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一叶涟漪 > 第81章 叶凡结婚

第81章 叶凡结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2009 年 9 月 9 号,这个被岁月铭记的特殊日子,仿佛是命运特意安排的一场永恒盛宴,一个长长久久充满纪念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叶凡和高雯喜结连理,步入了婚姻的神圣殿堂。

叶凡,这个在爱情之路上饱经风霜的男人,他那些充满了各种苦楚与无奈的恋爱生涯在这一天里完完全全地结束了。曾经,他在爱情的旋涡中苦苦挣扎,每一次的付出似乎都得不到应有的回应,每一次的期待都化作了泡影。

这一天,也是叶凡和涟漪认识的第十年,分手的第六年。涟漪,那个曾在叶凡青春岁月里留下深刻印记的女子,是他的高中同学。他们的青春回忆交织在一起,那些一起度过的课堂时光、课间的嬉戏打闹,都成为了难以忘怀的片段。

众所周知,涟漪是他的高中同学,他俩之间的朋友圈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重叠的。在这个紧密相连的社交圈子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那一年他俩分的那样尴尬,那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激烈的争吵,决绝的转身,让彼此的心都碎成了无数片。因为这场尴尬的分手,与她感情不错的朋友叶凡自然不敢联系,生怕触碰到那段痛苦的回忆,引发更多的矛盾和纠葛。

因此,在这场盛大的婚礼庆典上,能来的高中同学叶凡也只请到了屈奋进、张彼得和单朋立三个人而已。屈奋进,一向稳重内敛,在接到叶凡的邀请时,毫不犹豫地答应前来,为好友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张彼得,性格开朗活泼,带着满满的热情出现在婚礼现场,用他的笑容为婚礼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氛围。单朋立,虽然平日里沉默寡言,但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他用坚定的眼神和温暖的拥抱,表达了对叶凡的支持与祝福。

单朋立跟上学时一样,依旧是那副乐乐呵呵的模样,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却又不怎么说话。无论身处何种场合,他总是那般安静而沉稳,稳稳当当地充当着他“吉祥物”的角色。他就像一颗定海神针,虽不张扬,却能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之感。

屈奋进在刚毕业那几年在内海市找工作,可谓是四处碰壁,诸事不顺。仿佛命运故意捉弄,经过一番充满巧合的机缘,他最终前往了北京海淀。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在那里,一栋写字楼里,从这一层辞了职,到另外一层或许就能迅速入职。

屈奋进刚到时,从事的仍是他的老本行——动画行业。然而,每月不过 3500 元的微薄薪水,让他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每到月底,房租、水电费、生活费等各项开支就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为了节省开支,他常常在下班后去超市抢购打折的食品,穿着几年前的旧衣服,不敢有任何奢侈的消费。

也就是短短几年的时间,时代的浪潮推动着行业的变革,屈奋进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决心,居然成功转行到了当年时兴的互联网行业。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他的月薪如同火箭般蹭蹭地往上蹿。收入的大幅增加,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叶凡他们总能看见屈奋进时不时地拿来新的数码设备,这些东西大多来自于中关村。中关村,那个科技产品的汇聚之地,总是能吸引着屈奋进的目光。他对各种新奇的数码产品充满了好奇和热爱,总是迫不及待地将它们收入囊中。

在叶凡的婚礼上,屈奋进拿来的是一台崭新的数码相机显摆。他兴致勃勃地穿梭在婚礼现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珍贵的瞬间。于是,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叶凡的“御用摄影师”。其工作重点就是拍叶凡家那只瘸了后腿的狗,那只狗在镜头下显得格外惹人怜爱。他还把二奶奶和邻居大爷拍在一张照片里,两人的表情和姿态竟意外地显得十分和谐,仿佛是一对相伴多年的夫妻。姥姥和爷爷也同样出现在一张照片里,那画面充满了温馨与亲切。屈奋进这么胡乱一拍,整个给叶凡家的人物关系图谱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那款崭新而高级的单反相机,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属光泽,其精致的外观和先进的功能让当时还是个在汽车零件制造厂做工人的张彼得十分羡慕。张彼得每天在充满机油味和机器轰鸣声的车间里辛勤劳作,枯燥而繁重的工作让他的生活显得单调乏味。当他看到屈奋进手中那款价值不菲的单反相机时,眼中流露出的渴望和向往简直无法掩饰。

然而,屈奋进用它照出的那些混乱又模糊的照片却成为了张彼得笑话他的资本。那些照片有的主体模糊不清,有的色彩失真,张彼得每次看到都会忍不住捧腹大笑,对屈奋进的摄影技术大肆调侃。

张彼得没考上大学就早早地踏入了社会开始工作,他所从事过的工作可谓五花八门。无论是担任美工时面对客户苛刻要求的无奈,还是做理货员时在货架间忙碌奔波的疲惫,亦或是如今在汽车零件制造厂的辛苦,都得到了屈奋进妈妈陈姨关心般地嘲笑。陈姨总是带着几分调侃地说:“这孩子,怎么就没个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呢?”

一向以阿Q般的自嘲活着的张彼得,在生活的重重压力之下,早已习惯了用自我贬低来抵御外界的轻视和嘲笑。面对屈奋进妈妈陈姨那看似关心实则带着几分轻蔑的嘲笑,他内心的自尊被深深刺痛,却又无力反驳。于是,也只能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歧视一下屈奋进,妄图以此来找回那一点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弱自尊。

他常常自我解嘲地说:“我就是个没出息的,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那语气中带着无尽的无奈和辛酸,仿佛已经对自己的人生彻底失去了希望。他的眼神在说这些话时总是黯淡无光,整个人仿佛被一层浓厚的阴霾所笼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但只要一抓住屈奋进的小辫子,比如看到那些模糊混乱、毫无美感可言的糟糕照片,他就会立刻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瞬间变得趾高气昂起来。原本低垂的头颅高高扬起,原本黯淡的眼神中迸发出兴奋的光芒,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他会用手指着那些照片,声音提高八度,毫不留情地对屈奋进进行嘲讽:“瞧瞧你这照的是什么呀?简直就是浪费了这么好的相机!”那副模样,仿佛他自己一下子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大师,而屈奋进则是一无是处的菜鸟。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感叹他内心对于自尊的极度渴望和在现实面前的无奈挣扎。

张彼得总是频繁地说自己是“社会最底层”,仿佛这几个字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从叶凡认识他那天起,这句话就宛如一句挥之不去的口头禅,在他的嘴边不断地叨咕着。

那是 1999 年的一个闷热夏日,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烦躁。叶凡与张彼得在街角那个略显破旧、弥漫着烟酒气息的小酒馆相遇。当时,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满是污渍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不规则的光斑。张彼得一脸疲惫地坐在角落里,头发凌乱,眼神中透着迷茫和无助,嘴里喃喃地说着:“我就是社会最底层。”从那时起,“社会最底层”这几个字就如同魔咒一般,时不时地从张彼得的口中蹦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