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府离黑瓦镇不远,所在地还没有黑瓦镇繁华,萧萧瑟瑟的,连县官大人的气质,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看来有些事跟他说了也无用。
把三人交到他手里、简单交代过一番后,照理他应该也审理一番,但当他看到相关涉案人员魏知静不太想多说话的样子,又看到她与林羡关系相近,而林羡是京城要员之公子,(这点是素天青告诉他的),他就知趣地只让师爷记录素天青讲述的内容,自己闭口不再问林羡他们一句。
林羡于临离京之前拿到了萧选的行程路线图,按推算萧选那支队伍也已经出发十来天了,他们全程走官道,会在各州府大城略作停留,借以让百姓知道皇帝派皇子巡边的恩惠……
自己跟他们路线不同,停留的地方多了些,因此北上的速度他们比自己还要快,推断此刻的他们,大致在离这里三、四日路程的潞州的州府,接下来就会到本州的沥州州府了,遂叮嘱这位县老爷道,这不是普通刑案,而是很可能跟边防军务有关,让他派人把这三人送至本州州府,上面自会有人提审他们。
县官诺诺。
林羡在黑瓦镇已写好一封书信,里面记录了自己的怀疑、分析和推断,但看这县官的态度,觉得让他派人送信不甚合适,说不定也送不上去,自己对于梁国的官僚作风也是有所耳闻。
思索好后,把阿井叫来,让他亲自把信给萧选送去。
阿井不想啊,自己可不愿离开公子!自己是负责照顾公子的,离开了公子还算什么照顾?
“阿井,这是大事!我自己能照顾自己,你替我把信送到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这封信重要,万万不可落入他人手中,你一定要亲手送到渝王手上,知道吗?”
阿井委委屈屈地走了,临行一步三回头。
林羡凭自己的军事敏感,感觉北燕来者不善,但这毕竟只是三个小喽啰,甚至如按他们自述,只是北燕的边民,究竟还隐藏着什么秘密,现在还不得而知,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谋财或拐卖妇女案件。
送走阿井后,回到黑瓦镇“药王谷”店铺,林羡找来素天青,告诉他自己改变行程了。
“按照计划我们少庄主今晚就能到了,您再等半天吧?”
“不等了,我决定立即就北上!这次就不进‘药王谷’了,下次再去……但还要麻烦你一件事……就是这位姑娘,”林羡冲魏知静那边努了努嘴,“麻烦你们带进药王谷,或者在这镇上帮你们坐堂行医也可,给她个安身之地。“
“这个我会跟我们少庄主说下,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您,再等等他吧?”素天青诚恳挽留。
林羡摆摆手,不欲再多言,他走到魏知静身边,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她,并且道:
“我这回北上,大概要几个月后方回。你若将来在这边待得厌了,也可上金陵找我。”说着把自己金陵的地址写给了她。
魏知静本来家庭关系简单,父亲过世后,感觉自己就是个漂泊于世的孤儿了,心境之苍凉,犹胜过生活困顿的辛苦。
又遇上这次被劫,本来正是最惶恐、最绝望的时刻,白衣青年如天神下凡,解救自己于至急危难时刻,心里已经不自觉地对他产生了依赖心理。
如今见他帮自己悉心安排,考虑又那么周到,心里感激,虽知不妥,但也还是鼓足了勇气说出口:“梅大哥、梅公子……我能跟你一起走吗?阿井不在,我、我可以、替他照顾你……”
林羡没想到她会不愿意自己对她的安排,尴尬道:“哦,你是不喜我对你的安排?那你如有什么好去处,当然可以自便。”
“不、不是,梅公子!”魏知静见他误解了自己,急得眼睛都红了:“我没有什么好去处,我只是、只是想照顾你……”
“那多谢你了,魏姑娘”,林羡见她不是这个意思,遂道:“我自立惯了,用不着人照顾,其实就连阿井跟着,也还是父母亲的意思……
“再说,我此番北上风尘仆仆,路途艰苦,哪是一个姑娘能受的?你去‘药谷’吧,一位医者能进 ‘药谷’看看,是场大幸运,能学到不少东西,就连我,本来也计划要去那里待几天呢!”
魏知静心里明白,跟着他北上是不现实的了,遂不敢再多言,只再次感谢其救命之恩,并殷殷叮嘱他一路小心,然后看他打马飞驰北去,不由再一次红了眼眶。
林羡心里感觉有些许怪异,但也说不上来,自己怎可能和一个萍水相逢的姑娘同行一路?男女授受不亲,自己纵是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但男女大防还是要的嘛!
金陵皇城内,慈宁宫西殿,晋阳公主萧曜,正趴在小书房的案几上呆呆出神。
这几天真烦。太后借庆生之名实为替宝贝长公主择婿的消息传了开去后,各色人等就开始活动起来。
后宫是前朝的缩影,晋阳并非看不懂,所以才是真的烦。
小时候不管,现在随着兄弟们年纪渐长,他们各自拉起了帮派,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那个位子。
为了向这个位子靠近,他们互相间已经斗得很难看,还带动朝廷官员也拉帮结派,一派乌烟瘴气。
自己困惑,也跟太后祖母抱怨过,但太后云淡风轻,让自己不要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该怎么就怎么,你不喜欢问就不用问,有你父皇决断呢!”
有时候想想父皇也挺不容易的,那么多个儿子,那个位子却只有一个。
庆幸自己是位公主,可以远离那些纷争。
可看着几上这堆资料,都是些……唉!
杨宝儿,户部杨尚书长孙,自己打小就认识他。
宝儿小时候像颗玉雪兔子般可爱,也像兔子般急了喜欢咬人。后来他大了也没有长残,据说还在外学得一身本事,两人倒也偶有交集,本来自己对他印象还不错……
可是,来为他保媒的是冯贵妃,这就耐人寻味了,显然,杨尚书是冯贵妃这边的人,也就是说,是亳王岳王的人;
曹友常,虎牙将军曹必达幼子,曹老将军虽已退役,但在军中威望仍是甚高,没想到他也站队了,对于这点,不知父皇会怎么想。
来帮他保媒的是田嫔,用她腹中有限的存量好词,把曹友常浑身夸了个遍,可是,晋阳却从她话中分辨、推断出来,这是一个长得分外高大壮实而头脑又分外简单的莽汉!她晋阳最不喜欢的就是莽汉!
此外,曹家和田家是有亲戚裙带关系的,难怪。
石皇后也出场了,她仗着太后会给她点面子,竟然敢直接拿着方大愚的书信来找她!
方大愚是方知栋长孙,方大学士曾是谢氏门人,乃谢家忠实拥趸,也就是说方家应该走谢淑妃、雍王路线,怎么会由石皇后来出面呢?
十二弟年幼,身体又抱恙,照理说不会再去肖想那个位子,起码在现时、身体未好时是不可能……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石皇后和谢淑妃结成了联盟。
石皇后和谢淑妃,早年曾在宫里暗中大斗过,关于这些内宫中乌七八糟之事,祖母从不瞒着自己,有时候还点评给自己听……没想到如今两人却联手一气了。
那个方大愚,名字取得好,大智若愚,现在看来内里却是个狂妄之徒,才气是有、贼胆也够,居然热情洋溢地写了表达倾慕的书信,直接由石皇后送来。
真是好大脸!自己跟他很熟吗?
晋阳生气地把书信撕了扔入纸篓,纤长的两指又夹起另一封信。
信封上的字迹瘦长有力,透露出一股清高和疏离感,这是表兄史逸翰的来信。
表兄的来信平时偶尔也有,只不过如今赶在这个时间点上,让自己有些不适。
而且这次来信的口吻和以往有所不同,竟然带上了一些刻意的探寻和讨好。
表兄是极有才气的人,长得也俊,表兄的心意、外祖家的心意,自己一早就知道,他们是希望亲上加亲、借此巩固史家和皇室的关系。
幼时,母后和舅母也开过这样的玩笑,母后走后,外祖家更是多次表露出这个意思。
以自己和他的关系,将来如何不管,但用得着这样的试探吗?
自己曾经很钦佩表兄继承了外祖家不染一尘、抹月批风的孤高独步,如今看来,在这样的情势下,他也还是从了俗流。
可见这个清高也不是多么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