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关山北 > 第15章 朝阙

第15章 朝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腊月十八,镇国公上书永和帝,请派礼部操持世子丧仪。尽管满朝文武彼此之间都清楚,镇国公不过是走个形势式,但永和帝依然表现出高度的重视,不顾群臣反对,下旨命礼部以亲王世子的规格为世子举行丧仪,给足了国公体面。

即使如此,镇国公世子,骠骑将军江书琅的丧礼依旧办得十分低调,比起真正亲王世子的规格要简陋不少。

倒也不是礼部官员阳奉阴违,而是镇国公听说陛下要以亲王世子规格为长子举行丧礼,连夜上书第二封奏疏,请陛下收回成命,这才作罢。

按照礼制,新丧者需停灵七日方可下丧。虽说江书琅着实算不上新丧,但因着未过三月,故而礼不可废。

这七日内上门吊唁的人,大多是他在太学时的同窗,余下少数是曾有幸与他并肩作战的将领。这些人都是江书琅生前真心实意相交的朋友,而他的故交里,只有荣峥一人未至。

下葬当日,由于江书琅生前无嗣,便由江策川为他的兄长扶棺哭灵。棺木甫一从镇国公府大门抬出,曾追随于江书琅麾下的将士自发跟进送葬的队伍,为他们故去的年轻统帅送行。

待到送葬的队伍离开朱雀大街,雍京城内的百姓都暂时撤下节日的喜庆,换上一身素色麻衣,自发立于街道两侧,为打头的黑棺让出道路,目送那位为保护他们战死的年轻世子远离尘世的一切喧嚣。

岭南境内,骠骑将军江书琅今日丧仪的消息从雍京传来,百姓们也纷纷撤下节日庆贺的张灯结彩,通通换上素纱,并且自发地为这位世子求来一盏又一盏长明灯为他祈福,祝愿他来生顺遂。百姓最为质朴,任何保家卫国的人都值得他们真心实意的敬重。

平南王府,平南王荣吟戈落下最后一个字,吹干墨迹,把信装进信封,封好,命人送往维京镇国公府,而他自己则出了书房转步向祠堂。

荣峥已经在荣氏家祠里连着脆了三天,他动身离开雁北的时间比江家姐弟班师回朝的日子早半月有余。尽管那夜他与江诗岚不欢而散,但他仍旧遵守诺言,暂时镇守西陵关。

直到江策川稳定雁门关局势,派出雾月接管西陵关军务,他才从雁北通往岭南的马道直达岭南境内。归程途中,吞噬江书琅的那场漫天大火时常出现在他的梦里。

随着梦境日复一日的重复,他悲哀地认清了一个事实,他与江书琅之间,除却太学同窗的那一段往事,竟什么也没能留下。而他们二人无法宣之于众的感情,自江书琅消逝的那一刻起,似乎也变成了独有他一人的旖旎梦境。

他迫切地需要证明江书琅这个人的存在,证明他曾经拥有过那样卓绝的人。于是当他昼夜疾行千里,踏进平南王府后,当着父母双亲的面,一番足以称之为惊世骇俗的话脱口而出。

后来的场面太过混乱,他娘平南王妃惊怒交加,气昏了过去,他爹平南王因此怒不可遏,差点把他打出府去,命亲卫按住他狠狠地处置了四十军棍,然后押送祠堂,让他面对列祖列家的牌位好好反省己身。

可惜荣峥从小就是个混不吝的,他爹让他对着列祖列宗的面悔过,他倒好,沦落到如此境地还不安生,一个劲儿地对列祖列宗们夸赞自己找了个多好多有本事的媳妇,先祖们一定会欢喜的云云。

他跪了多长时间,就夸了江书琅多久,生怕荣氏先祖们不知道江书琅的好,不认他这个媳妇儿。

“……江仲淮他可有出息了,当年在太学读书那会儿就了不得,先生们都说他是状元苗子。后来不当书生不考科举了,投笔从戎,握笔杆子的手挥起长剑,好嘛,军职升得比我还快……

“您说说这样文能治国理政,武能定国安邦,文武双全,长得又好,还不嫌我只晓得打仗的好媳妇,要上哪儿找去……”

祠堂里,荣峥把两个蒲团扯到一起,肩上披着御寒的厚毯往上一铺,没个正形地向前一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江书琅的好,连背上红肿的棍伤都好似不疼了。

连日紧闭的大门悄声推开,平南王悄无声息地迈入祠堂。荣峥毫无察觉,门外寒风猛地一吹,他还以为是每日前来送饭的小厮,虽说还不到午膳时辰,但也没叫他放在心上,头也不回:“今日府中午膳怎么提前这么早,先放着吧。”

“哼,你小子倒是比老子还会享受。”平南王走近,一脚踹在这不孝子侧腰处,“让你来思过反省自己,你就是这么反省的?起来,给我跪好喽!”

“哎呦,不行了,这腰,快疼死我了。”荣峥见他亲爹来了,一个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扯开厚毯跪得板板正正的,又捂着侧腰干嚎,别的不提,较真他还挺怵他这个爹。

“别装相,皮糙肉厚的男儿郎,踹不坏。你还得好好谢谢你老子我,要换了你娘来,早抄起家法把你打死了,省得丢人现眼。”荣吟戈一撩衣摆,蹲在儿子面前,“你倒是说说啊,你到底想干什么,闹出这么大动静,闹够了没?”

“没闹,也不是说笑,肺腑之言罢了。”荣峥跪得笔直,收起嬉笑怒骂,有了几分当初战场上作为将领的冷静影子。

“嘿,你小子倒是去问问人家愿不愿意陪你丢这个脸面,更何况人已经殁了,你现在上他们家,江敬良还不给你抽出来?你让你爹我这脸往哪搁?日后我见了他江敬良首先就要输他三分气势,你这世子还做不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