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后,林羡被调职回京,林之校亦奉旨回京述职。
去年六月,中路军主帅杨蒙恩出事后,林之校便奉令代管中路军。北境军编制是三二二,即中路军三万人,东路和西路各两万人。
以从三品官职代管北境两路主力,在梁国军史上也少见,因此大家都已在暗戳戳地议论。难得的是,东路军主将葛干,倒是一点声音也没有,非常的淡定。
林羡对于自己被指亲晋阳公主,着实非常懵圈,回想这个梁国现今最尊贵的晋阳长公主,自己连见都没见过,不对,也许幼时跟随祖母入宫可能遇到过,但儿提时候的事情,谁还记得?
跟京城那些世家官宦子弟相比,自己出身不显,又无盛名,并无任何亮点和优势,比阿阙都不如的,皇上怎么就会将这门亲事指给自己呢?
蓦然想起去年夏秋之际,自己出发游历前,曾和阿阙和萧选一起,收到过公主的亲赠礼物,自己极其喜欢的《太公六韬》就是她送的,当时书简里还夹着一纸帛诗,是什么诗来的?自己已经记不得了,难道当时这个事就已有什么寓意?不会吧?这不是前人夹在书中的么?难道那时公主和皇上就已相中自己了?这不可能!
从小到大,自己真正相识的女儿家极少,在佘山,几个师兄师姐都比自己大好多岁;自己也没有过和陌生年轻女子相识深交的经历,唯一让自己感到很特别而动了心的……也就只有她……
阿颜,她是那么聪慧、美丽、特别,可是她的真实身份,却是盛名在外的璇玑公主。
多么虚幻、如一场梦境……
自己后来无数次回想起和她的相遇,那么偶然,但,好像又是必然会遇到一般!就如冷热总要交汇,冬春必然相接……然后,再必然分开。
自己和她的相识相交,意义何在?是老天和自己开了个玩笑吗?
很是难过了一阵,可是在军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也就纾解了那些郁结。
痛过,如被剜了一块肉……可是伤口总会长好,大不了,阴雨雪天,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仍会隐隐作痛而已。
分别而今不过年余,如今想来这段往事却如上辈子一般……
未知分离后,她也如自己这般失魂落魄过一阵吗?还是说自己不过是她丰富多彩生涯中一个插曲而已?或许,连插曲都算不上。
明知不可为,那就不必为,走各自的路,让一切都过去吧!
尚公主,是官宦家族的莫大荣耀,父亲母亲应该很高兴吧?看二叔乐得眼睛只剩条缝!
没有谁想过问问他的意见。也对,问了,又如何?
既然大家都高兴,那自己就去努力完成好这个角色。
如果不是她……其实,跟谁、不都一样?
就这样,叔侄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
如大家预先料想的那样,林之校述职后得到皇上嘉奖,被任命为正三品骠骑将军,正式统领北境中路军;原来的副统领冯希升任西路军统领;而东路军照旧。
林羡分入巡防营任正五品偏将,连升两级。
阴差阳错得了个军功,还不知是不是渝王帮忙谎报的;
本来被编入禁军得个从六品已是得到天大恩惠,又因恰巧在外而调任边防军得正六品。又是在自己叔父羽翼下任职,那不就是当少爷嘛,能得多少照顾!
不过一年后,又突然被指驸马爷,还是当朝最受宠公主的驸马爷,然后直升两级到正五品偏将!
这是撞了啥狗屎运!林家祖坟是啥好位置,怎么就冒青烟了呢!
此子运道也忒好了,让人又气又恨又羡慕!
晋阳公主很大方地派人送来了贺礼,恭贺未婚夫君官职高升。
林羡倒被搞得有些不自在,林乐瑶不停地打趣他,一会儿告诉他,自己去宫里看过嫂子了,嫂子如何美貌,她的寝宫里如何富丽堂皇;一会儿又告诉兄长,嫂子对自己有多关爱,跟自己说了什么体己话……
莺飞草长,春夏倏忽而过,随着林乐瑶及笄、林羡的亲事正式定下后,言阙和林乐瑶的婚事也开始走上章程,只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婚期还早着呢,公主嫂子还没进门,还轮不上她这个小姑子呢。
雍王和渝王先后成婚,看起来皇上这次的指婚非常成功。
雍王和谢王妃夫唱妇随,每日里焚香弹琴、吟诗诵文,极其恩爱,所谓红袖添香贤伉俪是也。
言玥渝王妃的日子亦过得十分舒心,没有婆婆需要伺候,渝王又万事由着自己,唯一的妾室如兰,对自己也颇为恭顺,小意伺候着……一个女子得婚如此,夫复何求?
言玥非常满意,自己这一着棋走得太对了,多么英明啊,不枉当时自己抛弃了贵淑女的颜面,对着父母亲要死要活要嫁渝王。
如今自己主理王府,做个优秀的贤内助,当好王背后的女人,连母亲和祖母都觉着自己命真好……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这真是一段非常安稳、宁静、喜乐的时光。
休沐的时候,三兄弟和乐瑶她们还会聚会,偶有时候,连晋阳都会加入,言玥也参与过一次他们的踏青。
老天也给力,好似在弥补前两年对天下子民的亏欠,今年风调雨顺,夏粮取得丰收,秋收又已在望,真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处处欢颜!
直到,九月十七,北部边境突然传来急报,北燕疑有逾五万大军在边境集结,有大举进伐苗头。
不过三天后,边境再次急报,北燕军越境,两国正式开战。
路途遥远,这已经是十天前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