他便道:“微臣以为,许迟两家纷争已久,这么多年里,两家相互暗杀的事情数不胜数,不论是中宗皇帝还是您,都没有插手管过这件事,现在突然说要管,那么事发之前迟家联合承恩公府埋伏安庆侯府的事情要不要管呢?”

“如果要管,迟家已经没有人了,判决也没有了意义,可如果不管,那么许家对迟家的报复又为什么要管呢?毕竟迟家的埋伏如果得手,被灭门的就会是许家。”

“是以微臣以为这是两家私斗,且有前因,不宜单纯以国法论之。”

李汝义道:“国无法而不立,陈相这话太过偏颇,发生在端朝的所有事情都应该依照端朝的律法判定罪行。迟家的罪责亦可以查证之后判决,照样公之于众即可,这才是显示一个国家公正的方法。”

“李卿啊,朕记得你有个女儿就是死在迟家的手里,是吗?”皇帝道,“朕还记得她和朕同一日生辰。”

“逢予和朕提起过,他总会提前一日给她过生辰,有一年没赶上,想要万寿节之后补给她,可是就在那年万寿节那天的夜里,她在回家的路上,被迟家刺杀,逢予赶到的时候,已经没了气息。”

李汝义呼吸重了几息,他道:“陛下,那件事与今时今日的事情无关。”

“她遇刺的地方似乎正是安庆侯府前夜遇袭之处。”皇帝继续道,“朕有些记不得当时对迟家的处罚了,李卿还记得吗?”

李汝义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

迟家说这属于许迟两家的私斗,他的女儿是被误杀,推了那个动刀的侍卫出来认罪,真正的主谋却还和他同朝为官,甚至于第二日还朝他拱手行礼,微笑挑衅。

那个人最后死在许逢予的剑下,也是私斗,许逢予也就全身而退。

当时他自请外放在外,直到被调回上京之后,才知道许逢予已经把人给杀了。

即便如此,李汝义却还是梗着头道:“依法处置,才可使百官信服,今日若开此例,来日引得人争先效仿,恐会引得朝廷震荡。”

皇帝又讨厌起李汝义的耿直来,他的耿直对着朝堂上那群令他头疼的大臣时,他觉得无比通畅,但当李汝义把耿直对准他的时候,他又恨得牙痒。

皇帝看了眼张庭舟,张庭舟道:“宣帝时期,迟氏也曾围杀过许氏满府,两家都曾互相灭过对方家门,且现今归义侯府还在,迟家尚且算不上灭门。”

皇帝问迟良:“你怎么说?”

迟良道:“迟曲得此结局实属咎由自取,只是迟家众多儿女实在无辜,安庆侯府固然有报仇的前因,只杀为首之人便是,灭门之举确有些过激。”

“但许迟两家之争实在太久了。”迟良又道,“就算许逢予今日不曾杀绝迟府,来日两家要填进去的人命也绝不会比现在更少。是以微臣以为,不宜尽以国法论之。”

李汝义道:“难道以后谁人有了仇怨都可以以私刑解决吗?陛下,这可是乱世之因啊。”

“李相!”黎相制止他,但是李汝义已经说完了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