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场有座行宫,巍巍坐落于鸡茅山南坡上。行宫大门平时是不开放的,只有皇帝到来,或者举办仪典时,才会敞开。平时担责猎场守卫、巡逻的,也就两个小队,共二十人,昼夜交替。再加上负责行宫及周围洒扫的杂役十人,因此,整个山上人员寥寥。
猎场为皇家所有,所以平时只接待皇家子弟。其余人等,哪怕你官职再高,权力再大,也恕不接待。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算是皇家的体面。
此时夜深人静,坡下广场上,分散驻扎着九顶大大小小的帐篷,透着零星的光亮。
林羡他们,经过了一天的热闹,大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萧选站在崖前,眺望着远处黑黢黢密林,视线扫及靠崖而建的一排矮屋,那是猎场驻扎人员所住。
自己这些临时到来人员,就住在广场临时搭建出来的帐篷里。此时回头望去,只见这些帐篷成三角状排列,三位主子位于三个角上,是大帐篷,各自随从的小帐篷拱围着大帐篷而搭建。
三块区域中又以自己的为尊,是最好的位置。这是两兄弟给予自己的客气和体面。
对于这两兄弟,自己是有感激之意的。
言阙是言太师长子。言家几代清贵,长子本担负着家族的荣衰,也是位千尊百贵的哥儿,当时也不知是哪位的恩典,竟让他做了自己的伴读。
十二岁入文华殿太学,和自己相伴了六年的光景。又因为自己这位不得宠的皇子,连累他成年后即使入了户部任职,也只得了个不受重视的掌农桑的户曹职位,六品。但愿太师后面能帮他谋个好职位。
自己本来跟林羡是不熟的。
林家并不显贵,但有兄弟两人在朝任职,其父林无遗任礼部侍郎,正四品,品级不算高但为官风评不错;其叔云麾将军林之校在北境军中任左路将军,是用命拼出来的从三品。
林家虽然是不上不下的官位,但其有一点让其他官僚嫉妒,那就是有钱。
林羡祖母林童氏出身官宦世家,但自己这一支却从了商,所以林羡祖父是娶了个有钱的伪官家小姐。
到了林无遗这一辈,林家延续了这一联姻方式,林羡母亲薛氏,娘家是河洛巨富,后捐了官才成了小官宦人家……
这种不符合圈层联姻规则的行径,虽然在贵族圈让人轻视,但基于林家世代的官宦背景,大家也只能背后撇撇嘴不屑,毕竟,人家红红火火的富裕可是实打实的。
萧选私下摸查过,林家光是在京城,就起码有商铺四五家,近郊还有好几个庄园,在扬州和河洛地区,还有好几处产业,规模也还不小。
自己也调查过言家和林家的关系,其实也不算近,是言家老封君和林羡祖母有转折亲,也是手帕交,如今虽然林羡祖母已经不在了,但两家在人情上还有些往来。且林羡和言阙蒙学同学过,两人自小关系就特别铁,虽打打闹闹但极合得来。
自己虽是个皇子,但其实论在家族中的受重视程度,不及言阙;论生活的自由自在和富足,又不及林羡。
因为言阙的关系,三人自打十来岁开始,每回林羡回京过年,就总要一起出去玩几回,算成了铁三角。
言家和林家的人,对自己都不错,尤其是两家夫人,每每见到,都对自己嘘寒问暖,特别和蔼。
十六岁那回过年,正好遭遇百年难遇的寒冬,宫里按规制发放的棉衣根本抵不住寒气,穿着如芝做的厚棉袄自己又觉得特别臃肿笨重,故此对林羡的貂皮坎肩流露出慕羡之意。林夫人得知后,第二天就想法安排人给自己送了一件貂皮大衣过来。
言太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对自己也是尽量地提供援助。
萧选发过誓,但凡自己将来能有些说相,定也要回报两家对他的善意。
无奈自己从来不得宠,经常处于被父皇遗忘的角落,直到今年年初,才和比自己小一岁和两岁多的六弟和九弟,一起开衙建府,总算是离开皇子所了,总算被封了郡王。
而九弟还未满十八,自己可是二十了。
如今后宫、朝堂情形微妙,几个兄弟间,随着年岁的增长,很多暗地里的争斗渐渐浮出水面。
大哥萧迭,十八岁成年被封济王,二十五岁外出剿了个匪后,被封亲王。
虽然其生母原只是父皇的一名侍妾,后来才晋升为嫔,也基本没有外家支持,但因是在父皇潜龙时期出生,又是长子,父皇对其抱有不一样的感情,总是对其有所体恤。所以尽管他性情暴烈、蛮狠无理、经常做出些出格的事,但总能得到父皇的谅解和包容。
三哥萧进,被誉为众兄弟间最有才华的,十七岁未成年时即被封雍王。三年前接待来访南楚太子,被誉为“文质兼备、彬彬有礼”,皇上赞其于友邦前为君、为国涨了颜面,遂赐予亲王称号,时不过二十岁。“玉尺量才、高明远识”、“谦谦君子、如琢如磨”……是当今大学士方知栋对其的无尽誉美之词。
其母亲出生高贵,谢淑妃出自陈留谢氏,“生性高洁、不栉进士”,是作为当世才女被选送进宫的。父皇自己,年青时读书不多,故对于有才学之士总是多有偏爱。但自己和言阙也曾私下讨论,谢淑妃和萧进之所谓“才学”,不过就是人前多行古礼、多填了几首风流旖旎诗作而已,于黎民于社稷又有何裨益?
于自己看来,六弟萧逅才是众兄弟间最有才能的人。
虽则其母王贵嫔早已失宠,偏居宫廷一隅,父皇厌之,经年不踏进其宫门一步,但他对这个儿子还是不错,颇多赞誉。今年初建府开衙,封其亳王。
这几年,父皇经常交些差使给他去办,他也完成得好,朝野上下对其颇有赞誉。
九弟岳王萧遧,在众兄弟中是个特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