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执:……
走在油菜花田间,放眼全是嫩黄色的小花,非常漂亮。大家都很开心,母妃给油菜花田一顿猛夸,老王却看不懂了:“农村地里作物开花不都这样?土豆、茄子、棉花、向日葵,田里种的东西只要成规模开花都很好看。”
母妃:“在说油菜田,你提什么茄子土豆?”
老王非常迷惑:“老家油菜田开花也没见你多喜欢。”
“……说了你也不懂。”母妃丢下老王去粘叶执。她不是不喜欢油菜花,是不喜欢丈夫老家的破地方。不想回老家与花无关,说透了就不礼貌了。
老王满脸不解,这和老家油菜田有啥区别?搞不懂。
油菜田里走了一会儿,在主人家的看护下,和小牦牛小羊羔互动。由主人牵着,叶执几人轮流骑白牦牛。牛很乖,非常听主人的命令,睁着大大的眼睛,让走就走,让停就停。
离开油菜花田车队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二郎剑景区。景区入口在青海湖码头,位于二郎剑半岛东侧。还以为二郎剑景区入口开在二郎剑半岛,以游玩半岛为主。下车才发现景区是围绕着东侧码头建造,游客也都在码头附近玩耍。码头有啥好玩的……
景区门票旺季90,淡季50,提供了很多种交通方式。租赁自行车:单人助力车60/天,双人助力车80/天,双人普通车60/天,三种车型押金100/辆。环湖骑行,单人自行车180/天,押金800。林导租的车不知道多少钱,应该没有景区里贵。
景区提供电动车80/辆/小时,押金300;皇家马车,小线路40/人;观光车,小线路往返20/人;观光小火车,至二郎剑半岛往返120/人。小火车项目已经停了,路上只有观光车。
如果路途远,坐皇家马车倒是很独特。可惜景区一眼望得到头,肉眼可见的小。复杂的收费项目看得眼晕,最后大家决定走过去,沿途还可以看看风景。
二郎剑藏语是海带的意思。藏语海带又叫海虎,当地人觉得海带长得像一把剑,也管海带叫二郎剑,算是对海带的比喻叫法。像北方人管海蛞蝓叫海兔子一样,只因长得像兔子。二郎剑半岛,外形像海带,由此得名二郎剑。
不用坐观光车,大家也不打算走大路,旁边有曲折的木栈道,还可以看看沿途盛开的各色花朵。
四人带着摄制组悠闲的在栈道上散步,不到五分钟就走出了木栈道,来到青海湖边第一个拍照点,木台阶上的花环座椅。背靠整片青海湖,出片效果应该不错,好多人穿着红裙子排队等拍照。
这种地方人少时四人都不想尝试,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排队。大家在栏杆边欣赏一会儿青海湖,继续向前走,看到了湖中被淹没一半的西王母雕像。
看到这座雕像大家才意识到,这些年青海湖的水域面积到底扩大了多少。原本雕像是建在陆地上的,人可以走到雕像脚下游玩。现在湖水淹没了雕像的基座,涨到了王母娘娘的膝盖部位,可以想象景区的面积缩水多严重。
再往前就回到了主路观光车道,大家慢悠悠走木栈道,故意绕远一圈才十几分钟。这些花钱坐车的人,大概只体验了几分钟车程。
景区内景点少的可怜,三处写有“青海湖”字样的石碑,一处卧佛彩雕,一处圣佛母塔,一处五彩经幡,其中经幡底座已经淹在了水中。
青海湖中有一种特产鱼类——湟鱼,也叫裸鲤鱼。巴掌长的小鱼,全身没有鳞片,呈灰褐色,腹部偏白,颜色并不好看。湟鱼是青海湖生态圈最重要的一环,候鸟都以湟鱼为食。
湟鱼也像其他保护鱼类一样,有一段濒危史。据说在□□时期,青海人靠吃湟鱼挺过了饥荒。由于湟鱼生长缓慢,一年只长二两肉,过度捕捞让湟鱼数量急剧下降。于是政府颁布禁捕令,湟鱼变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二级保护动物,还曾经濒危,以为湟鱼数量会很少。到湖边才发现,密密麻麻全是湟鱼。有人专门向游客兜售鱼食,有很多人买了鱼食在湖边喂鱼。四人也买了鱼食,一把撒下去,大群湟鱼聚在一起翻滚抢食,比西湖喂锦鲤还恐怖。
明令禁止不许吃湟鱼,景区宣传却贴出“禁止向不法兜售者购买湟鱼”的字样。叶执四人暗自琢磨,所以到底还是存在偷吃湟鱼的情况。
翻出手机,不查不知道,有些饭店如果打暗号,是可以吃到湟鱼的。这么小的鱼能有几两肉?几百块一斤,纯粹为了猎奇尝鲜满足口腹之欲,和偷吃野生动物一样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