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梅岭风云 > 第1章 第一章 猎物

第1章 第一章 猎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年林羡七岁,二叔参加武举刚得了不错的功名,在正式入仕前先要回乡祭祖。

林羡已经入了蒙学,就在孟阁老家的孟氏学堂。他家儿孙众多,就在自己家里办了蒙学,也招收关系相得的其他同僚子弟来书院就学。

言阙也是当时的蒙学同学。

书学里的先生说是知名学究,教学却是冗沓无比,一堂课就能讲清的内容,不讲个十天半月绝不会翻篇,后面还要时不时再拿出来复习。

小林羡实在无聊,经常上着课就睡了过去,被唤醒后,睡眼惺忪、口水滴答,形象颇为不雅,老是被先生罚站于屋角听课,偏他即使站着也能睡好,先生气急败坏,经常打其手心。

如今一听说二叔要回乡,死命缠着要一并走,说是自己作为一房长孙,已经入学了,也是件人生大事,也要回去给祖宗磕头,日后才能更专心念书。

林无遗岂能不知儿子小脑袋中的九九,但也被缠烦了,一旁夫人薛氏也帮忙劝说,遂允了。

林羡跟着二叔一路乘船骑马好不惬意,可惜好日子总是过得更快,不过十来日后,就踏上了回程。

眼看还剩最后两天的行程,就要重复那些无趣的苦日子了,林羡撺掇着二叔早早进了一处驿店,想着能在外多呆一天,就可以少上一天学堂。

当时京城、民间都流行投色子、推牌九,但凡闲着,都会聚一堆人玩儿这个,林羡小小年纪也会一些。

早投店的好处么就是可以玩得更久,林羡跟着二叔在驿店的天井里呼天喝地、玩得不亦乐乎。

先玩得小,后来赌注就变大了。

二叔今天手气特别背,从哺时到黄昏,先小赢后大输,最后输到只剩下几件衣服,还有叔侄两个光棍儿郎。

林之校不相信自己今天发挥会这么差,居然会这么快地一输精光,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不禁发懵。

小林羡虽则聪颖,却也不能洞察世事。

对面坐着的庄家是位白面书生模样、却身佩利剑的飒爽中年人,至此时开玩笑似地对两叔侄道,“不如这样……你们如果还想翻本的话,在下就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这回不赌钱,就赌这位小爷。”

林之校勃然大怒,以为碰上人贩子了:“煌煌天日之下,尔竟敢干这等贩卖人口的勾当?”

“林二爷息怒。非是贩卖人口,而是在下观这位林小爷,年纪虽小但英气逼人,甚是喜爱……以小爷作赌,若是二爷赢了,方才所有赢了的银两、饰物、宝剑、马匹等,悉数归还;若是再赌输了,林小爷须得跟随在下回师门当个小徒弟。

“在下乃是佘山门下弟子。”说着郑重拿出师门令牌。

林之校知道佘山派,周围人也窃窃私语,此乃一个小而古老的门派,在江湖上名声不显,但风评倒也甚好,据说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师门不盛,门下弟子不多,每一代不过四五人。

小林羡听说对方要拿他当赌注,顿觉十分新鲜,好奇问道:“那你们的弟子,要读书吗?会罚站吗?先生会打手板心吗?”

“不会啊!小师侄,我们那里的先生最是和善不过,不仅不打手板心,还会陪着你一起玩耍哩。”

这回是林羡缠着林之校,要赶紧来赌这最后一轮了,他认为:一来未必会输,而赢了能拿回马匹、所有盘缠、物什等,特别是那个项圈,可是自己最最喜欢的;二来即使输了,到那边读书也比在孟家学堂有趣啊。

林之校拗不过侄儿,一锤定音,果然输了!

林羡倒也没有太多失落,换个地方学那些枯燥的劳什子而已。且这位师叔讲道理得很,说要待年后才会过来接他,那自己就还可以在家待三个多月,而这三个多月自己就可以自由自在,可以不去孟家学堂了也……

但后来才“痛心疾首”地领悟到:这个佘山派,确实不要“读书”,是要“背书”,背整本!做错事是不会“打手板心”,是要“打屁股”、是要面壁没得饭吃!

更是在长大些后,才知道这个高元师叔,是专门负责师门的招徒的,这次出山物色这一代的关门弟子,已经在京城待了一段时间,早就瞄准好了他,这次出来,跟着他和二叔一路了——他和老实二叔,是结结实实着了他的道哇!

师门佘山,根本不像外界所周知的那样!

是,它山门不大,每代严格控制弟子人数,选拔弟子方式极其古怪和挑剔;

而一旦入了山门,其对弟子的要求更是近乎严苛!但凡能学成出师的必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一旦出师,非师门传召,或者紧急事务,不得再回师门,也不用在外宣传师门。

师门绝技不得私自外传。

师门内有严格的习学规矩,但凡弟子,拳脚功夫、刀枪剑术为必修功课,除此之外,每人都要至少再习一门实操谋生技艺,或医术、或药业、或音律、或制器、或占卜、或间术……可选项很多。

林羡除多项有所涉猎外,选择主习的是军事谋略——这也是被迫无法,每次过年回家父亲给自己布置的功课,大部分与军事有关。

历代佘山弟子中,除了在山上教授弟子的教习以外,出师的有不少是极其出名的人物,如上上代一位师祖出山后创建了药王谷,“天下药材十分、七分出自药谷”,这是世人共识;

而林羡自己师尊的二师弟,即嫡亲二师叔,出山后创建了“琅琊阁”,经过多年运作,现今是天下最负盛名的高级情报中心,“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只是无人知他原亦是佘山弟子。

师门教学严格,但并不刻板,讲究“因材施教”。比如林羡自己,习学九年后,已经通过了规定的出师考试,但因年岁尚不足十八,师傅老头便独安排他出外游历“实习”。

“实习”少则一年,至多三年,有多项必修任务,还有几项选修任务;“实习”归来后,须提交一份实习报告,经多位师长共同审阅、当面辩答通过,才算正式出师。

夜色下的鸡茅山,树影幢幢,不时有些小动物“嗖”地窜过。

晚来风急,给这片山林添了些许神秘感。

年轻人们在空地上,边烧烤,边畅聊,笑声在夜色中,远远地荡了开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