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我正式接手商业地产,并且进驻集团总部,平日要处理的事务就不如在片区时那么细致了。
我说的每一句话、提的每一个决策都有人去落实部署,但这种不亲自干、不现场盯着的感觉让我很不踏实。
好在我之前打算走品牌经营的路线还是不错的,虽然实际做起来跟我的预想有偏差,但大差不差,有时候还会有意外的惊喜。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吧。
毕竟公司规模大,同一个信息要经过的人太多了,而中间传达的人如果领悟力不行,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就很容易造成下面的人误解上面的人的意思,最后工作量变得巨大不说,还很容易造成反效果。
许耀全看出了我的能力,说我在公关宣传还有风险管控这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很利于许氏旗下品牌在国民心中形象的经营。
因此并没有让我主导公司的大部分决策,而是以一个副总的身份监管,预防高层在决策过程中遇到红线问题。
我也觉得我在风险管控这方面有些优势,但涉及到投资、股权架构优化、产品研发跟投入这部分,我却又是一窍不通的。
简要来说,我学的偏向于市场营销版块,对于公司的金融风险把控,还有资金分配占比这些跟数据有关的东西,我没有涉猎。
因此除了商业地产版块,许耀全也会带我参与集团其他产业版块的经营,但更多的,是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
在跟着许耀全学习的这段日子里,他也带我参加了不少商业酒会,因而不可避免地结交了许多所谓的商业名流。
通常这时候我都表现得十分谦逊,非必要场合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秉承着多听、多看、少发表意见跟言论的理念,倒是也在众多大佬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当然那些大佬们对我的评价也很高,不过他们也不会把我当做商业合作伙伴来对待,只是问我是否单身,有没有订婚,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想给我介绍对象。
这对象的范围,从他们亲戚的儿子,到他们朋友的儿子,甚至到他们合作伙伴的儿子。
反正基本都是富二代、官二代之流。
每到这时候,我都不推拒也不拒绝。我自然是对外宣称我单身的,但我也不是不挑,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贴上来的。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许耀全试探着问了我的意见,见我态度不是很抗拒,就给我介绍了一个联姻伙伴。
对方也是某集团公司老总的儿子,听说还是独苗。
这个集团是做电子类产品的,规模很大,老总儿子刚从国外留学归来,读的商学院,也是要继承公司的样子。
许耀全给我从中搭桥牵线,也是为我综合考虑过,毕竟比起圈子里其他玩得花的富公子,这富二代显得根正苗红,刚出学校还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可能思想上跟我更谈得来。
我没有拒绝。
第一次见面约在周末的下午,毕竟我工作日也是要上班的,没工夫专门耽误半天时间出来跟人单独吃饭。
对方约我在一家米其林餐厅吃下午茶,我们见面之前加过微信,从他朋友圈分享的生活日常可以看出,他是个喜欢户外的人。在夏威夷冲浪,在极地登山,在阿尔卑斯滑雪,在东非大裂谷蹦极,在太平洋上方跳伞……
总之所有令人羡慕且花费不菲的事情他都做过了,而且从他偶尔po出的自拍照来看,挺会穿衣打扮的,五官也很俊朗,是我会喜欢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