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每个人都带着或满足或疲惫的神情各自踏上了归家的路途,涟漪和叶凡自然也不例外。当时的涟漪,优雅地走向那辆彰显着她成功与品味的宝马车,车身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她熟练地启动车子,引擎的轰鸣声仿佛是她告别聚会的独特方式。然而,关于她究竟是直接回北京,还是回到内海的父母家,这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谜团。
叶凡则与涟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在路边随意扫开了一辆黄色的共享单车。那辆单车或许有些陈旧,链条转动时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但叶凡毫不在意。他轻盈地跨上车座,双腿开始有力地蹬动,身影逐渐消失在日料餐厅外的街道尽头。
至于涟漪后来的情况,是否去旅游放松心情,或者她那抑郁的情绪究竟恢复了没有,叶凡统统无从得知。因为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的女儿叶珺儿刚刚诞生。这个新生命的降临,如同初升的朝阳,给叶凡的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希望,也带来了沉甸甸的责任。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己刚刚创造出来的这个全新的生活里。每一次为女儿换尿布,每一次哄女儿入睡,每一次看着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他仿佛忘记了外界的一切,全心全意地沉浸在这个充满爱与责任的小世界中。
珺儿刚出生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而祥和。按照内海市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她的爷爷叶作铁满怀喜悦与期待,精心张罗了一桌丰盛的捞面,以此为可爱的孙女庆生。那场面热闹非凡,亲朋好友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房间。
那时的叶凡正处于休假期间,得以全身心地陪伴在家人身边。他与自己的父母以及岳父母齐心协力,共同悉心照料着这个初临人世的新生儿。他们的目光中满是温柔与关爱,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饱含着对小生命的呵护。
然而,叶凡的假期仅仅只有七天。这短暂的七天,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七天之后,生活迎来了新的变化。原本热闹温馨的家庭氛围,随着叶凡即将结束假期而渐渐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虑。叶凡不得不重新面对工作的压力和责任,而家中照顾新生儿的重任,也将更多地落在父母和岳父母的肩上。他们或许会感到疲惫和辛苦,但为了小珺儿的健康成长,每个人都在努力坚持和付出。这个新的变化,既是挑战,也是家庭共同成长和磨合的机遇。
“这孩子生出来得挪骚窝啊!必须得挪!”这句话掷地有声,出自叶凡的母亲程敏之口。“挪骚窝”,这是内海独有的一个“妈妈例儿”,其含义为孩子出生七天后,务必挪动一下,到男方家里去养育一段时间。在过去的岁月里,尤其是五十年代,这样的传统习俗被人们视为必须遵循的准则,几乎每个人都会严格照做,不敢有丝毫违背。
然而,时代已然变迁,如今已是 21 世纪,社会在飞速发展,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就连婚丧嫁娶这些向来被视为重大且传统的事情,大家也都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新事新办的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挪骚窝”这种旧例已然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程敏之所以提出这个老例儿,其中有着诸多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雯的母亲不仅厨艺精湛,而且在照顾产妇和孩子方面经验丰富、手法娴熟。相比之下,程敏只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根本插不上手,这让初为奶奶,满心期待能够大展身手照顾孙女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再加上老同事们在一旁的怂恿,她最终提出了这个老例儿,成功地把孙女、儿子和儿媳都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可她家只是两室一厅的格局,根本没有亲家居住的空间。如此一来,她便能亲自照顾大孙女,且不会有任何的顾虑和阻碍,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关爱与呵护。
老例儿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服从,甚至在特定的情境中必须服从。毕竟,父母盼了这么多年,才终于迎来了后代的出生,他们内心深处那份对孙辈的渴望和期待,在这一刻得到了满足。叶凡本身也怀着一颗理解和孝顺的心,他深知父母的期盼,也希望他们能够和自己的女儿有更多亲近的机会,共享天伦之乐。
那小小的婴孩,被小金花儿红绸缎的小棉被温柔地包裹着,仿佛被整个世界的温暖与关爱所环绕。高雯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在怀中,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母爱的温柔与坚定。随后,他们一同走向了家里前两年购置的那辆白色轿车。
叶凡动作利落地坐进驾驶座,启动车子,一脚踩下油门儿。那辆白车犹如一匹脱缰的骏马,动力十足。前往市北父母家的路途,在叶凡熟练的驾驶下,简直是分分钟的事儿。一路上,叶凡的心情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兴奋的是即将让父母与女儿相聚,紧张的则是担心孩子在路上有任何不适。车窗外的风景快速后退,而叶凡的心早已飞到了父母的身边,期待着那即将到来的温馨场景。
车子刚刚抵达楼下,那呼呼作响的发动机声音尚未完全消散在空气中,程敏就迫不及待地从楼房外侧的扶栏快步走了下来。她的脸上满是急切与喜悦交织的神情,眼神紧紧地盯着那辆逐渐停下的车子。
车门刚一打开,程敏便迅速地伸出两只手,动作熟练而急切。那个裹在红色小棉被里的珺儿,还没等叶凡和高雯反应过来,就被她匆匆地抱在了怀里。她抱着孩子的动作轻柔却又坚定,仿佛抱着这世上最珍贵的宝贝,随后便急匆匆地朝着二楼的家里走去。
叶凡和高雯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相视一笑,便开始收拾起车里的其他东西。婴儿的奶瓶、尿布、备用的衣物等等,他们有条不紊地整理着,准备一起上楼。叶凡一边收拾,一边抬头看向程敏离去的方向,心中满是对家人团聚的温暖期待。高雯则细心地检查着每一个物品,确保没有遗漏,嘴里还念叨着:“可别落下什么重要的东西。”
就在此时,叶凡的父母满心欢喜地举着那个被严严实实地裹在小棉被里的叶珺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尽情地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伦之乐。他们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小孙女可爱的面庞上,眼中满是无尽的宠溺和疼爱,全然沉浸在这温馨的时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和怀中的宝贝,彻底忘记了叶凡和高雯的存在。
叶凡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父母如此开心满足的模样,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喜悦。他深知父母多年来的期盼,如今这期盼化作了眼前这真实而美好的场景,他感到由衷的放心。这种放心让他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想着,既然父母如此喜爱孙女,能够在照顾孩子中获得这般快乐,那自己便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和未来的前途发展之中。
他憧憬着在工作中取得更多的成就,为这个温馨的家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条件。这份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充满了动力和勇气。
还记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 2013 年吗?在叶凡买车之前,曾在熙熙攘攘的地铁站发生了一件意义非凡的“帮走失孩子找家人”的事情。当时,地铁站内人头攒动,人们行色匆匆。叶凡无意间发现了那个在人群中惊慌失措、泪流满面的孩子,他的心瞬间被揪紧。
叶凡毫不犹豫地停下脚步,耐心地询问孩子的情况,想方设法安抚孩子的情绪。他的善举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有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温暖的一幕。随后,这些画面通过微博迅速广泛传播,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叶凡的名字和事迹瞬间传遍了内海市的各个角落,他一下子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网络名人。
然而,时光匆匆,一晃时隔 4 年过去了。随着新的热点不断涌现,叶凡的网络热度早已逐渐降低,渐渐被人们淡忘在信息的洪流之中。但那次特别的经历,却让叶凡似乎窥探到了微博传播的一些内在规律和路数。他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借助这个平台,继续保持自己的热度,为自己的未来开辟更多的可能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叶凡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画画。他回想起曾经在画板前挥洒汗水、尽情创作的那些日子,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他深知,画画不仅是自己的热爱,更是一种能够展现个人魅力和才华的方式。他渴望通过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创作过程,重新吸引大众的目光,为自己选择一个工作之外可能发生的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