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浮云天下赋 > 第14章 芙蓉鞍马(四)

第14章 芙蓉鞍马(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片水黑洞洞的,冲过紧闭的门户,寻常的人间,滚滚流逝的玉孤江水,灯罩残影都吹皱变形。她不禁笑起了自己。真是,到底还有什么可望的。

船上友人们兴致正高,聊得热火朝天。唯有孟怀昱一直悄悄注意着她,看她在船头化作既孤寂又固执的一片白影。

这会儿正聊起了弹琴雅事,有人拍着孟怀昱的肩:“子曦,听闻你的琴技一流,何时给我们露一手?”

孟怀昱低头,下意识看着指尖,赧然一笑:“我已许久不弹琴了。”

叶青玄回头:“为什么?”

孟怀昱忽然转头看向她,逆着河岸上的灯,哗哗流水从眼前经过,亦倒映在那双赤热又干净的眸中。叶青玄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动作略微一顿。

“自从与你相识,我再也不弹琴。”

她被震住了,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只得装作没听懂,视线移开了。

孟怀昱也默契地再没有提起此事。

秋榜迫在眉睫,友人们忙于学业,愈少有空谈论未来。诸学子中唯孟怀昱有闲,她来考试也只为应付父母,还打算回卫城的。

后来,江边的茶楼里,经常能看到二人对坐闲谈的身影。

秋叶飘落,满地金黄。

叶青玄数着窗外的叶子,想起许多秋日之诗,将寒还暖,曲高渐哀,不似春日峥嵘,又不似严冬削骨,只是卡在中间,飒爽且悠远,丰盛而凄清。

她心想,像极了某个名中带秋的人。

真是人如其名。

隔岸,临河的酒肆边上,一张长桌,两碗豆浆一笼包子,两个青衫公子面对面坐,眼神却不停地瞟着河对岸。

温柏寒反复张望,终于喊道:“方哥哥你快看,就是那二位!”

他指的是对岸的叶青玄和孟怀昱。

“真是可怜了张姐姐,她的孽缘跟别人不清不楚的,她都不知道。”

“……”方循喝了一口茶,淡定瞥了一眼对岸。“这位叶允和,倒算是有几分才华,在百家书院属的年轻人中人气很高,颇负才名,只不过性子太风流,实在不是张鉴生这个闷葫芦的良配。”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叹息:“唉!”

温柏寒又回忆道:“之前我们在新阳的时候,她不辞而别,我看张姐姐难受了好久。这好不容易才缓过来了,我们还要不要告诉她......”

“她手头的事够多了。既然是孽缘,彻底过去也好,不值一提。”

朝堂上犹不太平。张秋凛如今身处于漩涡中间,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都见不着了。偶然抓住她一面,见她已经形销骨立,黑着脸色、瞪着一双炯炯的双眼。她消瘦得骇人,两颊凹陷下去,侧脸看似一把锋利的刀。

借着温颂声的默许和推助,招文榜一事成功捅到了御前。为保颜面,礼部只能宣布取消生徒资格,改为考一张卷,糊名癨录,并命令禁止考试前期的一切文学集会。

但代价是,张秋凛此番招致的敌意太多,她本就年轻,在朝堂上的位置岌岌可危。

*

“陛下......”

明堂大殿中,百官如潮褪去。仅留下温颂声一人,站在堂下垂首。

武光正低头看奏折,眼光闪烁。

“这是你的学生?倒是个有主意的。”

这时温颂声不敢揣度圣意,先行拜礼道:“张鉴生她不过是年少气盛,还需磨练。”

他一直低着头,故而没有注意到武光在听闻他的措辞时,一瞬间的不悦神色。

武光将手里的弹劾书一抛。“那就让她多去历练。朝中已经够热闹了,朕需要一些做实事的人。派你这个学生到光州去,你没有异议吧?”

温颂声微微抬头,答了一句:“是。”

哪敢有异议?单是皇帝与他商议的口吻,已经给他莫大压力了。

温颂声起身,趋步退出去。

*

日光下移,城市的天际泛起淡淡金光,沙鸥掠过白洲,朝远山的淡影振翅飞去。

暮色里,张秋凛站在一栋玄漆的侧门前,恰好也将入秋以来的第一阵寒气吸入了肺腑。她轻轻地叩响了门。

“请问夫人在吗?”

方循府上的人都认得她,开门请她进园子里等。她刚坐了一会儿,长廊下走出来一位穿着墨绿色长衫的女子,身后跟着两位侍女端着茶器与手帕,朝这边款款走来。张秋凛连忙起身,朝她们行了礼。

白秀吟回礼,边道:“我家相公出去了,等会儿便回。”

张秋凛一抬手摆了摆:“不必找他。我冒昧登门,其实是有事请教夫人。”

“找我?”白秀吟显得略微讶异,“我不知能帮上几分。”

张秋凛微微点头。“是私事。”

她停顿了几秒,咬了咬下唇,似狠下决心道:“此事我无旁人可以诉说,为此叨扰夫人,实属冒昧。”

“你快说吧,哪有什么冒昧的。”白秀吟一副欣然样子,亲手给二人倒了茶,凭退了四下伺候的人,“大人称呼我的表字即可。”

“文举。”

“那现在,可以说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