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还未走进药材市场,就见“药谷”的旌旗竖得最高,隔老远就醒目地让人瞧见了。“药谷”的铺面确实是在市场的入口,既内连市场,又相对独立。
临街和对市场都有门,端的一个好档口。不是,还不是档口,它是一连五开间的排屋。
林羡他们一进门,刚开口自述姓林,还未来得及开口问如何进“药谷”,里面就转出来一位浓眉大眼的青年,非常热络地跟林羡行礼,自我介绍自己名素天青,乃林羡熟悉的“素师伯”素甘松之子,亦是“药谷”黑瓦镇店铺的掌柜,他们是素家三房子弟。
他们的少庄主名素天枢,是长房独子,这次奉家主之命来接应林羡进谷。
“药谷”临近西域,自有其神秘之处,进谷需要穿越某些“蛇虫横行,且多瘴气”之地,若没有人带领,很容易就迷路,最后可能掉入猎户陷阱甚至跌下山谷。
所以进谷一般都需要有人引领才好。
少庄主素天枢,已经在这镇上等了几天了。因不知林羡到达的确切日期,正好有一批西域过来的药材种子需要检点,所以临时离开两天,让林羡稍加等待,非常抱歉云云。
林羡主仆二人离开京城已一个多月,一路过来风尘仆仆,沿途所经市镇多数萧条,因此原本也想在黑瓦镇稍作停留歇歇脚,闻此正中下怀,当即将所订客栈名称告知素天青,并告知入住时所用署名是“梅石楠“。
这是林羡在江湖游历时常用的化名,素天青自然领会,自家少庄主在江湖上行走也常用化名。
随后主仆作揖先行告辞。
两人顺着药市往东逛。
途径花市,当今人大多吃不饱,甚至都要饿死了,风花雪月就缺乏了受众,因此花市档口关掉很多,这点跟药市倒大不同,药材需求无论何时,都是旺盛的。
又经过香市,同样很萧条。
两人逛到了铁器街,这里的生意倒还可以,街首那家的掌柜很健谈,说出去逃荒的人现在部分已回归了,要开耕干活了,农具就有了市场;走镖的生意也要动起来了,所以铁器生意比几个月前好了很多。
林羡在这里给阿井挑了把短匕。
又陆续经过木器行、成衣行、皮草行,来到了骡马市。
林羡带着阿井,很有兴致地进了最大的一间骡马行,东看看细看看,骡子也好,马也好,甚至驴子也好,都是瘦脊脊的,比起两人骑的马,成色差多了,价格倒是便宜。
两人走出敞开的这家畜马棚,正要拐入边上另一家再溜溜,林羡眼尖地瞥见,有三个男子正在斜对面街角处鬼祟地干什么。
最先吸引他注意的,是这三个人身材都较一般人高大壮实,穿着的衣服却都偏短偏紧,甚不合身。
这三人的衣裳款式是普通短打,显见不是富家子弟,而如今因为饥饿,百姓们穿着的衣服大都是空荡荡挂着的。显然,这些不是他们自己的衣服,要么借来,要么另一种“借来”。
偷盗之事今多矣,穷则生盗,林羡本不会去管,主要是耳尖的自己听到了他们压低了声息的说话口音,说的不是梁国官话,也不是本地方言,而是番语。
自己游历的地方多了,各地的语言都有刻意去留意,甚至学习,因曾经在北燕也待过两个多月,因此稍一回忆,分辨出他们说的乃是北燕官话,自己只零星地听出了几个语词,什么“夜晚”、“大梁女子”“目标大,有人看见”“小心行事”等。
那就不是偷盗,而是拐带女子!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北燕人!
北燕人自负,向来以他们的身形高大为傲,一般都喜欢穿自己民族的服饰,其款式简单而布身厚重,再外挂一些装饰品,男的喜欢用动物骨头、皮毛等,女的则喜欢羽毛制品、银饰等,即使是在其他国家做营生,他们也往往保留以自己的民族特色为傲。
但现在这几人却换上了梁人服饰,且很不合身,显见很匆忙……
林羡让阿井呆在原地别动,自己则悄悄向他们靠近……
只见他们手里拿着用布裹着的长长的物什,很可能是长刀,北燕人最喜使用就是长刀;而其中一人虽然衣裳换了,但耳朵上还留着两个奇怪耳饰——可以完全确定,他们是北燕人!
蹊跷!北燕人已经深入大梁这么远了?这明显已不是做边贸生意,那么来做什么?
这里离国境线要好几日距离,就算骑快马,恐怕也要三天,他们改头换面来这里,为了劫什么大梁女子?
林羡决定悄悄跟上去。
此时,夜色渐渐降临,林羡和阿井,悄悄尾随在这三个北燕人后面逶迤而去。
幸亏有夜色作掩护,否则,出了镇区,没有了街头巷尾的弯弯绕绕,要掩住身形,还真不容易,尤其林井,就会格外吃力。
前面三人走得飞快,眼见到了郊外五里处一座老旧的庙宇门口,瞻头顾尾一番后,一头扎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