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三道大菜,土火锅、牛肉炕土豆、牛肉盖被,每桌一款。叶执被锅子表面满满的牛肉片吸引,选了牛肉炕土豆。
吃起来才发现,脸盆大的锅子,密实的铺了两层牛肉片,底下土豆也不少,分量非常吓人。叶执一口就吃出店家用的是鲜切牛肉,牛肉本味非常新鲜。
老板是真的很忙,土火锅的食材要一层一层摆进去,牛肉炕土豆和牛肉盖被用的是鲜切牛肉。去后厨才发现,店员都在努力包锅贴、烙牛肉饼。
怪不得摄制组逛了一个多小时才被叫回来吃饭,什么都要现做,不慢才怪呢。黑马河小饭店太多,竞争激烈,选择吃藏餐的游客不多,估计老板也没一次接待过这么多客人。
平时店里大概只有两三桌客人,味道好、菜量大、上菜慢是他家在点评上的统一评价。这家店的墙上挂了很多荣誉,各种第一名的奖牌,新鲜食材纯手工现做,绝对没有预制菜。店家已经在努力做菜了,只需要食客多给老板一点耐心,就会收获一大锅美食。
每桌除了一道主菜,还点了牛肉砂锅,锅里有牛肉片、豆腐皮、土豆粉和各种绿叶菜,味道很香。藏式烤四样,牛肉片、土豆角、锅贴、煎饺、烤藏包子,搭配一小碗蘸料,是店里几种主食的拼盘。
大份锅贴披萨大的牛肉饼一指厚的肉馅,几盘炒青菜,饮品有甜奶茶和咸口酥油茶。为了迎合大众,店家也卖雪碧可乐,餐桌上摆满了菜品。
看菜单店家的主食种类很全,炒面、盖饭、汤粉、煎饺、水饺、包子还卖肉夹馍。为了迎合食客口味,店家并不卖藏式主食,大概觉得游客接受度不高。
上一家的糌粑又甜又香,林导心里惦记着。她特意让人从另一家牧民老夫妻开的店里买了糌粑、酸奶、人参果米饭、奶皮饼。
吃过老夫妻店里的东西,大家都沉默了,原来这才是正宗的藏餐。糌粑又干又噎,一点甜味都没有。酸奶浓到结块,巨酸还糊嗓子。两样搭配着吃也不行,有种神奇的厌食效果。
母妃拿着咬了一口的糌粑,整个人都忧伤了:“减肥圣品,我已经饱了,这种感觉你们能懂么?”
老王自觉从媳妇手上拿过剩下的糌粑,就着牛肉汤粉三口两口噎下去:“吃饭吧,不喜欢可以吃别的。”
叶执又搞出了鬼畜吃法,将糌粑泡在酥油茶里,不停搅拌打散,弄出一碗青稞面酥油茶粥。叶执喝一口还跟大家安利:“味道不错,要不要试试?”
母妃皱眉一脸嫌弃:“这么奇怪能好吃么?”
叶执:“有奶香酥油香的咸味青稞粥。糌粑就是炒熟的青稞面,有些会加豌豆面,用酥油茶搅和成团。酥油是粘合剂,泡酥油茶一点问题都没有。藏民还喜欢吃酸奶拌米饭、牛奶泡饭,不同民族饮食习惯不一样,口味也不同。有些人喜欢吃糖水泡饭,岂不是更奇怪。”
叶执夹起一个牛肉锅贴,在酸奶碗里打了个滚:“锅贴洞洞里灌酸奶,味道应该也不错,你们试一下。”
母妃看了看叶执碗里奇怪的“粥”,还有筷子上被酸奶包裹住,已经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锅贴。深呼吸,乖乖去找老板要白糖,母妃觉得糖水泡饭比牛肉锅贴蘸酸奶正常多了。
顾廷悦安静吃牛肉片,没参与讨论。在他看来叶执肯老实吃饭就够了,管他怎么搭配,吃到肚子里都是营养。
吃过老夫妻做的藏餐大家才发现,这家和德令哈那家藏餐都经过了改良,在努力迎合全国游客的口味。即便这样,仍然有很多人不喜欢藏餐的味道,吃得惯的人并不多。苦寒之地生存果腹的食物,距离大家普遍认知的美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吃完午饭,车队出发前往二郎剑景区。从青海湖西南端开到东南端,全程一个小时的沿海公路,一侧是广阔的青海湖,一侧是大草原。牦牛群和羊群悠闲的走来走去,路上车子经常要给牛羊让路。
在青海湖,众人终于看到了油菜花成片开放的景象。青海湖的环湖油菜花田是分批种下的,花期比较长。从6月底开始含苞待放,一直到十月初还能看到零星的几片。
青海湖的油菜花比门源的开花早,十天前从门源路过什么都没看到,那时青海湖上的油菜田已经有了花苞。十天之后,门源的油菜田开始长出花苞,青海湖这边已经成片开花。
油菜花田都是当地牧民种的,在牧民家的草场上。7、8月是青海湖的旅游旺季,人多车多。牧民们抓住商机开门迎客,只要交钱,可以去草场上走,和牛羊合照,骑打扮华丽的白牦牛,还可以骑马。
别的都好说,骑马就算了。叶执在军马场骑了一次马,差点把人吓死!林导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快结束了,咱们平平安安拍完,别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