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徐徐,夜色渐渐笼罩大地,落日倚靠在山际,徒留不到一半的脸庞。
二人又走了许久的路程,此时正在一处平地休息,野地上草木葱郁,胤姜扒拉周围发现地上成群的蚂蚁在搬迁,心中暗道不好。
蚂蚁搬家,天要下雨。
胤姜抬头看天,浓稠的乌黑色聚拢几处,一股阴沉之气弥散在天地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空气中的燥热分子蠢蠢欲动,果真一副要下暴雨的模样。
肉眼所见之处全无可遮风挡雨地,净是高大树丛,若打下几道雷,只怕无处可躲。
那就真是和老天争命。
胤姜所想也是梁玺所想。
他们二人从旭日东升,走到如今斜阳西沉,除了愈发的迷茫和不安外,只余不尽的疲惫。
不过,值得梁玺欢欣的是,胤姜并没有因此抱怨,也没有对他多加指责。
他见过太多人,习惯在遇事时推脱责任,喜欢将一切过错归咎于他人,而独留他自己纯白无暇,
但,她不是。
这一路,他们合起来找寻出路,虽多有挫折,却并没有太多抱怨,反而互相鼓气,偶还相互戏谑,一路时光倒也如此打发过去。
她从来都是很好的伙伴,无论是合作,还是,成婚。梁玺心想。
“趁着雨还没下下来,我们再往前面走走吧?先找个遮风雨的地方,若是实在不行,就得找个平地,弄些遮挡的物件儿。”
胤姜给出她的见解。
梁玺自然无不可,二人加快脚下步伐,继续往山下而去。
胤姜偶然回头,来路已然瞧不清,唯山巅蜿蜒曲线与天际格外分明。
他们已经走了许久,雨淅淅沥沥下起来,却正是柳暗花明,二人在瞧见眼前开阔平地时,方才确认,他们已经行至山脚,不远处一条蜿蜒的小溪正欢快歌唱着。
胤姜心中安定,靠近溪边,只要不是太过荒僻的大山,怎么也会有小村落形成,或许就在这附近,有小村庄。
胤姜和梁玺对视一眼,靠近小溪观察其流向,流水滔滔向东流去,那边就是下游,二人也不顾小雨纷纷,继续赶路。
也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此处河岸虽然开阔,前路却实在漫长,有一种越发走进大山的错觉,
一抬头漫山遍野全是郁郁青翠之色,在这阴凉下来灰暗的天中,显得几分诡异。
梁玺拉起胤姜的手,小声安慰道,“前方应该有村子的,莫慌。”
胤姜回捏了一下梁玺,她不慌,
她自幼在山中长大,虽然不曾来过如此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却也对这样的山很熟悉,山中所需要规避的,可不只有老天爷。
动物为万物之灵,山中多野兽,夜间出没频繁,他们堪堪才躲过一夜,
可河溪两岸不只适合人居住,也适合动物繁衍生息,若这附近有成群的动物扎根,可不是好事。
一来,这证明附近确实没有人,所以才会让动物占领此地,二来,还得注意在此扎根的动物是何种习性,伤人与否,是否好对付。
二人行走间,却发现前面已经没了去路,小溪径直向下流去——再往前,便是一处悬崖。
胤姜脚下生风,行至悬崖前,放眼望去,却隐约可见悬崖之下屋舍俨然,
细如蝼蚁般的人影蹿动,其间人来人往,只是无论屋舍还是行人,都不似寻常山人。
胤姜顿足,从他们所处的位置要下到那处村落,却是艰难。
只有这条溪流从此处顺流而下,一泄千里,山碍重重,悬崖高约百丈,若是一跃而下,只怕未来得及落入那崖底小潭,便已经摔碎在山间了。
雨终究是下大了,豆大的雨滴打湿胤姜二人的衣衫,二人不得已跑向山林中,
几颗哑雷于漆黑夜色中闪过,不得让胤姜有些庆幸,所幸没打霹雳雷。
梁玺早已将外衫脱下,覆于二人头顶,偶有雨滴穿透外衫,滴于二人身上,
因着躲雨方便,胤姜和梁玺靠得极近,甚至隐约能感受到彼此身上传来温热的体温。
梁玺撑着外衫,右臂无意识碰触到胤姜的鬓发,
胤姜垂下眼,却在想,他们此行,竟是凶多吉少啊,如今被困在这里,如望梅止渴般,远远观望着远处的村落,却又不得其法。
许是雨急风大,许是夜色茫茫,饥寒交迫,许是有些心灰意冷,
胤姜叹口气,转身抱住了梁玺,隔着薄薄的一层内衫,胤姜清晰的感受到男子肌肤传来的温度,于这寒冷凉夜中,竟是不可多得的温暖。
梁玺身子一僵,胤姜却是不动,低声说道,“我冷。”
梁玺沉默,任由女子抱着他取暖,望着这疾风骤雨、泼墨般似要吞噬一切的夜空,听着耳边暴雨倾盆泄下的哗啦声,
感受着女子绵长平稳的呼吸声,忽而产生一种到了世界末日的感觉。
梁玺想起了幼时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也是两个人,只有彼此,唯有彼此。
谁也不辜负,谁也不背叛,彼此依靠,彼此安慰。
如果这真是世界尽头,好像也不错。
梁玺生出这样一种错觉。
他的理智在告诉他,不能太过沉溺其中,他喜欢她,已然足以,决不能,将她视为那唯一,
谁也不该成为他的唯一,谁也不能成为那唯一,那太过危险。
他的理智会被烧毁,他的疯狂无法阻挡,他的心,会为其牵动。
这是绝对,不能发生的。