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的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马来西亚回来时,他冲动地扔掉了新买的品牌篮球鞋,又新买了一个品牌的旅行箱。然而,这一行为却遭到了干爹的嘲笑。干爹直言不讳地说叶凡很浪费,因为那个箱子在北京的秀水街仅需 60 块人民币,可是叶凡却花掉了 400 马币。从那个时候起,叶凡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性价比,在购买日常用品时会仔细比较价格,权衡利弊。但在买衣服裤子时,还是习惯性地要去专卖店,认为那里的品质更有保障。
直到这第二阶段开始,也就是高雯送了他第一件衣服,那是一件白色带领子的 polo 衫。叶凡穿上它的那一刻,简直合适无比,面料轻柔地贴合着肌肤,非常舒服。从那天以后,叶凡的购物观念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买衣服几乎就不去专卖店了,而是热衷于去各种商店或者摊子上挑。那时候,网上也出现了一个新鲜的词儿,叫“掏”。意思是在众多商品中精心挑选出性价比高且符合自己心意的物品。后来,这“掏”就成了叶凡独特的购物方式。他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各个市场中穿梭,只为找到那些既实惠又优质的宝贝。这种购物方式不仅让他节省了开支,还让他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乐趣和满足感。
高雯的父母是被叶凡的父母郑重其事地请到家来的。在此之前,当叶凡鼓足勇气告诉我妈他和高雯正在恋爱时,叶凡妈妈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说了句,“她可有点微胖?”叶凡妈妈心里很清楚,自己儿子一直以来喜欢的都是瘦的、小巧玲珑的女孩子。这种偏好仿佛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她才会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下意识地这么问了一句。
然而,叶凡似乎还喜欢肤色深的,只是关于这点,叶凡始终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因为这个特点实在是太明显了,它就像一个敏感的问题,一旦提起,或许会引发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所以叶凡小心翼翼地将其深埋在心底,从不轻易示人。
而高雯既不瘦也不黑,那么他到底喜欢她哪里呢?这真的说不清楚。也许是高雯稳定的性格让他也感觉内心安稳吧?她总是能在叶凡情绪波动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安慰和支持;在叶凡面临抉择时,提供理智客观的建议。这种稳定仿佛是叶凡生活中的定海神针,让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于是,当面对母亲的问话时,叶凡经过短暂的思考,做出了一个回答,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嗯!”字。这个字虽然简短,却包含着叶凡的坚定和决心。就这样,叶凡和高雯的婚事被提上了日程,双方家庭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充满期待地迎接这个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
一个新的开始往往就意味着一个旧的结束,这是生活中永恒不变的规律。然而,这一切叶凡却刻意弄成了一个仪式,并且只有他自己内心深知那是一个意义非凡的“仪式”。
还记得在杨镇上学时,叶凡和新女朋友张俪试着谈恋爱时的情景吗?那时的叶凡,仿佛着了魔一般,几乎带着张俪转遍了杨镇那些自己和涟漪曾经嬉戏玩耍、悠闲遛弯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行为或许带着一丝对过去的留恋,又或许是一种想要告别过去的奇特方式。
而现在的叶凡当然没有那么过分。毕竟如今的高雯可跟当初的张俪、万芮君大不相同。她现在的身份是自己的未婚妻,这个无比珍贵的称号,是叶凡过去交往过的女生中谁都未曾得到过的。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大部分或许是人家不愿意吧?也许是那些过往的感情中,叶凡还不够成熟,无法给予对方足够的安全感和承诺;也许是双方在相处过程中,发现彼此的价值观和未来规划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差异。但无论如何,高雯成为了那个特殊的存在,她愿意与叶凡携手走向未来,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叶凡,也在这段感情中,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成长,努力成为一个能够担当起责任的伴侣。
叶凡清晰地记得那天,他骑着那辆略显陈旧的自行车,后座上坐着高雯,从家缓缓出发。他们沿着那条宽阔的大路一直骑行,车轮滚滚,穿过了上面跑着火车的地道桥。这段路途对于叶凡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程度。在过去的岁月里,他曾经无数次地穿行在这条路上,往返于他和涟漪家之间。那一次次的奔波,承载着他年少时的欢喜与忧愁。
然而,此刻坐在后座的高雯却丝毫不知道他此时的用意。穿过地道后,有一家超市映入眼帘。那家超市大概是在 2001 年就矗立在那里了。就在此后的一年,叶凡曾经在里面精心挑选了两块黑玛丽蛋糕,满心欢喜地坐着长途车,带给了在杨镇上学的涟漪吃。他怀揣着满满的期待,渴望看到涟漪收到蛋糕时那惊喜的笑容。然而,在叶凡的回忆里,那天的他并没有受到想象中的好好招待。或许是涟漪当时心情不佳,又或许是其他的原因,总之那份期待落了空,给叶凡的内心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失落。
如今,那么多年过去,那家蛋糕店早已不在,曾经的店面或许已换成了其他的商铺。但这里仍然充满了他的回忆,那些回忆如同电影片段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不论那回忆是美好得让人陶醉,还是苦涩得令人心痛,他都是不自觉地再次去感受。仿佛在那些回忆中,能够寻找到曾经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自己,也能够在岁月的洪流中找到一丝慰藉。
和高雯在超市里漫无目的地逛了许久,两人的眼神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游离,却始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就在这时,碰巧看见了一个新奇的摊子,他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留下来。
那个店面整个呈现出浓郁的日式风格,从木质的框架到精致的装饰,无不散发着独特的东瀛韵味。那位置仿佛就是当年黑玛丽蛋糕所在的地方,这巧合让叶凡的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摊主熟练地用两根竹签在一张布满了半圆形凹槽的铁板上不停地搅动,动作流畅而娴熟。时不时地,他还用漏壶往里补充一些面糊,面糊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原来,那个东西叫章鱼烧,当年这玩意儿刚刚进入内海市,对于这座城市的人们来说,算得上是极为时尚的吃食。
他们点了两份儿放在桌子上,开始好奇地品尝。“那上面还有东西在动呢?像活的一样!”高雯睁大眼睛,指着章鱼烧对叶凡说道。叶凡也被这种“奇观”深深吸引着,目光紧紧地盯着,看了半天,才终于下定决心开口去吃。那独特的口感和新奇的体验,让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了很多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美食文化的传播,街上卖章鱼烧的小店、摊位或者是小推车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了。大家也逐渐了解到,那个好像在动的东西叫“木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