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四方来食 > 第42章 45. 树欲静

第42章 45. 树欲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知从哪间病房里传来了悲怮的哭嚎声,随即从远处的走廊尽头响起频繁急促的脚步声,大概又是一位病人被宣判了死亡。

仿佛在绝望境地中彩排了一回的何应悟顺着墙壁滑下去,没头没尾地抽了自己几个巴掌,发觉居然不疼。

不远处另一名患者家属噙着泪冷漠地看了仿佛精神失常的他一眼,又自顾自地继续向着对面的手术室的方向跪拜祈求。

ICU随处可见因绝望而崩溃的成年人。

他们此前或许并没有求神拜佛的习惯,但在绝望时还是忍不住找一个锚点,来寄托自己的被暂时封闭起来的崩溃。

如果神灵真的存在,那为什么善人得不到善报?

姥姥接手福利院以来,救助的儿童数以百计,因她生缘的家庭其乐融融——姥姥这一生行善积德,累积下的因果难道还不足以让她老人长命百岁吗?

找不到任何支点的何应悟无措地将手缩到裤子里,掏出电量已经不多的手机,不知第多少次拨出了那串倒背如流的电话号码。

不出意外,依旧无人接听。

何应悟弓下身子,极痛苦地抓着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声如蚊蚋:

“谈嘉山,你也不要我了吗?”

.

开具死亡证明、销户、火化、报丧、买墓地。

上个星期开视频时还能撵着家里养的大鹅飞半个院子的姥姥,就这么永久地沉睡在了鹅黄色的骨灰罐中。

明天才正式下葬,何应悟不想让姥姥在冷清的墓园寄存处孤孤单单的过夜,干脆带着她回了福利院。

姥姥离开得突然,屋子没特意收拾过,还存着点儿人气的角落里处处都刻印着姥姥的影子。

门外的竹编的摇椅上丢着把团扇,那还是集市上宣传新店开业的老板娘送的。虽然图案土气,但在傍晚时分拿来纳凉倒是风力刚好、省力趁手。

旁边的跛脚板凳面上丢着对还没纳完的鞋垫子,花花绿绿的小鸟才绣了半个头,手艺并不算很好,但针口缝得极密。

屋内的炕桌上摆着盘没吃完的桃酥和半个咸鸭蛋——桃酥是前些日子何应悟在昆弥市逛市场时意外发现的低糖款,想起家里牙齿松软的老人爱吃,便买了一小箱寄回来;咸鸭蛋则是姥姥拿来佐面条吃的,以前福利院条件差的时候姥姥只吃咸蛋白,这几年孩子少了、何应悟往回打的钱多了,她才终于在何应悟的监督下养成吃蛋黄的习惯。

何应悟坐在角落发了会儿呆,他刻意忽略怀中骨灰罐的重量,幻想着下一刻姥姥就会从厨房拐出来,端出盘刚炸好的肉丸子,嘱咐自己在开饭前不准贪嘴偷吃。

他抹了把脸,将骨灰罐安置在炕桌上,转身进了姥姥的卧室。

下个月这片地就要被腾空征作他用,哪怕何应悟再舍不得,也得尽快将姥姥的遗物收拾出来。

姥姥的私人物品不多,除了塞不满两个抽屉的旧衣服,何应悟还从衣柜深处翻出了个蓝色的铁皮饼干盒。

这饼干盒大概经常被打开,开口处已经被磨得掉了漆。

打开盒子,率先映入眼帘是一沓红包,有薄有厚,封底的文字详细地记录着它们的由来。

“2014年10月19日,小乖的奖学金500元。”

“2018年8月10日,小乖给姥姥的勤工俭学津贴1805元。”

“2020年1月25日,小乖给姥姥的1000元春节红包。”

“2023年4月15日,小乖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3155元。”

……

而摆在盒子最底层的,是姥姥与何应悟的唯一一张合照。

树大分杈、人大分家,哪怕是亲子至亲也有歧路各别的时候,更何况只是在福利院里有短暂交集的临时家人。

由于姥姥与孤儿们的关系本质上是“照料者”与“被照料者”,为了不让工作人员模糊职业边界,更为了切断儿童对福利院护工产生的稚鸟情怀,相关规定中命令禁止福利院工作人员与小孩留下任何合照影像。

何应悟进入福利院的年龄不算小,被几家收养家庭以各种理由退回福利院后,姥姥便递交申请将何应悟留了下来。

姥姥叫来嘴严的义工,照着领养流程照葫芦画瓢地拉着何应悟拍了合照,这才把郁郁近半年的小男孩哄开心。

这是姥姥头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破规矩。

何应悟笑着摩挲着照片上祖孙两人双手交握的位置,姥姥离世至今未曾掉过眼泪的他迟来的地恢复了沉寂了整整一周的五感。

安静的阳光刺得他眼睛生疼、廉价雪花膏的气味拧得他鼻头发酸。

他不得不后知后觉地接受“这里已经没有人了”的现实。

饥饿导致的虚弱感涌上来,何应悟像每一次赶回来看姥姥时那样,跌跌撞撞地冲进厨房,边嚷嚷着“姥姥我饿了”边饿死鬼投胎似的翻箱倒柜。

冷冻层里还有一袋饺子,约莫四十多个,不等水开,何应悟就将它们全数倒了下去——都是何应悟最爱的、由姥姥亲手包的玉米猪肉馅饺子。

空气只能听见囫囵的咀嚼声,间或夹杂着被生生吞下去的呜咽声。

明明什么蘸料也没放,这碗饺子却越吃越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