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祈松开她,将盒子打开,用指尖挑出那条细细的手链,遂抓过林愈的手腕。林愈躲开,宋祈就停下,“还给你,不要么?”
林愈将手链拿过,塞回盒里。宋祈淡然弯了弯唇,坐直身子,将她翻倒在一旁的沙发上,起身上楼,将房门闭住。
六月份,大四学生的毕业答辩结束,诸多事宜赶在七月份前便可解决。
忙完答辩的事,宋祈几人便算彻底松了口气,聚在一起重新讨论了第二家店的选址问题。一开始宋祈看上的是滨江新城的购物中心,那里算是本市的大型商圈之一。
购物中心周边的小吃街人流量向来爆满,铺面几乎从不愁招商。如果有这个心思,就要随时关注这一片地的招租信息,这样有利于挑到合适的位置。
宋祈江冉繁忙之余,也没少往那片地方跑,可能是时运不到,来来回回也没挑到满意的位置。租金倒是都大差不差,大部分铺面有转让费,不过她们有原先开店和宿舍商店积攒下来的资金,早已不再像过年时那般窘迫。
要纠结的还是选址问题。
各种评估之后,江冉和颜熙都看上了购物中心对面街区中段的一个位置,价格偏高,但胜在难得有这么一个好位置,宋祈却不同意。
宋祈看上的,不在最热闹的地方,那一片附近又在施工整改,翻新商场,人流量是有的,只不过比不上中心区域,最大的一点好处就是那铺面的位置是个两路交汇的街角。
双方各持己见,可这回宋祈的想法很坚定,一直耐心解释,却不愿让步。
就在这时,宋祈的一位老师知道她们在创业,主动给了她们一笔投资。
这笔投资金额相对较大,而且是看在宋祈的份上投的,在选址问题上,两人做了些让步,最终三人达成共识,将选址定在了宋祈选择的地方。
许茉马上升大四,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就也将心思投入进开店的事中。因为三人又找到了更多的投资人,许茉出资不多,并且正式作为合伙人一起运营。
这小姑娘头脑灵光得很,就算是以前没做过的事,上手也快。谈好合同,就该装修,装修这种事许茉要了解得多些,便一直由她负责。
装修期间,也没办法闲着,研究菜品还是关键。
商标等各种设计,宋祈托林愈找了宸美的学生,之后就统一了两家门店的装修风格。林愈知道她要找人做各种设计,心中还颇有些跃跃欲试,无奈的是她知道自己水平不够,怕坏了宋祈的事,还是花钱请人比较靠谱。
开业这天,宋祈收到了林愈转来的五千块钱。
她暗自笑了一下。
她知道林愈这家伙自己能赚不少,但是她现在是自己养活着自己,学费等费用也是自己出,攒下五千给她估计也算是狠狠放了把血。
收一个小屁孩咬牙攒下的钱好像有些不地道,但宋祈收就收了,没给她转回去。
新店开业,优惠力度也大,吸引不少人前来。
门店上是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宸州府。
宸州府的菜品已经统一规格,还有不少老城区的居民见到宣传,慕名前来。许茉和颜熙看着老店,宋祈江冉就守着新店迎宾,两边厨师的服装也做了统一。
店门口排着长队,江冉为排队的客人送完水,也给宋祈递了一杯。
“看来咱们的小吃还是可以的,我看到好几个人觉得面熟,应该是前几天来过,今天又来复购的老顾客。”
“肯复购就是最大的肯定了。”
临近九月,空气中尚存盛夏的余温,但不再是如炙烤般的炽燥。天色愈发湛蓝,阳光是暖绒绒的,风里带了些秋日的味道。
再过半个月禁渔期就结束了,待那个时候,就是海产丰收的盛况,这条街上卖海鲜的小吃店又要热灶挥铲,食客源源不绝。九月是宸州旅游的旺季,自此开始,人流量只增不减。
日头渐沉,却离收工还早。
开店初期,店内的员工雇得不多,仅两位厨师,许多事都是宋祈几人亲力亲为,以节省成本。客人多起来,两位厨师忙着出品,宋祈就负责收银。
她的手机突然响了,铃声湮没在人声里,差点没听到。
本想挂掉,却见来电的是宋许国所在的监狱。宋祈稍怔,示意江冉接替她的工作,她出去接电话。
不知道为什么,她握着手机,心跳动得厉害。
“喂您好……对,我是宋许国的女儿。”
对面人不知说了什么,只见宋祈呆滞地放下手机,天边夕阳逐渐褪去,她快步走进店里,有些语无伦次,“冉冉,我有事,我爸出事了,得走一趟。”
江冉一惊,停下手中的工作,“叔叔…出什么事了?”
“他在医院。”
宋祈似是不想多说,眼下店里离不开人,江冉就点点头,“你先去,过去发定位给我。我把颜熙叫来看店,然后就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