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年先皇给苏家的恩赐,早就交代过不干预其他的事情。”沈泓按耐不住的接话,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苏时见。
看着沈泓脸上藏不住的激动,苏时见心中苦笑着站了出来。
“陛下,当年父兄为国捐躯,才得了先皇这般恩赐,现在东部情况危急,保家卫国一直都是父兄坚守的信念。”
“微臣想这并不算违背先皇的旨意,早朝后,微臣会飞鸽传书至陵寝,五天后精兵就会出发赶往汇州城。”
听到苏时见同意派出精兵,沈泓自然是高兴,若是能交出玉佩:“好,那玉佩,爱卿打算是。”
苏时见拱手道:“自然是一起送往陵寝,毕竟他们只看玉佩行事。”
算盘落了一空的沈泓,总体来说也不吃亏,这两百人此去汇州城,九死一生,就算自己最后没拿到玉佩,苏家往后也再也得不到他们。
朝堂上,沈泓在解决心中最大的问题后,便叫户部开始着手准备,东部边关所需要的粮草,要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
早朝尾声,领命前去丞相府捉拿张堇的方清回来复命,张家九族共计六百一十七口人,重要官员已全部缉拿下狱,其余家户都已就地圈禁。
当即,沈泓便下旨,将张堇通敌叛国案交至大理寺,开展三司会审,苏时见从旁协助。
因为安邶的进犯,原本想要在今日早朝上宣布陵安和苏时见婚事的旨意,也被迫搁置。
无奈下,沈泓只得提前将消息散播出去,并安排人盯紧苏时见,别叫这段时间出现什么岔子。
下了朝,魏平清和崔忠立马赶回了两部,开始忙碌牢狱和粮草征集等各项事宜。
书文修、俞封和御史中丞谢卓则赶去了大理寺,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调查,整理张堇叛国罪的人证及物证。
而剩下来的苏时见,则是按照沈泓的意思,第一时间赶回家中,给苏家陵寝的两百精兵写信,随后便回到了大理寺,协助开展三司会审。
等到苏时见赶回大理寺,中堂内书文修和谢卓两人,已经开始带着各自的人,整理目前已经找到的张堇罪证。
而俞封则在大理寺的刑房内,对此次涉案的人员开展审讯,由于被抓的人数众多,对于那些无关紧要人员的询问,书文修便直接交给了苏时见。
张堇叛国,其实真正参与的人没有多少,大多数都是受了九族的牵连,才有了这场灾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涉案的六百一十七人,苏时见负责询问的四百多人里,大多数都没有参与叛国。
每个人见到苏时见第一面,说的第一句话,都是自己的无辜,外嫁的女儿、姑姑,娶进来的媳妇、外甥媳妇。
九族中的每一族,都有即将无辜枉死的老人、妇女和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